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示细胞信息传递的三种类型。请回答:
类型 |
细胞或器官 |
产生的信号分子 |
信号分子传递的途径 |
受体细胞 |
细胞反应 |
Ⅰ |
垂体 |
激素甲 |
② |
甲状腺细胞 |
③ |
Ⅱ |
性腺 |
激素乙 |
血液 |
多种细胞 |
调节基因的转录 |
Ⅲ |
神经细胞 |
④ |
突触 |
⑤唾液腺细胞 |
分泌活动增强 |
(1)人在寒冷环境中,激素甲分泌增加时,细胞反应③表现为 。从温暖的室内到室外,此过程中他的耗氧量和体内酶活性的变化分别是 。
(2)激素乙的化学本质是 ,该类物质合成的“车间”是 。
(3)信号分子④名称是 。若④能使神经元兴奋,则该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是 。当唾液腺细胞完成细胞应答后,信号分子分解,以终止细胞应答停止分泌唾液。己知某种神经毒素能够阻止④的分解,唾液腺细胞反应表现为 。
(4)一些神经细胞既能释放④,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请你写出证明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基本上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请根据下列有关酶促反应的实验操作,回答相关问题。
注:表中“+”为加入,“-”为未加入
(1)制备淀粉溶液时需加热煮沸,但制备好以后必须冷却到室温才能使用,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试管有 和 。
(3)实验过程中,如果E、F号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可能有很多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用序号表示) 。
①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不纯,混有还原糖。
②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放置时间太长,其中的微生物将部分淀粉、蔗糖分解成还原糖。
③试管不干净、上面留有还原糖。
④实验操作过程中,胶头滴管混用、错用。
(4)如果条件所限,只保留两支试管,也能初步得出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结论,请你写出可能的组合:___
(5)本实验中,能否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 (能/不能),理由是
(6)若研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否用斐林试剂为检测试剂? 理由是
。能否用过氧化氢酶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__________。
Ⅰ.下图是探究pH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研磨液可以用________来代替。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本实验哪些是无关变量(答出主要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验证酶的高效性,在此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应如何改进(请写出具体操作)______________。
(3)能否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4)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Ⅱ.低温迫使植物细胞产生大量对细胞有害的过氧化物,如脂质过氧化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够消除过氧化物,从而增强植物的抗冷性。研究人员进行了“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
处理 |
培养温度/℃ |
|
1 |
蒸馏水浇灌 |
25 |
7.3 |
2 |
① |
② |
9.4 |
3 |
0.5 mmol/L水杨酸浇灌 |
5 |
10.3 |
4 |
1.0 mmol/L水杨酸浇灌 |
5 |
11.6 |
5 |
1.5 mmol/L水杨酸浇灌 |
5 |
13.6 |
6 |
2.0 mmol/L水杨酸浇灌 |
5 |
8.5 |
7 |
2.5 mmol/L水杨酸浇灌 |
5 |
7.9 |
8 |
3.0 mmol/L水杨酸浇灌 |
5 |
6.5 |
(1)表中①是__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
(2)组别1和2对照可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5 ℃的环境下,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的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是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河北杨是我国西北地区耐干旱、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之一。但因繁殖困难,导致种苗供应不足。为研究不同基质(其中珍珠岩透气性好但缺乏营养)和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河北杨扦插生根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步骤如下:
①剪取1年生未萌发的河北杨种条,按级分别剪取插穗,插穗长20cm,切口上平下斜,上端留1~2个芽;
②选择相同级的插穗捆成束,每束20根,每个处理选用相同级的插穗15束共300枝;
③把插穗放在浓度分别为400 mg/L,600 mg/L,800 mg/L的萘乙酸溶液(NAA)和清水中浸泡30 min;
④将经过处理的插穗在不同基质中进行扦插,60d后,各处理随机抽取100枝观察统计,结果如下表明。
请分析上述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基质 |
NAA浓度(mg/L) |
生根插条数 |
平均根长(cm) |
平均生根数(条/枝) |
生根率(%) |
|
||||
