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有如下合成路线,甲经二步转化为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丙能与浓硫酸加热发生消去反应
B.甲和丙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
C.反应(1)需用铁作催化剂,反应(2)属于取代反应
D.步骤(2)产物中可 能含有未反应的甲,可用溴水 检验是否含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装置用于气体的干燥、收集和尾气吸收,其中X、Y、Z对应都正确的是

 
X
Y
Z
A
无水硫酸铜
氯气
饱和食盐水
B
碱石灰
氨气

C
氯化钙
二氧化硫
氢氧化钠
D
氯化钙
一氧化氮
氢氧化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将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制备CH3—CH==CH2
B.乙酰水杨酸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制备
C.向CH3CH2Br中滴入AgNO3溶液以检验溴元素
D.甲苯在溴化铁催化作用下与液溴反应生成2,4,6-三溴甲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用实验室制得的乙烯(C2H5OHCH2=CH2↑+H2O)与溴水作用制取1,2-二溴乙烷的部分装置图,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和装置③中都盛有水,其作用相同
B.装置②和装置④中都盛有NaOH溶液,其吸收的杂质相同
C.产物可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1,2-二溴乙烷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D.制备乙烯和生成1,2-二溴乙烷的反应类型分别是消去反应和加成反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装置图及实验用品均正确的是(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溴苯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常温下不与酸、碱反应,可用如图装置制取(该反应放出热量)。制取时观察到烧瓶中有大量红棕色蒸气,锥形瓶中导管口有白雾出现等现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备溴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白雾出现是因为HBr易挥发且极易溶于水
C.装置图中长直玻璃导管仅起导气作用
D.溴苯中溶有少量的溴,可用NaOH溶液洗涤除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乙烯:将乙醇和浓H2SO4按1:3(体积比)混合(放碎瓷片),迅速升温至140℃
B.实验室制硝基苯:试剂顺序——先加浓H2SO4再加浓HNO3混合冷却后,最后加苯
C.检验卤代烃消去反应的有机产物:1—溴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混合后加热,将产生的蒸汽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是否褪色
D.鉴别矿物油和植物油:向汽油和植物油中分别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加热振荡,观察油层是否消失或变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无水FeCl3,仪器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a-b-c-d-e-f-g-h B.a-c-b-d-e-h-i-f
C.a-d-e-c-b-h-i-g D.a-e-d-c-b-h-i-g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
B.相对于途径①、③,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C.1mol CuSO4在1100℃所得混合气体X中O2可能为0.75mol
D.Y可能是葡萄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称取2.0gNaOH固体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B
制备Fe(OH)3胶体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加热煮沸至液体变为红褐色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先加入BaCl2溶液,再滴加稀盐酸,若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
D
萃取碘水中的碘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酒精,振荡,静置分层后,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氯气的制备以及氯、溴、碘的非金属性比较实验,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装置D的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2不能与NaCl溶液反应置换出氯气
B.装置B中可盛放水吸收氯气中的HCl气体
C.装置E下层呈现紫红色
D.装置E中有机试剂层呈现紫红色,能说明非金属性Br>I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2。若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试验它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

A.①和②处 B.②处 C.②和③处 D.②③④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汞(熔点-39℃,沸点356℃)是制造电池、电极的重要原料,历史上曾用“灼烧辰砂法”制取汞。目前工业上制粗汞的一种流程图如下。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洗涤粗汞可用5%的盐酸代替5%的硝酸
B.辰砂与氧化钙加热反应时,CaSO4为氧化产物
C.“灼烧辰砂法”过程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
D.减压蒸馏的目的是降低汞的沸点,提高分离效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