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都正确的是
A.氢氟酸具有强酸性,可用于雕刻玻璃 |
B.氨气显碱性,可用碱石灰或无水CaCl2干燥 |
C.MgO、A12O3熔点高,它们都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 |
D.铜的活动性比铁弱,可在海轮外壳装铜块减缓海轮腐蚀 |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
A.2H++2e-=H2↑ | B.Fe2++2e-=Fe |
C.2H2O+O2+4e-=4OH- | D.Fe3++e-=Fe2+ |
据环保部门测定,我国一些大城市的酸雨pH=3.5。在酸雨季节铁制品极易腐蚀,则在其腐蚀中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A.Fe-2e-=Fe2+ | B.2H2O+O2+4e-=4OH- |
C.2H++2e-=H2↑ | D.4OH--4e-=2H2O+O2↑ |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
B.装置②的总反应式是Cu+2Fe3+====Cu2++2Fe2+ |
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
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轮船表面涂刷富锌油漆,能有效防止船体在海水中被腐蚀 |
B.0.1 mol·L-1氨水加水稀释后,溶液中![]() |
C.用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消耗醋酸的体积更大 |
D.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
下面两套实验装置,都涉及金属的腐蚀反应,假设其中的金属块和金属丝都是足量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装置Ⅰ在反应过程中自始至终只生成红棕色气体 |
B.装置Ⅱ开始阶段铁丝只发生析氢腐蚀 |
C.装置Ⅱ在反应过程中能产生氢气 |
D.装置Ⅰ在反应结束时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Cu2+ |
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表面皿中,装置如下图。观察到溶液首先变红色的区域是
A.Ⅰ和Ⅲ | B.Ⅰ和Ⅳ | C.Ⅱ和Ⅲ | D.Ⅱ和Ⅳ |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向 的 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溶液 |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 |
还原性: |
B. |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 的集气瓶 |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
具有氧化性 |
C. |
加热盛有少量 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
石蕊试纸变蓝 |
显碱性 |
D. |
向2支盛有 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 和 溶液 |
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 |
|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
目的 |
操作 |
A. |
取 盐酸 |
在 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 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 |
B. |
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 |
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
C. |
测定醋酸钠溶液 |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 试纸上 |
D. |
配制浓度为 的 溶液 |
称取 固体 ,放 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
下列四个装置图均与电化学有关,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这四个装置中,利用电解原理的是 (填装置序号);
(2)装置①若用来精炼铜,则a极的电极材料是 (填“粗铜”或“精铜”),电解质溶液为 ;
(3)装置②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
(4)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 极相连(填“正”或“负”)
(5)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其原因是 。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
B.装置②的总反应式是Cu+2Fe3+====Cu2++2Fe2+ |
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
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
金属的腐蚀除化学腐蚀和普通的电化学腐蚀外,还有“氧浓差腐蚀”,如在管道或缝隙等处的不同部位氧的浓度不同,在氧浓度低的部位是原电池的负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纯铁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 |
B.钢铁吸氧腐蚀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 |
C.海轮在浸水部位镶一些铜锭可起到抗腐蚀作用 |
D.在图示氧浓差腐蚀中,M极处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
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 |
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 |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 |
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