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共10分)复分解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
(1)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6种溶液的pH值: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C6H5ONa
pH
8.8
9.7
11.6
10.3
11.1
11.3

复分解存在这样一个规律:一种较强酸与另一种较弱酸的盐可以自发地反应,生成较弱酸和较强酸的盐,如: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依照该规律,请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______(填编号)。
A.CO2+H2O +2NaClO===Na2CO3+2HClO     B.CH3COOH+NaCN===CH3COONa+HCN
C.CO2 +H2O +C6H5ONa→NaHCO3+C6H5OH   D.CO2 +H2O +2C6H5ONa→Na2CO3+2C6H5OH
(2)根据前述信息判断,常温下,浓度均为0.05 mol·L1的下列5种物质的溶液中,pH最小的是      (填编号),其pH值约为_______(填数值)。
①HCN   ②CH3COOH   ③HClO4   ④HClO    ⑤H2SO4
(3)一些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还遵循其它的规律。下列转化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①工业上将石灰乳与纯碱溶液混合可制得苛性钠溶液;②侯氏制碱法中,向饱和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可获得小苏打晶体。
请根据上述反应,总结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另一规律                                 。根据这结论,现将Na2S和AgI固体混合搅拌,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X、Y、Z、W四种物质的水溶液,它们分别是Na2CO3、NaOH、CH3COOH和NaCl中的一种。已知X、Y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X、Z两溶液的pH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X是            ,Z是             
(2)Z、W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化学式表示);
(3)写出Z溶液与过量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X、Y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02mol/L的CH3COOH溶液与0.02mol/L 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已知该混合溶液中,c(H+)>c(OH-),用“>、<、=”符号填空:
①溶液中c(Na+)_____c(CH3COO-) ② c(CH3COO-)_______ c(CH3COOH)
③ c(CH3COOH)+c(CH3COO-)         0.04 mol/L
(2)酸HnA与碱B(OH)m完全反应生成正盐.
①若HnA为HCl,且该盐溶液的pH<7,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②若将0.4mol·L1的NaOH溶液与0.2mol·L1的H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10,
则HnA为          (填序号).
a.一元强酸        b. 一元弱酸       c. 二元强酸        d. 二元弱酸
(3)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从海水晒盐后的盐卤(主要含Na+、Mg2+、Cl、Br等)中模拟工业生产来提取镁,主要过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ⅰ.从过程①得到的Mg(OH)2沉淀中混有少量的Ca(OH)2 ,除去少量Ca(OH)2的方法是先将沉淀加入到盛有        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经过滤、洗涤可得纯净的Mg(OH)2
ⅱ.过程③的转化需要在HCl气流中加热,HCl的作用是                        
ⅲ.写出过程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氮、磷及其化合物在科研及生产中均有着重要的应用。
(1)室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亚硝酸(HNO2)、次氯酸两种溶液,它们的电离常数Ka分别为:7.1×10﹣4、2.98×10﹣8。将0.1mol/L的亚硝酸稀释,c(H+)将       (填“不变”、“增大”、“减小”);Ka值将(填“不变”、“增大”、“减小”)       。写出涉及HNO2、HClO、NaNO2、NaClO四种物质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羟胺(NH2OH)可看成是氨分子内的l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常用作还原剂,其水溶液显弱碱性。已知NH2OH在水溶液中呈弱碱性的原理与NH3在水溶液中相似,请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3)磷及部分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如图1所示。

①步骤Ⅰ为白磷的工业生产方法之一,反应在1300℃的高温炉中进行,其中SiO2的作用是用于造渣(CaSiO3),焦炭的作用是                 
②不慎将白磷沾到皮肤上,可用CuSO4溶液冲洗,根据步骤Ⅱ可判断,1mol CuSO4所能氧化的白磷的物质的量为              mol。
(4)若处理后的废水中c(PO43)=4×10﹣7 mol•L﹣1,溶液中c(Ca2+)=             mol•L﹣1。(已知Ksp[Ca3(PO4)2]=2×10﹣29
(5)某液氨﹣液氧燃料电池示意图如图2,该燃料电池的工作效率为50%,现用作电源电解500mL的饱和NaCl溶液,电解结束后,所得溶液中NaOH的浓度为0.3mol•L﹣1,则该过程中需要氨气的质量为           g。(假设溶液电解前后体积不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氮、磷及其化合物在科研及生产中均有着重要的应用。
(1)室温下,0.1mol/L的亚硝酸(HNO2)、次氯酸的电离常数Ka分别为: 7.1× 10-4、 2.98× 10-8。将0.1mol/L的亚硝酸稀释100倍,c(H+)将     (填“不变”、“增大”、“减小”);Ka值将       (填“不变”、“增大”、“减小”)。写出HNO2、HClO、NaNO2、NaClO四种物质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羟胺(NH2OH)可看成是氨分子内的l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常用作还原剂,其水溶液显弱碱性。已知NH2OH在水溶液中呈弱碱性的原理与NH3在水溶液中相似,请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3)亚硝酸钠与氯化钠都是白色粉末,且都有咸味,但亚硝酸盐都有毒性,通常它们可以通过加入热的白醋鉴别,亚硝酸钠遇到白醋会产生一种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气体和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磷及部分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

