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放出一种有告警作用的化学物质,从而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生物学上称为(  )

A.种间互助 B.种内互助 C.共生 D.竞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____段,t3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此图表示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_______点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此图表示某地老鼠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几十年以前,欧洲的一种百灵鸟被引入到北美,由于这种百灵鸟的生活习性与当地的一种草地百灵鸟很相似,一段时间后,草地百灵鸟在当地绝迹,这一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种内斗争   B.竞争   C.捕食   D.人工选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白蚁以木头为食,但它自身不能消化木纤维,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够将木纤维分解为果糖,果糖既供白蚁利用,又是鞭毛虫的食物,白蚁和它肠内鞭毛虫的关系是( )

A.互利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某水体中,如果除了鲈鱼以外没有其它鱼类,那么鲈鱼的成鱼就会以本种的幼鱼为食。蝌蚪能从肠道中排出有毒物质,在蝌蚪密度大的池塘中,该物质多了就会使本种的幼小蝌蚪的死亡率增加。上述两种现象分别属于(  )

A.捕食、种内斗争 B.捕食、竞争 C.种内斗争、竞争 D.种内斗争、种内斗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4个图都表示生物之间的关系,请问图(1)、(2)、(3)、(4)依次表示(  )

A.捕食、共生、竞争、寄生 B.捕食、竞争、共生、寄生
C.竞争、捕食、共生、寄生 D.竞争、捕食、寄生、共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调查小组在本市东部地区对某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该区域物种情况(如图1):该调查小组采用的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
(2)小组对该地区的树种进行了辨认和挂牌(图2),并着手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树木A与树木B之间的差异属于         多样性,主要是由___________引起的。
(3)生态考察中常使用辛普森指数表示         多样性,辛普森指数与被调查区域内各种生物数量的均匀程度之间存在                                       关系。
(4)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若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           ;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Ι.A图表示用枯草杆菌为饲料培养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两者属于不同的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其中实线为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变化,虚线为单独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单独培养双小核草履虫时,该种群在  ▲ 条件下,种群数量呈典型的“S”形曲线增长。请在答题卷的B图中画出20天内的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
(2)混合培养时,两种草履虫会发生  ▲ 重叠,0~2d内,两种草履虫并没有出现竞争,原因是  ▲ ,20d后,大草履虫被完全排除掉,体现了生态学上的  ▲ 原理。
Ⅱ.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乙烯含量明显上升。有些果实在这个时候呼吸速率会首先降低,然后突然增高,最后又下降,果实就完全成熟了,这个呼吸高峰称为呼吸峰。某实验小组在探究不同浓度(μg/g)的乙烯对果实呼吸作用影响的实验中,得到如甲图所示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表明:
①随乙烯浓度增大,呼吸峰出现的时间将  ▲ 
②随乙烯浓度增大,呼吸峰  ▲ 
(2)该实验小组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开展了与果实保鲜贮藏相关的课题研究。
①课题名称是  
②材料和器材:
刚采摘的成熟度一致的毛叶枣若干,密闭容器,适宜浓度的乙烯合成抑制剂,气相色谱仪(用于测定乙烯浓度),远红外CO2分析仪。
③方法和步骤:
步骤一:挑选足量的无破损、形状、大小、外观颜色相对一致的毛叶枣,随机分成2等份。编号为A、B。
步骤二:A组不做处理,B组  ▲ 
步骤三:将A、B两组毛叶枣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内,室温保持在25℃。
步骤四:一小时后,分别从两个容器内抽取等量气体,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乙烯浓度,远红外CO2分析仪测定CO2浓度,并记录数据。
步骤五:每隔3天,用同样方法重复测量密闭容器内乙烯浓度和CO2浓度。
(3)结果和结论:
所得数据经处理后得到下图(乙图、丙图分别表示A、B组的实验结果)。

①本实验中因变量是  
②比较乙图和丙图可知,在一定浓度的乙烯合成抑制剂作用下,果实的呼吸峰出现时间  ,原因是  
③比较乙图、丙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环境变化对不同生物群落的影响。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群落甲物种单一,只具有水平结构
B.随着环境的变化,群落乙出现的波动较大
C.群落甲、乙均具备一定的缓冲外来冲击的能力
D.群落甲中任一物种的消失必会破坏整个系统稳定性
来源:2010北京东城4月综合练习I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农田中使用农药一段时间后,害虫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点时期害虫种群不存在抗药性
B.b点时期害虫种群中不抗药的基因频率为0
C.a—b段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
D.c点时间害虫种群中产生了新的物种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 近年,沙棘木蠹蛾在鄂尔多斯等地爆发成灾,引起沙棘大面积死亡。研究者发现,鄂尔多斯市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受害程度有显著差异,如图所示:


(1)为了计算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有虫株率,研究者应采用                     法分别对两地的沙棘林进行种群密度调查。
(2)[已知每个有虫株上的虫数大致相同,那么据上图可知,从2001~2006年,山坡地的沙棘木蠹蛾种群呈          增长,在             年(区段)该种群的种群增长率最高。
(3)研究者为了研究沙棘的抗虫机理,对河滩地进一步研究,获得如右图所示数据。在干旱的气候下,沙棘木蠹蛾的发生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4)研究者同时对山坡地和河滩地的土壤条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地点
土壤肥力
土壤含水量
 
 
有机质含量(%)
氮含量(%)
表层~60cm(%)
山坡地
0.595
0.015
7.0
河滩地
0.202
0.003
15.0

 
因此认为决定沙棘抗虫性的关键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将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沙棘均分为A、B两组,A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B组                                             ,结果A组抗虫性显著高于B组,证实了研究者的假设。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减小一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图示是根据引入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绘出的曲线图,下列解释正确的是有(    )

A.由图中曲线可知,蜘蛛和害虫之间构成了食物链
B.在II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C.在I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
D.在III期间,两个种群的数量可以长时间保持不变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7分)某湿地生态系统主要由滩涂、藻类、浮游动物、红树林等部分组成。兴趣小组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调研。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用         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红树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这种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3)兴趣小组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图解 (如右上图)。
①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C、D分别代表                
②图中为异养生物的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
③信息传递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通过图中E、F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明信息能够调节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农田生态系统做了两项专题研究。请根据有关信息和原理回答问题:    
(1)该小组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因素进行了认真考查。下面是他们有关的考察内容和相关建议:
①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农民对此具体会采取哪些措施?                              
②某同学通过分析蛇的食性,绘制了如图一所示的食物关系:假如一条1kg的蛇,4/5的食物来自鼠,1/5的食物来自蛙。按能量流动的最高效率计算,此蛇间接消耗的植物为     kg。
③收获季节,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作物秸秆。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的同学向有关部门建议,利用秸秆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替代塑料地膜。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在于                                                                         
④某农民因不慎使用了假化肥导致农作物迅速死亡。研究小组的同学对农田中的植物数量进行了统计并画出了如图二所示的曲线。请在图二中画出该农田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在数量上的变化趋势,并注明各曲线的名称。
(2)他们调查发现,农田生态系统有两个突出问题:鼠害严重,虫害频繁。
①假如让你查明上述两个问题,应采取的调查方法是                               
②有人尝试“引蛇灭鼠”,取得较好的效果,这种方法突出的优点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自然状态下,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树。桦树不如
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该过程中                        (   )

A.原有生物随桦树的减步而全部灭绝
B.优势种发生改变
C.桦树与云杉之间的竞争强度逐渐增大
D.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更加复杂,稳定性提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