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某生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其中一个精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A基因和a基因控制的是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未移向两极
D.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都不正常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⑤中的染色体数是①或②的四倍
B.细胞②可通过④→⑤→④→③→②的过程来形成
C.图①和图②不可能来自于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D.图③④⑤⑥中都具有来自父方或母方的染色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蜜蜂种群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如图显示了蜜蜂的性别决定过程,据图判断,蜜蜂的性别取决于(   )

A.XY性染色体 B.ZW性染色体 C.性染色体数目 D.染色体数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该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生了一个白化兼色盲病的儿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男性的某些体细胞中可能含有4个染色体组
B.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
C.该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16
D.若再生一个女儿,患病的概率是1/16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某动物卵巢中注射含3H的脱氧核苷酸后,检测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放射性变化。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细胞中每个核DNA分子均具有放射性
B.丙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具有放射性
C.三个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
D.丙细胞可能产生两个基因型不同的子细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着丝点分离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C.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某生物(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图甲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
B.图乙中 ①和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A、a一定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C.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分别为2、4、4
D.图甲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中有一个染色体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①② B.①⑤ C.③④ D.④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 比值的是( )

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与含15N的DNA数量之比
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
C.酵母菌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消耗相同葡萄糖时吸入的O2与产生的CO2总量之比
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为a、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为a′、染色单体数为b、DNA分子数为c。下图中属于该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分别是(  )

A.(1)(2) B.(1)(4) C.(2)(3) D.(2)(4)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二倍体植物酸模的染色体组成及X与Y的比例情况,已知酸模的体细胞中有21或(21士l)条染色体,A表示常染色体,X与Y属于性染色体但不互为同源染色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酸模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内出现的四分体数止为10或11
B.雌株与雄株杂交,子代中雌雄同株:雌株:雄株=2: 1:1
C.不同性别的酸模单株隔离种植,自然条件下均能结出种子
D.自然状态下一个酸模种群内雌雄同株所占比例不足50%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对夫妇的一对染色体上的三对基因,A、b、D分别为甲、乙、丙三种病的致病基因,若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下列有关叙述中( )

①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该夫妇所生子女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2
③该夫妇所生子女中不患病的概率为1/2
④甲、乙、丙三种病都可能在幼年期致死
⑤人群中乙病发病率一定低于甲病发病率
A.一项正确      B.两项正确     C.三项正确      D.都不正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两个抗虫基因A(完全显性)导入大豆(2n=40),筛选出两个A 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M(每个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植株M自交,子代中抗虫植株所占比例为15/16。取植株M的某部位一个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正常分裂两次,产生4 个子细胞。用荧光分子检测A 基因(只要是A基因,就能被荧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得植株M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为大豆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B.若每个子细胞都只含有一个荧光点,则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20
C.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
D.若子细胞中有的不含荧光点,则是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是某雌性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图2是该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3表示细胞周期中有关量的变化;图4是将一个精原细胞的全部核DNA双链用15N标记,放入不含15N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减数分裂形成8个精子的整个过程单个细胞中DNA的数量变化示意图(不考虑细胞质DNA和交叉互换)。 (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图2的4时期;图1所示细胞对应图2的时期是6时期
B.若图3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则c到d过程细胞中核DNA含量不变
C.图4中的l时期的每个细胞中肯定有一半的染色体含有15N;一个精子中含有15N的染色体所占的比例大小范围为0~1
D.若图4 的m时期所有细胞中含15N的细胞占总数比例为X,j时期一个细胞中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数比例为Y,则X<Y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生物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数的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B段可发生蛋白质的合成
B.BC段某些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bb
C.DE段细胞可能有四个染色体组
D.核膜重建的时间只发生在DE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