50%园土+30%河沙+20%珍珠岩混合 |
400 |
69 |
2.6 |
6 |
69 |
|||||
600 |
85 |
3.1 |
13 |
85 |
||||||
800 |
43 |
1.5 |
8 |
43 |
||||||
清水 |
7 |
0.2 |
3 |
7 |
||||||
100%田园土 |
400 |
43 |
1.9 |
3 |
43 |
|||||
600 |
65 |
2.3 |
8 |
65 |
||||||
800 |
33 |
1.0 |
5 |
33 |
||||||
清水 |
2 |
0.1 |
1 |
2 |
||||||
100%珍珠岩 |
400 |
61 |
2.3 |
4 |
61 |
|||||
600 |
79 |
2.9 |
10 |
79 |
||||||
800 |
37 |
1.5 |
6 |
37 |
||||||
清水 |
5 |
0.1 |
2 |
5 |
||||||
(1)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至少答2点),步骤①中每个插穗上都留有1—2个幼芽,其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个处理选用300枝插穗,最后随机计算平均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已知插条一旦离开母树扦插以后,水分的供应主要依赖于切口处吸收,而蒸腾失水量往往超过吸水量,且直射光线常造成土壤干燥和插条灼伤,因此扦插后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①浓度为________的萘乙酸促进河北杨插条生根的效果较好,其促进机理主要是促进根原基细胞的________。
②本实验的各种处理中,对河北杨生根具有最佳促进作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试从培养基质的角度分析的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生物制剂W对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具有促进作用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培养液、正常体细胞、癌细胞、W、胰蛋白酶。
(要求与说明:答题时不考虑加入W后的体积变化等误差。提供的细胞均具有分裂能力,只进行原代培养且培养条件适宜)
请回答:
(1)实验思路:
①取培养瓶若干个,分组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②各组样品在培养箱中培养一段合适的时间后,各取其中的几个样品,加入__________,摇匀,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计数并记录细胞数。
③重复②若干次。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用坐标系和细胞数变化曲线示意图表示):
为探究低浓度NaHSO3溶液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报告
①材料用具:乳熟期的温室盆栽水稻,1 mmol/L NaHSO3溶液,蒸馏水,喷壶,光合分析测定仪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若干__________________的水稻植株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第二步:每天傍晚分别将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喷洒在甲、乙两组的水稻叶片上,次日上午测定光合速率。
③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见下图,经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NaHSO3增加了叶片内叶绿体形成ATP 的能力,推测其作用部位是叶绿体的________,进而加快对下图中________(填字母A ~ D)物质的利用。
(3)研究小组利用上述条件设计实验,证明了0.2 μmol/ L 硫酸甲酯吩嗪(PMS)和1 mmol/ L NaHSO3效应相同,两者共同处理既不存在累加效应,也无抑制效应。请用柱形图绘制出实验结果(实验光照强度为1 000 μmol·m-2·s-1)。
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试管号 |
GA 溶液 |
缓冲液 |
水 |
半粒种子10个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 |
|
1 |
0 |
1 |
1 |
带胚 |
步骤1 |
步骤2 |
++ |
2 |
0 |
1 |
1 |
去胚 |
25oC保温24h后去除种皮,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淀粉液 |
25oC保温10min后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碘液,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深浅 |
++++ |
3 |
0.2 |
1 |
0.8 |
去胚 |
++ |
||
4 |
0.4 |
1 |
0.6 |
去胚 |
+ |
||
5 |
0.4 |
1 |
0.6 |
不加种子 |
++++ |
||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
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 水解可生成二塘,该二塘是 。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 。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 。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 。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 。
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摄食行为。
(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 物质,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 。