①步骤Ⅰ为白磷的工业生产方法之一,反应在1300℃的高温炉中进行,其中SiO2的作用是用于造渣(CaSiO3),焦炭的作用是               
②不慎将白磷沾到皮肤上,可用0.2mol/L CuSO4溶液冲洗,根据步骤Ⅱ可判断,1mol CuSO4所能氧化的白磷的物质的量为                      
(5)若处理后的废水中c(PO43)=4×10-7 mol·L-1,溶液中c(Ca2+)=       mol·L-1。(已知Ksp[Ca3(PO42]=2×10-29
(6)某液氨-液氧燃料电池示意图如下,该燃料电池的工作效率为50%,现用作电源电解500mL的饱和NaCl溶液,电解结束后,所得溶液中NaOH的浓度为0.3 mol·L-1,则该过程中消耗氨气的质量为        (假设溶液电解前后体积不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X、Y、Z、W分别是HNO3、NH4NO3、NaOH、NaNO2四种强电解质中的一种。下表是常温下浓度均为0.0 1 mol·L-1的X、Y、Z、W溶液的pH。

(1)X、W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2)W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5℃时,Z溶液的pH>7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将X、Y、Z各1mol·L-1同时溶于水中制得混合溶液,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Z溶液与W溶液混合加热,可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化学反应原理对于生产、生活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工业制硫酸的过程中存在反应:℃时,将2mol和1.5 mol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中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图中a点的正反应速率          (填写“>”“<”或
“=”)逆反应速率。
②下列条件可以证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写序号)
a.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同时生成2mol
b.容器内的浓度之比为2∶1∶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时,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
(2)碳酸铵是一种常用的铵态氮肥,其水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   ;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                    
(3)治理水体重金属离子污染时,首先投入沉淀剂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难溶悬浮物,然后再投入氯化铝将污水中的悬浮物除去,从而净化水体,氯化铝的作用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a、b两支试管中,分别装入足量Na2CO3粉末,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盐酸和稀醋酸。填写下列空白。
(1)a、b两支试管中的现象:相同点是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a、b两支试管中生成气体的速率开始时是a__________b,反应完毕后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是a__________b,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将0.15 mol·L-1稀硫酸V1 mL与0.1 mol·L-1 NaOH溶液V2 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为1,则V1V2=________。(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室温下,某水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A、H、OH,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由0.1 mol·L-1 HA溶液与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得,则溶液的pH________7。
②若溶液pH>7,则c(Na)________c(A),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溶液由pH=3的HA溶液V1 mL与pH=11的NaOH溶液V2 mL混合而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若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c(H)+c(OH)=2×10-7 mol·L-1
B.若V1V2,反应后溶液的pH一定等于7
C.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V1一定大于V2
D.若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则V1一定小于V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食盐中的抗结剂是亚铁氰化钾,其化学式为K4[Fe(CN)6] •3H2O。
42.2g K4[Fe(CN)6] •3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15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知:虽然亚铁氰化钾自身毒性很低,但其水溶液与酸反应放出极毒的氰化氢(HCN)气体;亚铁氰化钾加热至一定温度时能分解产生氰化钾(KCN)。据此判断,烹饪食品时应注意的问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5℃下,将a mol•L-1的KCN(pH>7)溶液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测得溶液pH=7,则KCN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a_______0.01mol•L-1(填“>”、“<”或“=”)。
(4)在25℃下,KCN溶液pH=9,c(K+)-c(CN_)="_______" mol•L-1(用数字表示但不需近似计算)。
(5)已知Fe(OH)3的溶度积常数Ksp=1.1×10-38。室温时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溶液中Fe3+沉淀完全时,控制pH应不小于                  
(提示:当某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1时可以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将3种一元酸分别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下:  

组别
一元酸
NaOH
混合溶液的pH

c(HX)="0.1" mol/L
c(NaOH)=0.1mol/L
pH = a

c(HY)=c1 mol/L
c(NaOH)=0.1mol/L
pH = 7

c(HZ)="0.1" mol/L
c(NaOH)=0.1mol/L
pH = 9

pH=2  HZ
pH=12  NaOH
pH = b

(1)甲组实验中HX为弱酸,a      7(填“<”,“=”或“>”),
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2)乙组实验中HY为强酸,则HY溶液的pH=     
(3)丙组实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OH) =         mol/L。
(4)丁组实验中b       7(填“<”,“=”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要求写化学方程式:
(1)NaHCO3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H4Cl水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1)有NaCl、CaCl2、AlCl3三种溶液,若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别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则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若生成的沉淀的质量相等,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2)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所含分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_;所含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①0.5mol NH3 ②标准状况下22.4L He ③4℃9mL水 ④0.2mol H3PO4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
MmAn(s) mMn(aq)+nAm(aq)
Ksp=[c(Mn)]m×[c(Am)]n 称为溶度积。
某学习小组欲探究CaSO4沉淀转化为CaCO3沉淀的可能性,查得如下资料:(25℃)

难溶电解质
CaCO3
CaSO4
MgCO3
Mg(OH)2
Ksp
2.8×10-9
9.1×10-6
6.8×10-6
1.8×10-12

实验步骤如下:
①往100 mL 0.1 mol·L-1的CaCl2溶液中加入100 mL 0.1 mol·L-1的Na2SO4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上述悬浊液中加入固体Na2CO3 3 g,搅拌,静置,沉淀后弃去上层清液。
③再加入蒸馏水搅拌,静置,沉淀后再弃去上层清液。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由题中信息知Ksp越大,表示电解质的溶解度越      (填“大”或“小”)。
(2)写出第②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第③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补充第④步操作及发生的现象:                                        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合物A、B是中学常见的物质,其阴阳离子可从下表中选择

(1)若A、B的水溶液均为无色,B的水溶液呈碱性,且混合后只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及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①A的化学式为____    ;B的化学式为____;
②A、B溶液混合后加热量中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若A的水溶液呈浅绿色,B的水溶液呈无色且其焰色反应为黄色。向A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后溶液变黄,但A、B的水溶液混合亦无明显变化。则
①A为____      ;B为         
②经分析上述过程中溶液变黄的原因可能是有两种:
I                 ;相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II                      ;相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