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群落水平分布都是均匀的 |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
C.在垂直方向上,植物群落具有分层现象] |
D.在水平方向上,植物种群分布也有差异 |
以下三图分别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
27.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B.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C.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D.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当蝙蝠蛾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内部而变为菌核,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表皮;至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头、口部长出子座,形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为 ( )
A.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一片草地上蝗虫的全部幼虫和成虫 |
B.一块朽木上的蘑菇、木耳等全部真菌 |
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鲜、真菌、昆虫、蜗牛等 |
D.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水生昆虫及细菌等全部生物 |
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后,接种少量的小球藻。右图是小球藻的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各图中,能反映小球藻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
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 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
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区
A.灰椋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 | 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 |
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 | 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 |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号 |
I |
Ⅱ |
Ⅲ |
Ⅳ |
培养液体积(mL) |
10 |
5 |
10 |
5 |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
10 |
5 |
5 |
10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