(2)组成瘦素的基本单位是 。在核糖体中合成的瘦素蛋白,必须通过 进行加工和运输才能分泌到细胞外,随 运送到全身各处。下丘脑中的靶细胞通过 来识别瘦素。
(3)现有两类患肥胖症的小鼠,A 类小鼠肥胖是瘦素受体基因缺陷所致,B 类小鼠肥胖原因未知。分析以下实验:
组别 |
处理措施 |
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 |
1 |
正常小鼠与A 小鼠连体共生 |
正常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A 小鼠无变化 |
2 |
正常小鼠与B 小鼠连体共生 |
正常小鼠无变化,B 小鼠摄食量略微减少 |
3 |
A 小鼠与B 小鼠连体共生 |
A 小鼠无变化,B 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 |
(注:连体共生即通过手术使两只小鼠的血液循环贯通)
①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连体前A 小鼠体内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 ,B 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 。
②为排除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增设一组处理措施为 的对照实验。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实验一】
研究背景:某植物的种子自植株开花后60天开始逐渐成熟,至开花后8l天完全成熟。
研究目的:研究该植物不同成熟度种子自然干燥不同天数后的发芽率差异。
材料准备:
1.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背景,为测种子发芽率而准备实验材料的合理方案是____。
实验过程:
2.按照方案准备好种子后,将种子合理分组并发芽。下列不属于实验时需控制的因素是____。
A.每组种子的数量 | B.发芽的温度和湿度 | C.发芽时的光照 | D.芽的长度 |
数据采集及处理:
3.将实验数据绘制成下图,则该直角坐标系的横坐标名称是____,纵坐标名称是_____。
【实验二】
研究背景:该植物种子春播萌发后,对缺水环境很敏感,遇干旱后表现为胚根萎缩甚至脱落,发芽停止。
研究目的:对发芽不同天数的种子,干旱处理后再补水,通过比较干旱前后胚根的生长能力,研究发芽不同天数种子的耐旱能力,以便于指导农业灌溉。
实验材料:根据实验一的结果,选取最佳发芽率的种子。
实验过程:
4.此实验宜将种子固定在直立玻璃板上发芽,而不是用培养皿发芽的主要原因是 。
5.下列①~④为实验步骤:
①将种子固定在直立玻璃板上 ②干燥脱水4天(模拟春播干旱)
③种子发芽不同天数 ④测量发芽不同天数的胚根长度等
使用实验步骤①~④(步骤可重复使用),针对研究目的,用实验步骤的编号写出合理的实验流程。
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
(1)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物质)、L—天冬酰胺酶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培养基 + L—天冬酰胺酶 + 淋巴瘤细胞
对照组:培养基 + ___________
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L—天冬酰胺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分组 |
生长状态 |
L—天冬酰胺含量 |
|
培养液 |
细胞内 |
||
实验组 |
|
缺乏 |
缺乏 |
对照组 |
正常 |
缺乏 |
正常 |
结果分析:
该实验利用了酶的__________特性;表中①应为__________;对照组细胞内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
(2)患者多次静脉注射该外源性酶后疗效降低,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____反应;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 )和漏斗外溶液(S2 )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吟h,此时 S1和 S2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 _________,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 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0.3g/mL 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 X 和 Y。 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 X 和 Y 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 KNO3 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 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 _________(填代号)。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________,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________,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 KNO3 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保水剂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保水剂和氮肥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相同土壤基质栽培的小麦幼苗若干,保水剂,氮肥等。
