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包括:①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转换高倍镜;③把分裂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④将洋葱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 ①②③④ |
B. | ②①④③ |
C. | ③②④① |
D. | ④③②① |
下列有关DNA的粗提取实验中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鸡血而不用猪血作实验材料的原因是猪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易得到DNA |
B.用柠檬酸钠溶液和鸡血混合是为了防止血液凝固 |
C.将蒸馏水加入到溶解有DNA的NaCl溶液中是为了析出DNA |
D.用冷却的酒精加入到过滤后含有DNA的NaCl中是为了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
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
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
D.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 |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
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过程 |
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
D.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 |
观察质壁分离时,我们常选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原因是()
A.洋葱很容易买到。 |
B.细胞质基质中有色素,容易观察得到。 |
C.液泡中含有色素,便于观察 |
D.细胞大容易做实验 |
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 |
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
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像,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 |
D.若利用小麦的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 |
2009年10月5日,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端粒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断,随着细胞的持续分裂,端粒会缓慢缩短;端粒酶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的核糖蛋白酶,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其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并加到染色体末端,使端粒延长。下列关于端粒和端粒酶说法中,错误的是()
A.端粒与二苯胺试剂在沸水浴条件下共热显蓝色 |
B.端粒酶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显紫色 |
C.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后滴加到待测端粒酶样液可以鉴定端粒酶的成分 |
D.端粒酶可与吡罗红试剂发生颜色反应,显红色 |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注射某种药物前后小鼠症状座位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 |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
B. |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
C. |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
D. | 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
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若要证明感受器是完成曲腿反射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操作不合适的是()
A. | 环割后肢脚趾趾尖的皮肤 | B. | 用探针破坏牛蛙的脊髓 |
C. | 用0.5% 溶液刺激趾尖 | D. | 剪去牛蛙的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