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林地。科研人员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发现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即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见表中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

种名
山桃
丁香
油松
刺槐
山桃
1
 
 
 
丁香
0.124
1
 
 
油松
0.125
0.834
1
 
刺槐
0.148
0.761
0.884
1

(1)耕地逐渐过渡为林地的过程属于         
(2)在调查该林地山桃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           法。
(3)据表中数据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              。造成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巴西龟是从国外进口的物种,因其小巧可爱,许多家庭当宠物饲养。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小宠物竟是最危险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其生长速度快、高繁殖、易存活,一旦放生到野外,因基本没有天敌且数量众多,会大量掠夺其他生物的生存资源,使同类物种的生存受到毁灭性打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巴西龟”很快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其种群数量呈现持续“J”型增长
B.“巴西龟”成灾的原因之一是本地存在有种间互助的种群
C.“巴西龟”的引进可改变该地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的关系,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D.为控制“巴西龟”最好办法是再从原产地引进其天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最适于增加种群数量的温度为35℃、湿度为90%
B.昆虫种群数量变化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共同作用
C.湿度的变化会影响到温度对昆虫种群数量的作用
D.温度偏离最适温度或湿度偏离最适湿度条件下,昆虫的种群数量会减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

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可代表出生或迁入
B.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代表物种丰富度
C.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可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D.若X表示大气中的CO2,则② 可表示光合利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研究过程是: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
D.取样时尽量不要破坏环境,并应事先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是一个种群 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⑤种群密度的大小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A.②③⑤ B.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豚草是原产自北美的植物,它的吸肥能力和再生能力极强,上世纪30年代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片闲散地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结果如表甲所示(单位:株/m2

(1)豚草在这五年的种群增长曲线属于        型,形成这种增长的原因是         
(2)由表甲可以看出,豚草引入后,龙葵种群密度逐年下降,最后在该群落中消失,这一现象说明豚草与龙葵的          是最相近的。
(3)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若干年后,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将              
(4)乙图表示某段时间豚草种群增长速率的曲线,请在丙图中给出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学生在调查一块大麦田生态系统的成分时,发现麦田中长有许多狗尾巴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鸟和鼠类等动物活动,并研究了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1)大麦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        ,其中生产者有      
(2)某些植物根能自然分泌一些化学物质用于抑制别种植物在其周围生长,称为他感作用。同学们为了验证大麦对狗尾草有他感作用,他们用完全培养液(甲液)、已培养过大麦的培养液(乙液)做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把长势相同的狗尾草幼苗分别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株。
第二步:A组用甲液培养,B组用乙液培养,光照、温度等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观察      
结果:B组狗尾草的生长情况明显不如A组。
由此得出结论:大麦的根部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狗尾草的生长,具有他感作用。
老师认为不足以得出此结论,①请你说明理由:                      
②请简要写出改进方案:步骤一、三不变,只改进第二步:                      
                                                                              
                                                                            
③写出两项具体的检测指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I.某实验室对小白鼠的生命活动调节进行了相关研究。
实验一: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使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探究实验如下:
(一)实验步骤:
(1)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              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         (器官)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3)向A、B两组小白鼠注射                                      
(4)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观测。
(5)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小白鼠物血液中TRH的含量。
(二)实验结果及结论(支持何种观点):
(1)若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减少,则              
(2)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则                    
实验二:科学家对多种恒温动物进行实验,证明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包括下丘脑前部和下丘脑后部。为研究下丘脑前、后两部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
(1):对下丘脑前部局部加温,机体出现血管舒张,散热量增加;对下丘脑前部局部冷却,机体出现寒颤,产热量增加。
(2):用实验一的方法处理下丘脑后部,机体不出现散热和产热效应;用电刺激下丘脑后部,机体出现寒战,增加产热。
请分析实验结果并回答:
(1)上述实验表明:下丘脑对温度刺激的敏感部位主要集中在              
(2)温度刺激下丘脑前部和后部、以及温度刺激和电刺激下丘脑后部产生的效应不同,说明信息传递的方向最可能是从下丘脑      传至       ,下丘脑后部的功能是对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从而调节恒温动物的       过程,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3) 猪的体温调节与人类似。在18~20℃的条件下,体重为60kg的猪增重最快。试运用体温调节相关知识解释:当环境温度过低(5℃)或过高(35℃)时,猪的增重都会下降的原因。
                                                                                                                                                                                                    
II.“四大家鱼”混合饲养可以获得高产。青鱼栖息在水域底层,以螺蛳等软体动物为食;草鱼栖息在中下层,以水草为食;鳙鱼栖息在中上层,以浮游动物为食;鲢鱼栖息在上层,以浮游植物为食。请回答:
(1)尝试为鳙鱼构建一条合理的食物链:                              
(2)青、草、鲢、鳙混养能够获得高产的原因是它们                   不相同,                    较弱,有效利用各种资源。
(3)在研究某种鱼的存活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关系时发现:随种群密度增大,鱼的存活率先增大后减小。可能的原因是低密度时,随密度增大,          增强,存活率增大;高密度时,随密度增大,              增强,存活率减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甲和己同属一个营养级,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
B.在丙刚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可能如图2中的曲线X
C.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乙的数量变化,则c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1时刻,此时乙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若图4示戊的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则调查戊的物种数选取的最合适样方面积是S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下图是某地区广东松的种群年龄结构调查结果,该种群的最终发展趋势是

A.种群总能量增加 B.种群密度增大
C.环境阻力不变 D.营养级能量降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的农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等。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绘出了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在这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占有多个营养级的动物有             ,青蛙和蜘蛛的关系属于          
(3)请你写出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4)研究小组的同学如果想对鼠这种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常采用              法。
(5)如果你是该研究小组的成员,为了使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农作物,同时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你会向农民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至少说出两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的增长呈“S”型。下列关于“S”型曲线中K值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环境下不同生物的K值可能不同 B.K值时种群增长率最大
C.同一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K值可能不同 D.K值时种群数量最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种蜱生活在牛的体表。当它用螯肢刺破牛皮肤吸食甲牛的血液(其中含血孢子虫)以后,再吸食乙牛的血液时,使乙牛也得了血孢子虫病。蜱与牛的关系和血孢子虫与牛的关系分别是

A.互利共生和寄生     B.寄生和寄生
C.捕食与寄生     D.捕食与互利共生
来源:20102011学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考前练习生物试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