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
B.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
C.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 |
D.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 |
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能达到较理想实验效果的是()
A.探究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实验中,可选择H2O2作为底物 |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较深的玻片标本时,可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
C.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
D.鉴定组织样液是否含有蛋白质,应先后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 |
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体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经蒸馏水处理,可观察到细胞吸水涨破 |
B.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线粒体 |
C.经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核,红色的细胞质 |
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
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正确的是()
①花粉成熟前 ②花粉成熟时 ③花谢后 ④套袋 ⑤去雄 ⑥异花传粉.
A.②⑤④③⑥④ | B.①④⑤②⑥④ |
C.①⑤④②⑥ | D.①⑤④②⑥④ |
如图所示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内的某些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这些结构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内的结构 |
B.以上七种结构均参与了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构成 |
C.与基因表达有关的结构有a、b、f、g,但不一定都能发生A-T、G-C之间的互补配对 |
D.在a内能合成葡萄糖,而在b内能将葡萄糖分解 |
下列四个图中,甲图是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绘制的示意图,乙、丙、丁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个视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甲、乙、丙,丁是电子显微镜下的视野 |
B.甲为原核生物,乙、丙、丁为真核生物 |
C.甲为细菌,乙为植物细胞,丙、丁为动物细胞 |
D.丁为显微结构图,丙为亚显微结构图 |
对利用新鲜的菜花进行“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向菜花组织中加入蒸馏水并搅拌即可释放核DNA |
B.加入洗涤剂的作用是瓦解细胞膜并溶解DNA |
C.利用DNA在不同浓度NaCl中溶解度不同,可粗提取DNA |
D.含DNA的氯化钠溶液与二苯胺在常温下混合呈蓝色 |
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内容物。为便于观察,此时就()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或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步骤: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 |
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使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法 |
C.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和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
D.在高倍镜下观察,若发现细胞质流动缓慢,则表明此时细胞是死细胞 |
下面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⑴变为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标本
A.①→②→③→④ | B.④→⑤→③→② |
C.②→①→⑤→④ | D.⑤→④→②→③ |
下图是显微镜观察物象时,镜头的组合情况。1、2代表物镜;3、4代表目镜;5、6是观察时物镜与载玻片间的距离。使用下列哪组组合,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1、3、6 | B.2、3、5 | C.1、4、6 | D.2、4、5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底物 |
B.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
C.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过量,纸层析时色素带颜色将变浅 |
D.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若溶液能使溴麝香草酚蓝由蓝变绿再变黄,则说明溶液中产生了酒精 |
用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是最多的 |
B.换用高倍镜观察后,如物像不清晰,可调节粗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细胞核 |
D.观察一个中期的细胞,是不可能看到它向后期的变化过程,只能在视野中另找后期细胞进行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