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钟”实验中,3I-+S2O82-===I3-+2SO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 ℃下进行实验,得到 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c(I-)/mol·L-1 |
0.040 |
0.080 |
0.080 |
0.160 |
0.120 |
c(S2O82-)/mol·L-1 |
0.040 |
0.040 |
0.080 |
0.020 |
0.040 |
t/s |
88.0 |
44.0 |
22.0 |
44.0 |
t1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显色时间t1=________。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 ℃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________(填字母)。
A.<22.0 s B.22.0~44.0 s
C.>44.0 s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100℃时,将0.200 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抽空的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格:
时间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c(N2O4) |
0.100 |
c1 |
0.050 |
c3 |
a |
b |
c(NO2) |
0.000 |
0.060 |
c2 |
0.120 |
0.120 |
0.120 |
试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平衡时四氧化二氮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20s时四氧化二氮的浓度c1=________mol·L-1,在0~20s时间段内,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1•s-1。
(3)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容器中充入的是二氧化氮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二氧化氮的初始浓度为________mol•L-1。
在一密闭容器内盛由HBr气体。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
2HI(g)H2(g)+ I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若升高温度,则
①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
②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移动(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应变______________(填“深”、“浅”或“不变”)
④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化学平衡常数将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A和B反应生成C,假定反应由A、B开始,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1 mol·Lˉ1。反应进行2min后A的浓度为0.8 mol·Lˉ1,B的浓度为0.6 mol·Lˉ1,C的浓度为0.6 mol·Lˉ1。则2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A=__________,VB=_____________,VC=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32gCu与一定浓度的硝酸混合,二者正好完全反应。产生的NO2、NO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1)分别写出Cu和HNO3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2)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mol
下表标出的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用字母标出的15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主族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常温下单质为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 ,属于过渡元素的是 (该空用字母表示)。
(2)B,F,C气态氢化物中以 最不稳定。(填化学式)
(3)除稀有气体外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填元素符号)
(4)写出I、H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或碱)性强弱顺序 >
(用化学式表示)
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NO,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
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打气球。
(1)实验时,为在E烧瓶中收集到NO,以便观察颜色,必须事先除去其中的空气。其中第一步实验操作为: 。从装置的设计看,确定E中空气已被赶尽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________。
(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有人认为E中收集到的可能是H2而不是NO,如何证明?
(3)实验过程中,发现在未鼓入空气的情况下,E中就产生红棕色。有人认为是由装置E部分设计不当造成的。你认为装置应改进的地方是
。
(4)装置D的作用是 。
(1)在试管里放入一小块铜片,注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给试管加热,使之反应。若铜片还有剩余硫酸是否消耗完毕?
①结论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100毫升18 mol/L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A.小于0·9 mol B.等于0·9 mol C.在0·9 mol与1.8 mol之间 D.大于1·8 mol
③50g的胆矾加热到100℃失去部分结晶水后,质量变为35.6g,则失去水后的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是
A.CuSO4·H2O B.CuSO4·2H2O C.CuSO4·3H2O D.CuSO4
(2)足量的锌投入到一定量的浓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SO2和H222.4L(标准状况)。
①简述能产生H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变化中体现浓硫酸强氧化性的反应方程式是:
③反应共消耗金属锌的质量为_________g。
④以上数据能否计算出消耗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_ (填“能”或“不能”)
甲、乙、丙、丁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甲+乙丙+丁
(1)转化关系中所涉及的反应甲和乙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且乙为水。 若甲为固体,甲和乙反应生成的丙和丁是二种弱碱。则甲的化学式是 。
(2)转化关系中所涉及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且乙为水。
① 若甲和丙是同主族元素组成的单质,且组成甲的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 若丙和丁都可在一定条件下还原CuO,甲+乙丙+丁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 若甲是由N和O元素组成的气态红棕色物质。将3.36 g Fe加到一定量丙稀溶
液中,收集到1.12 L气体丁(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Ⅰ.已知:R-CH=CH-O-R′(烯醚) R-CH2CHO + R′OH
A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176,分子中碳氢原子数目比为3∶4 ;其中C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被银氨溶液氧化成D,同时生成光亮的银镜(银镜反应)。与A相关的反应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的结构简式为 。
(2) 写出B→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① 属于芳香醛; ② 苯环上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Ⅱ.由E转化为对甲基苯乙炔()的一条路线如下:
已知-CHO可以在催化剂的条件下被氢气还原为-CH2OH
|
序号 |
所加试剂及反应条件 |
反应类型 |
② |
浓, △ |
|
③ |
Br2的CCl4溶液 |
|
④ |
|
|
工业上可由有机化工原料A或E制得橡胶M,它是理想的电线电缆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二聚指两个相同的分子聚合为一个分子的过程,三聚、四聚同理)
完成下列填空:
A的名称是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写出将E三聚成环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
(4)以下是由A制备工程塑料PB的原料之一1,4-丁二醇(BDO)的合成路线:
|
|
写出上述由A制备BDO过程中反应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制造导弹的雷达罩和宇航员使用的氧气瓶的主要材料是透明聚酯玻璃钢,制备它的一种配方中含有下列四种物质:
(甲) (乙) (丙) (丁)
填写下列空白:
(1)甲中不含氧原子的官能团是______;甲分子_____(填“有”或“无”)顺反异构现象;下列试剂能与甲反应而褪色的是(填标号) 。
a. Br2/CCl4溶液 b. 石蕊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2)写出乙与足量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已知:
利用上述信息,以苯、乙烯、氯化氢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丙,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化合物丁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10。丁与FeCl3溶液作用显现特征颜色,且丁分子中烃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丁的结构简式为 。
实验室制备溴代烃的反应如下:NaBr+H2SO4==HBr+NaHSO4 ①
R-OH+HBrR-Br+H2O ②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
乙醇 |
溴乙烷 |
正丁醇 |
1-溴丁烷 |
密度/g·cm-3 |
0.7893 |
1.4604 |
0.8098 |
1.2758 |
沸点/℃ |
78.5 |
38.4 |
117.2 |
101.6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 。
a.圆底烧瓶 b. 容量瓶 c.锥形瓶 d.量筒
(2)溴代烃的水溶性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应的醇;其原因是 。
(3)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 (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
(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 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5)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原因是 ;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 。
含苯环的化合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碳的质量分数为92.3%。
(1)A的分子式为 ;
(2)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一定条件下,A与氢气反应,得到的化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7%,写出此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
(4)在一定条件下,由A聚合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
(5)B是A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且B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B的结构简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