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在地下的输油铸铁管道,在下列各种情况下,腐蚀速度最快的是
A.在潮湿的酸性土壤中 | B.在潮湿不透气的中性土壤中 |
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 D.在潮湿透气的盐碱地中 |
为了使埋在地下的钢管不易生锈,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将钢管① 用导线与铅板连接 ② 用导线与锌板连接 ③ 用导线与碳棒连接 ④ 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 ⑤ 直流电源正极连接,其中可采取的方法是( )
A.②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⑤ |
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 )
A.黄铜(铜锌)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 B.生铁比纯铁易生锈 |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 D.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
下列四组实验中现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序号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A |
热水中平衡球颜色比冷水中深 |
升温,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
B |
起始时产生气泡速率HCl > CH3COOH |
醋酸是弱电解质 |
C |
溶液颜色由黄变橙,且30秒内不变色 |
已达滴定终点 |
D |
划口处有蓝色沉淀 |
铁发生了析氢腐蚀 |
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A.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 |
B.铁可以在氯气中燃烧 |
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后速率加快 |
D.镀锌的铁比镀锡的铁耐用 |
我国某大城市今年夏季多次降下酸雨。据环保部门测定,该城市整个夏季酸雨的pH平均为3.2。在这种环境中的铁制品极易被腐蚀。对此条件下铁的腐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腐蚀过程有化学腐蚀也有电化学腐蚀 |
B.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的正极反应为2H2O+O2+4e-===4OH- |
C.在化学腐蚀过程中有氢气产生 |
D.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的负极反应为Fe-2e-===Fe2+ |
钢铁腐蚀在生活和生产中相当普遍。下列措施能防止钢铁腐蚀的是
A.把钢铁雕塑焊接在铜质基座上 | B.将输送自来水的铁管表面镀锌 |
C.经常用自来水冲洗钢铁制品 | D.将输油铸铁管道埋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 |
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
B.此过程中还涉及到反应:4Fe(OH)2+2H2O+O2=4Fe(OH)3 |
C.此过程中Fe、Cu均被腐蚀 |
D.此过程中电流从Fe移向Cu |
据环保部门测定,我国一些大城市的酸雨pH=3.5。在酸雨季节铁制品极易腐蚀,则在其腐蚀中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 )
A.Fe -2e-=Fe2+ | B.2H2O+O2+4e-=4OH- |
C.2H++2e-=H2↑ | D.4OH-- 4e-=2H2O+O2↑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 |
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
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 |
D.电解池中的阳极和原电池中的负极上都发生还原反应 |
每年由于腐蚀造成的钢铁损失约占年产量的10~20%,金属的防腐十分重要。钢铁防腐方法有许多种,图—1与图—2是两个典型的例子。对其中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1:a为电源正极 | B.图—1:辅助电极上的反应:O2+4e+2H2O→4OH- |
C.图—2:电子流动方向d→c | D.图—2:金属A可以是耐腐蚀的金属铜 |
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
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下面的氧气
含量比液滴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区腐蚀比(b)区腐蚀严重 |
B.该过程发生了化学反应:4Fe+3O2→2Fe2O3 |
C.该过程是析氢腐蚀,负极反应为:Fe-2e →Fe2+ |
D.该过程为吸氧腐蚀,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
下列关于金属的腐蚀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金属发生化学腐蚀的速率比电化学腐蚀速率要快 |
B.保护地下钢管不受腐蚀,可使它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
C.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 |
D.轮船底部放一块锌块,所采用的防腐方法为牺牲阴极的阳极保护法 |
下列拟采用的金属防腐措施,错误的是
A.给金属衣架或电线外面包上一层塑料层 | B.给自行车钢圈镀上一层金属铬 |
C.将铁闸门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 D.给铁栅栏表面涂上一层油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