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A、B、C是由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三种常见化合物,甲、乙、丙是三种单质,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完成下列空白:

(1)向酚酞试液中加入化合物A的粉末,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质甲与化合物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5g单质甲-钾合金溶于200mL水生成0.075mol氢气,确定该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向50mL某浓度的化合物C的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得溶液M,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入0.1mol/L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 V(HCl)的关系有下列图示两种情况。

①由A确定滴加前60mL的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几个写几个) 。
②由A图表明,原溶液通入CO2气体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③原化合物C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由A、B可知,两次实验通入的CO2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中A到F是化合物,且A、B、E、F均含钠元素,G是单质.

(1)写出A、B、E、F的化学式:A ________,B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I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已知G是一种两性氧化物,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F为红褐色沉淀。请填写下列空白:

(1)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的同一种元素是_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
(2)写出物质C、G的化学式:C___________,G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填基本反应类型)。
(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5)检验溶液D中金属阳离子的常用方法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D、E五种可溶性化合物,分别由阳离子Fe3+、 Ba2+、Al3+、Na+、Ag+和阴离子NO3、OH、SO42、Cl、CO32中的各一种组成(离子不重复)。现做如下实验:
①A和E的溶液显碱性,0.1mol/L A溶液的pH小于13;
②在B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加氨水至过量,沉淀消失;
③在C的溶液中加入铁粉,溶液的质量增加;
④在D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没有沉淀。
(1)根据以上事实推断A-E的化学式:
A           、B            、C            、E          
(2)写出①A溶液呈碱性和③的离子方程式:
                             
                            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为常见液态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F、G所含元素相同且均为氯化物,G遇KSCN溶液显红色。

请问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____,G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反应①-⑤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将C溶液滴入F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在F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发生反应的总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酚酞在c(OH) 为1.0×10-4mol/L~2.5mol/L时呈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向3.9g A和  100g B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片刻红色褪去。(假设过程中液体体积不变)①甲同学认为“红色迅速褪去”是由于溶液中c(OH-)过大造成的。
上述观点是否正确              ,请通过计算对比数据加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红色迅速褪去”是由于A + B = 碱 + H2O2 ,H2O2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导致的。试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烧瓶内溶液中含H2O2,简述实验原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X、Y、Z为单质,其他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俗称磁性氧化铁;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M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Z与H2反应转化为ZH4,ZH4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3)已知A与1molAl反应转化为X时(所有物质均为固体)的热效应为a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A与过量D的稀溶液反应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向含4molD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X粉末至过量.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请在坐标系图乙中画出n(X2+)随n(X)变化的示意图,并标出n(X2+)的最大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100mLBaCl2、AlCl3和FeCl3的混合溶液A中,逐滴加入Na2SO4和NaOH的混合溶液B,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加入溶液B的体积(V)关系如图。

(1)当加入B溶液110mL时,溶液中的沉淀为(化学式)               
(2)溶液B中Na2SO4与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从90 mL至100mL之间加入10 mL B溶液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将A、B溶液中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填入下表

溶质
Na2SO4
BaCl2
FeCl3
C(mol/L)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七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G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A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
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
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
I1=738 kJ·mol-1 I2=1451 kJ·mol-1 I3=7733 kJ·mol-1 I4=10540 kJ·mol-1
D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
E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4
F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G在周期表的第七列

(1)已知BA5为离子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元素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__________个方向,原子轨道呈_______形。
(3)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C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___________________。
(4)G位于________族________区,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DE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其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
(6)检验F元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D、R、Q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原子核内无中子,B与D同周期,R与Q同周期,A与R同主族,D与Q同主族,D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B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为2。请用对应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Q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_____族。
(2)D、R、Q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由A、B两种元素以原子个数比为5:1形成的离子化合物X,X的电子式为_______。
(4)由A、B元素形成的A2B4可以与O2、KOH溶液形成原电池,该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5)由A、D、R、Q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Y(RAQD3)(已知A2QD3的Ka1=1.2×10-2、Ka2=6.3×10-8),则Y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室温下,向Y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使溶液中c(AQD3-)=c(QD32-),则此时溶液呈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6)Fe与D元素可形成Fe2D3、Fe3D4等化合物。向5.2g Fe2D3、Fe3D4、Cu的混合中加入0.5mol/L的硫酸溶液140mL时,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固体减少的质量为______g。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相同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四种微粒A、B、C、D的质子数依次增多, A、B、C、D的电子数如表(A、B、C、D有两组可能),且D中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D1可作医用消毒液。 其中B1的沸点比B2高。


