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五点取样和等距离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
在对一块5 000 m2的野生草坪进行野外调查时,选取了5个样点,每个样点4 m2,发现5个样点中某种草药的株数依次为12、15、14、17、12。可估算出这块草坪中这种草药株数为( )
A.15000 | B.16250 | C.17500 | D.70000 |
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某池塘中全部鱼是一个群落 |
B.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的丰富度越大 |
C.森林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于光照的影响 |
D.森林中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于食物种类的影响 |
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哪些成分(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发生着变化 |
C.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树林 |
D.初生演替一般比次生演替进行得慢 |
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标志重捕法,事实上动物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种群密度的理论值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结果可能会( )
A.偏高 | B.偏低 | C.相等 | D.不能确定 |
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对部分耕地“退耕还草、还林”,在这个过程中农田的演替属于
A.初生演替 | 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 |
C.次生演替 | 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 |
外来物种的入侵可导致本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其种群数量会出现一些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新环境食物充足,其天敌较少 | B.该种群的增长率始终保持不变 |
C.该种群数量先呈J型增长,后呈S型增长 | D.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将保持相对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