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某生物减数分裂产生的四种配子比为ab:aB:Ab:AB=1:4:4:1,该生物个体如果自交,其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是(  )

A.34% B.16% C.1.6% D.1%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Ⅰ、Ⅱ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含核DNA为8个
B.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则图乙是图甲细胞分裂形成的
C.由图可知分裂过程中可能由于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造成基因重组
D.图乙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后代(   )

A.增加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
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物质
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
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该动物经过①~④过程可以产生下图中各种基因的子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精巢中可同时找到AaBb和AB基因型的细胞
B.过程③发生了基因突变
C.过程④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D.过程②为有丝分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中甲、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丁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在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可以形成2个四分体
B.完成图丙中C→D段变化的细胞所处的时期一定不是MⅠ后期,乙图处于丙图中的D→E段
C.图丁中如果发生从a→c的变化,则一定是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D.图丁中a可对应图丙中的D→E段;图丁中d是不可能存在的
来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基因组成为XBXbY的甲,其父患色盲、其母表现正常。下列分析中可能性较大的是
①甲母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卵母细胞 ②甲母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卵细胞 ③甲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精母细胞 ④甲父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精细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及实验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含15N尿苷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吸收峰值出现在间期
B.研究遗传病发病率需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其遗传方式需分析患者家系系谱图
C.“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属于孟德尔的假说
D.DNA被15N标记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14N培养液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两个含15N的精细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
(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底物
(2)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概念模型
(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了假说演绎法
(4)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琼脂块表面积和体积之比是自变量,氢氧化钠扩散速度是因变量
(5)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越多,纸层析时色素带的颜色越浅
(6)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所选材料中,分裂期时间越长的,观察到染色体机会一定越大
(7)观察细胞减数分裂——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的减数分裂时期细胞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某二倍体的生物有关图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1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图2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图1所示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图2所示细胞只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C.图1,图2分裂后形成子细胞基因型均有2种类型
D.图1所示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图2所示细胞已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致病基因的来源与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分别是( )

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b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B.①与④过程中DNA含量增加的原因都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
C.a过程可使精原细胞的数目增加,b过程能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
D.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是②和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针对下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处于丁图的DE段
B.正常情况下,乙图与丙图不可能来自同一种生物
C.丙图可能是雌配子,处于丁图的BC段
D.乙图中有2个四分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有关推论正确的是(  )

A.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
B.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能发生在这一阶段
C.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可能发生在这一阶段
D.若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中可能出现联会和四分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乙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所示细胞都有2个染色体组
B.甲、乙两图所示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BC段和DE段
C.图丁中a时期可对应图丙的DE段,图丁中b时期的细胞可以是图乙所示的细胞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均可用图丙表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基因型为TtRr的个体,其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在无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形态相同并有同染色体的是A1和A2、C1和C2
B.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C1和C2
C.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
D.染色体组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