A1
B1
C1
D1
电子数
10
10
10
18

A2
B2
C2
D2
电子数
10
10
10
18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组八种微粒的组成元素中,原子序数处在中间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           ; D1的电子式为:        
(2)液态的B2与Na反应的方程式:              
(3)①亚氯酸钠(NaClO2)主要可用于棉纺、造纸业做漂白剂,也用于食品消毒、水处理等,制备亚氯酸钠,可以将ClO2气体通入D1和NaOH的混合液中,请写出制备方程式         ,其中D1的作用是          ;
②利用①中原理制备出NaClO2•3H2O晶体的试样,可以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已知:I2 + 2S2O32ˉ = S4O62ˉ + 2Iˉ):

步骤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步骤二的指示剂是______;步骤三中出现________现象时,达到滴定终点;计算该试样中NaClO2•3H2O的质量百分数为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下列11种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某些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经略去。

已知:A为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为紫色;B为单质,是一种有毒气体;反应①的条件是用惰性电极电解;反应②的条件是将E的水溶液加热蒸干、灼烧;Y为常见金属;F中金属元素(+3价)质量分数为70%,C为三核22电子的氧化物。
回答下列问题:
(1)D的电子式为____,H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过量C通入I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指出G的一种用途:          
(4)将一定量的B通入到含有l mol XBr2的溶液中,若有1/3的Br被氧化,则通入的B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保留一位小数)。
(5)有同学说:“根据类比推理,三价x的硫酸盐溶液加热蒸干后得到的固体跟物质E加热蒸干后得到的固体是相同的”,这个说法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如图进行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B、C中三种元素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可能是氧化物
B.A、B、C中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碱
C.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则E溶液为盐酸
D.A、B、C中有一种金属且为A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D、E为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C左右相邻,C、D同主族,D和E的气态氢化物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的单质只有氧化性。
(1)写出实验室制取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C元素按原子个数比为1:1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
(3)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分别研究DC2和E2的性质.

①分别通入DC2和E2,在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________;若装置D中装的是铁粉,当通入E2时D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若装置D中装的是五氧化二钒,当通入DC2时,打开K通入适量C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装置B中装有5.0mL l.0×10-3mol/L的碘水,当通入足量E2完全反应后,转 移了5.0×10-5mol电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将足量的DC2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向该试管中加入过量(填字母)_________,可以看到白色沉淀生成;
A、氨水    B、稀盐酸   C、稀硝酸    D、氯化钙
(5)若由元素D和C组成一2价酸根Z,Z中D和C的质量比为D:C=4:3,当E2与含Z的溶液完全反应后,有浅黄色沉淀产生,取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与出E2与Z的溶液完全反应产生浅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B、C三种元素组成的碱性物质N,A、B、C、D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392的化合物M,1molM中含有6mol结晶水,对化合物M进行如下实验:
a.取含有0.1molM的溶液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白色沉淀和4.48L(标况)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经一段时间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褪色;
b.另以含有0.1molM的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46.6g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①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25℃下,测定浓度均为amol/L的化合物N和M的混合溶液pH=7,且含金属离子的浓度为bmol/L,则溶液里除H+、金属阳离子外的阳离子浓度为__________mol/L。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M是一种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已知C在D中燃烧发生苍白色火焰,M与其他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甲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写出用惰性电极电解M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B中各元素原子半径大小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若A是一种酸性氧化物,且可用于制造玻璃,则G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4)若A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A与B溶液能够反应,则将过量的F溶液逐滴加入E溶液,边加边振荡,所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A是一种溶液,只可能含有H+,NH4+,Mg2+,Fe3+,Al3+,CO32-,SO42-中的某些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B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溶液的体积发生变化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及其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E可用于检验葡萄糖的存在,写出G溶液充分蒸发灼烧后的产物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7)根据右图,写出25℃时由CO2和H2O转化为葡萄糖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固体粉末甲中可能含有K2CO3、KNO3、NaNO2、K2SO3、FeO、Fe2O3中的若干种,某同学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取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含有钠元素,但不含钾元素
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NO2
C.根据现象3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SO4
D.根据现象4和现象5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O和Fe2O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碳族元素简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