方法步骤:①选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为A、B、C三组,分别施用适量的保水剂(60 kg·hm-2)、氮肥(255 kg·hm-2)、保水剂(60 kg·hm-2)+氮肥(255 kg·hm-2),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下培养,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②在小麦灌浆期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于10:00~11:00从每组选取相同数量的叶片,进行CO2吸收量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均值)如下表:
组号 |
CO2吸收量/μmol·m-2·s-1 |
叶绿素含量/mg·g-1 |
A |
10.66 |
3.07 |
B |
13.04 |
3.02 |
C |
15.91 |
3.05 |
实验结论:适量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小麦光合作用强度。
(1)请指出上述方法步骤中的缺陷并改正:步骤①____________;步骤②____________。
(2)如不考虑方法步骤中的缺陷,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分析,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提高了CO2吸收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光合作用强度可通过测定CO2吸收量,也可以通过测定________释放量计算。
染色体的断裂片段在有丝分裂时不能进入子细胞核中,而在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中形成圆形结构,称为微核。通过染色可观察到微核,常用含微核的细胞数占观察细胞总数的比例(微核率)来检测有毒物质对细胞的危害程度。
某研究小组应用微核检测技术探究不同浓度的氯苯对人类细胞的危害程度。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设计实验思路,绘制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系,并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材料和用具:人成纤维细胞悬浮液、培养液、0.1 mg·L-1的氯苯溶液、染色液、显微镜、细胞培养瓶、二氧化碳培养箱等。(染色和制作装片的具体方法不作要求)
(1)实验思路:
(2)绘制一个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系。
(3)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4)检测微核时可用________ 溶液作染色剂。微核检测技术高度灵敏,简单易行,你觉得它还能应用在哪些社会热点问题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举一例)
阅读下列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目的:
①验证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与生长素有关。
②确定某种植物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范围。
(2)材料用具:
萝卜、水稻、油菜等种子若干;试管、移液管、培养皿、滤纸、生长素溶液(浓度分别为100 mg/L、10 mg/L、1mg/L、0.1 mg/L、0.01 mg/L)。
(3)实验步骤:
①取5支试管,编号。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②在5支试管中各放入2粒某植物种子,浸泡24小时。
③取5个培养皿编号(1~5号),每个培养皿内事先都垫上用蒸馏水浸湿的滤纸,将从1~5号试管中取出的种子分别放入与之对应的1~5号培养皿中,在湿滤纸上均匀摆放。盖上培养皿盖(假设氧气充足)。
(4)观察与收集数据。
(5)分析与讨论:
问题1:本实验步骤中,有三处不够严谨,请指出并改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为使实验结果真实和具有普遍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若你是该实验小组的成员,负责观察和收集数据,请你按实验目的的要求,设计一张记录表格。
低温迫使植物细胞产生大量对细胞有害的过氧化产物,如脂质过氧化产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够清除过氧化产物,从而增强植物的抗冷性。研究人员进行了“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组别 |
处理+培养温度 |
SOD活性 (U/g·min) |
MDA(umovg) |
1 |
25 ℃的蒸馏水 浇灌+25 ℃ |
7.3 |
29.4 |
2 |
①________ |
9.4 |
34.3 |
3 |
5 ℃的0.5 mmol/L 水杨酸浇灌+5 ℃ |
10.3 |
33.8 |
4 |
5 ℃的1.0 mmol/L 水杨酸浇灌+5 ℃ |
11.6 |
33.0 |
5 |
5 ℃的1.5 mmol/L 水杨酸浇灌+5 ℃ |
13.6 |
31.5 |
6 |
5 ℃的2.0 mmol/L 水杨酸浇灌+5 ℃ |
8.5 |
34.8 |
7 |
②________ 水杨酸浇灌+5 ℃ |
7.9 |
35.4 |
8 |
5 ℃的3.0 mmol/L 水杨酸浇灌+5 ℃ |
6.5 |
35.7 |
(1)低温迫使植物产生大量MDA,这些MDA会破坏细胞的脂质,由此可知低温伤害的细胞结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①是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
(3)实验中挑选的种子要用70%酒精进行表面消毒并用无菌水冲洗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__。在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含量迅速下降的激素是________。
(4)本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至少写2点)
(5)请根据5 ℃条件下实验结果画出SOD活性与水杨酸浓度关系的坐标曲线图。
(6)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存在“两重性”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