匈牙利学者帕尔(A.Paal)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
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
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效应
D.“影响物”向下传递分布不均匀
2,4—D是一种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常常可用它作为双子叶植物杂草的除草剂,下列符合其除草原理的是
A.低浓度时,抑制植物生长 | B.低浓度时,促进植物生长 |
C.高浓度时,抑制植物生长 | D.高浓度时,促进植物生长 |
宋代苏轼在《格物粗谈·果品》中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上述叙述中“得气即发”的“气”是指
A.氧气 | B.二氧化碳 | C.乙烯 | D.吲哚乙酸 |
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错误的是
A.高浓度2,4-D除麦田杂草 | B.使用乙烯利促进果实成熟 |
C.利用赤霉素促进芦苇纤维长度增加 | D.高浓度的生长素培育无子果实 |
如图所示为苹果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各阶段激素的含量变化情况,试分析甲乙丙依次代表什么激素
A.细胞分裂素、生长素、乙烯
B.细胞分裂素、乙烯、生长素
C.乙烯、生长素、脱落酸
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 a点是促进根生长的浓度;
② b点是促进根生长的最佳浓度;
③ c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
④ d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
A.②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如图所示,有关胚芽鞘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处理只有A
B.图甲中引起C、D都不弯曲的原理相同
C.图乙中放N的胚芽鞘长得比放M的快
D.图乙中放M的胚芽鞘弯向一侧,而放N的不弯曲
如下图所示,相同的甲、乙、丙三株幼苗均被切去茎尖,切面的不同位置上分别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一段时间后,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 B.乙直立生长 |
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
经实验检测出某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生长素物质的量浓度。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获得的结论之一是
A.当生长素浓度为10-9 mol·L-1时,抑制根的生长,促进芽的生长 |
B.若解除顶端优势,应确保侧芽生长素浓度低于10-6 mol·L-1 |
C.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根、芽的生长,高浓度生长素则促进茎的生长 |
D.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其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10-8 mol·L-1 |
下列与下丘脑功能有关的是( )
A.既能感受体温变化,又能感受渗透压变化 |
B.是有意识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 |
C.是体温调节和水平衡调节中枢 |
D.对垂体某些激素的释放具有调节作用 |
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处理如下表,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顶芽 |
摘除 |
保留 |
保留 |
细胞分裂素(浸泡浓度) |
0ppm |
2ppm |
0ppm |
A.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抵消顶端优势
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C.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
D.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果树开花或形成果实过多时,会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常用喷洒生长素的类似物进行疏花疏果,其原理是 ( )
A.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传粉受精 |
B.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 |
C.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 |
D.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果实发育 |
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低浓度促进,较高浓度抑制,过高浓度杀死 |
B.较高浓度促进,过高浓度杀死和低浓度抑制 |
C.较高浓度促进,低浓度和过高浓度杀死 |
D.过高浓度促进,较高浓度抑制,低浓度杀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