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三模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下列关于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的过程为转录和翻译
B.图中的过程在细胞核中进行
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D.一个mRNA在短时间内可翻译出多条多肽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重组DNA分子过程在细胞内进行
B.用DNA连接酶就可将目的基因和质粒形成重组质粒
C.DNA连接酶能够连接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断开的化学键
D.重组DNA分子上的抗性基因可用于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细胞膜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流动性使细胞膜具有识别外界信息的作用
B.细胞在分化过程中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会发生改变
C.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D.细胞膜上磷脂和胆固醇使细胞膜既有一定的流动性又比较坚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在C点时最低
B.EF段叶绿体内ATP合成的速率降低
C.温度降低导致BC段CO2浓度增加速率较AB段减慢
D.G点时CO2浓度比A点低,说明经过24小时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减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干细胞培养需要先制备滋养层来抑制其分化
B.胚胎分割技术中需要先进行超数排卵
C.胚胎移植过程需要先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D.胚胎分割时可采用胰蛋白酶处理囊胚,将内细胞团细胞分散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具有不同的抗原,给大鼠同时注射两种沙门氏菌,一定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浆细胞,把每一个浆细胞单独培养在培养液中。提取并分别保存该大鼠的血清(生物体内的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每一个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随后的实验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将出现特异性免疫反应
B.将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同时加入一种培养液中,最多只有一种细菌出现凝集现象
C.向大鼠的血清中分别加入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只有一种细菌出现凝集现象
D.大鼠的血清与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前者含有的抗体与后者含有的抗原将发生免疫反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Ι.A图表示用枯草杆菌为饲料培养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两者属于不同的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其中实线为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变化,虚线为单独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单独培养双小核草履虫时,该种群在  ▲ 条件下,种群数量呈典型的“S”形曲线增长。请在答题卷的B图中画出20天内的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
(2)混合培养时,两种草履虫会发生  ▲ 重叠,0~2d内,两种草履虫并没有出现竞争,原因是  ▲ ,20d后,大草履虫被完全排除掉,体现了生态学上的  ▲ 原理。
Ⅱ.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乙烯含量明显上升。有些果实在这个时候呼吸速率会首先降低,然后突然增高,最后又下降,果实就完全成熟了,这个呼吸高峰称为呼吸峰。某实验小组在探究不同浓度(μg/g)的乙烯对果实呼吸作用影响的实验中,得到如甲图所示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表明:
①随乙烯浓度增大,呼吸峰出现的时间将  ▲ 
②随乙烯浓度增大,呼吸峰  ▲ 
(2)该实验小组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开展了与果实保鲜贮藏相关的课题研究。
①课题名称是  
②材料和器材:
刚采摘的成熟度一致的毛叶枣若干,密闭容器,适宜浓度的乙烯合成抑制剂,气相色谱仪(用于测定乙烯浓度),远红外CO2分析仪。
③方法和步骤:
步骤一:挑选足量的无破损、形状、大小、外观颜色相对一致的毛叶枣,随机分成2等份。编号为A、B。
步骤二:A组不做处理,B组  ▲ 
步骤三:将A、B两组毛叶枣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内,室温保持在25℃。
步骤四:一小时后,分别从两个容器内抽取等量气体,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乙烯浓度,远红外CO2分析仪测定CO2浓度,并记录数据。
步骤五:每隔3天,用同样方法重复测量密闭容器内乙烯浓度和CO2浓度。
(3)结果和结论:
所得数据经处理后得到下图(乙图、丙图分别表示A、B组的实验结果)。

①本实验中因变量是  
②比较乙图和丙图可知,在一定浓度的乙烯合成抑制剂作用下,果实的呼吸峰出现时间  ,原因是  
③比较乙图、丙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果蝇是遗传学实验常用的材料,一对果蝇每代可以繁殖出许多后代。回答下列问题:
Ι.果蝇中有一种突变型,其翅向两侧展开45°。利用这种突变型果蝇和纯合野生型果蝇做了下列杂交实验:

 
亲本
子代
组合一
突变型×野生型
突变型∶野生型=1∶1
组合二
突变型×突变型
突变型∶野生型=2∶1

若上述性状是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则由杂交组合一可知野生型为  性性状,突变型的基因型为  。在组合二中子代中出现的特殊性状分离比的原因是  ,请用遗传图解解释组合二的遗传过程(不要求写出配子)  
Ⅱ.在一批纯合野生正常翅(h)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突变体(H),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因某种原因恢复为正常翅,这些个体称为回复体。若是由于基因H又突变为h,称为真回复体;若是由于体内另一对基因RR突变为rr,从而抑制H基因的表达,称为假回复体,(R、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只有rr基因组合时才会抑制H基因的表达)。请分析回答:
(1)毛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  以及HHRr。
(2)现获得一批基因型相同的纯合果蝇回复体,让这批果蝇与  杂交,即可判断其基因型是HHrr还是hhRR。若实验结果表明这批果蝇为假回复体,请利用这批果蝇及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设计杂交实验,判断这两对基因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
①实验步骤(写出要点即可):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