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实践中,经常需要培养细胞并监测细胞的生长状态,某实验员某天观察自己培养的细胞时,发现细胞成团分布。在10×物镜下,观测到视野中有48个细胞,其中中心横排上排列成直线的细胞有16个,其具体分布情况如图所示。若换用40×物镜,则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个数为()
A.3个 | B.4个 | C.12个 | D.16个 |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
B.高倍镜观察的实际视野变大了,所以放大了倍数 |
C.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
D.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
实验室内模拟DNA复制所需的一组条件是
①有关酶②能量
③DNA模板④核糖核苷酸
⑤脱氧核苷酸⑥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
⑦适宜光照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③④⑤⑥ | C.①②③⑤⑥ | D.①②④⑤⑦ |
下列关于显微镜及其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低倍镜—高倍镜后,视野变小,视野变暗,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 |
B.原来物体放大倍数为100倍,视野中有64个细胞,现在改为400倍,视野中有16个细胞 |
C.想要观察视野左上方的物体,应把载玻片向右下方移动 |
D.使视野变亮的方法是缩小光圈或改用平面镜 |
红细胞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渗出的现象。某科研人员将人的红细胞分别置于几种等渗溶液(蒸馏水除外)中,测定红细胞溶血所需的时间,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红细胞在蒸馏水中溶血时间最短是因为红细胞与蒸馏水的浓度差最大 |
B.不同溶液中红细胞溶血时间长短可能与物质通过红细胞膜的速度有关 |
C.乙醇、甘油、丙酮进入红细胞的速度大小关系为甘油>乙醇>丙酮 |
D.氯化铵、醋酸铵、草酸铵中阴离子的通透速率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可能呈正相关 |
下面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①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③转动转换器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粗准焦螺旋 ⑥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A.①③②④ | B.②③④⑥ | C.⑥③②④ | D.⑥③⑤④ |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
B.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
C.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 |
D.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 |
有关显微镜的知识正确的是()
A.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面积 |
B.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直径范围内可看到一行相连细胞2个。 |
C.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
D.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物像时,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
下面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⑴变为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标本
A.①→②→③→④ | B.④→⑤→③→② |
C.②→①→⑤→④ | D.⑤→④→②→③ |
下图是显微镜观察物象时,镜头的组合情况。1、2代表物镜;3、4代表目镜;5、6是观察时物镜与载玻片间的距离。使用下列哪组组合,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1、3、6 | B.2、3、5 | C.1、4、6 | D.2、4、5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底物 |
B.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
C.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过量,纸层析时色素带颜色将变浅 |
D.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若溶液能使溴麝香草酚蓝由蓝变绿再变黄,则说明溶液中产生了酒精 |
用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是最多的 |
B.换用高倍镜观察后,如物像不清晰,可调节粗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细胞核 |
D.观察一个中期的细胞,是不可能看到它向后期的变化过程,只能在视野中另找后期细胞进行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