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有50mL某气体,可能含有CO2、O2、NH3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通过浓H2SO4没有发现体积变化。通过足量Na2O2后,体积变为30mL,则该气体可能为(    )

A.CO2为20mL,NH3为30mL B.NH3为40mL,O2为10mL
C.CO2为30mL,O2为20mL D.CO2为40mL,O2为10mL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且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中的H2O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可用于自来水消毒,D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B是汽车尾气之一,遇空气会变色,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C、D都是常见气体,C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则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某同学将搜集到的一定量的酸雨保存在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测酸雨的pH,发现在起始一段时间内,酸雨的pH呈减小趋势,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条件下A、B、C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H=△H1+△H2    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A、C可能是

①Fe、FeCl3  ②C、CO2  ③AlCl3、NaAlO2  ④NaOH、NaHCO3  ⑤S、SO3  ⑥Na2CO3、CO2
A.只有②③④⑥        B.除①外        C.除⑤外        D.全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加热
制取Al2O3
B
将浓硫酸与碳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检验气体产物中的CO2
C
分别向等量的A、B两种白色粉末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
区分Na2CO3、NaHCO3两种固体
D
将S0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褪色后的品红溶液,溶液恢复红色
验证亚硫酸的不稳定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f 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___。
(2)比较y、g、h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化合物A和B,A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B是常见的液态化合物,其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A.MnO2 B.FeCl3 C.Na2SO3 D.KMnO4

(4)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常温下,为使0.1 mol/L M 溶液中由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Y溶液至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元素可组成盐R:zx4f(gd4)2,向盛有10 mL 1mol·L-1 R溶液的烧杯中滴加1mol·L-1NaOH溶液,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①写出m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若R溶液中改加20mL 1.2 mol·L-1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mol。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溶液中有Fe3、Mg2、Fe2和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

A.Fe3 B.Mg2 C.Fe2 D.Al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多数非金属元素有含氧酸根离子,某些金属元素也有含氧酸根离子:
MnO4、MnO42、Cr2O72等。某无机盐M是一种优良的氧化剂,为确定其化学式,某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
①无机盐M仅由钾离子和一种含氧酸根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2:1:4
②如图中,将1.98g该无机盐溶于水,滴加适量稀硫酸后,再加入1.12g还原铁粉,整个过程无气体生成,恰好完全反应得混合溶液N.
③该小组同学将溶液N分为二等份,分别按路线Ⅰ、路线Ⅱ进行实验.
④在路线Ⅱ中,首先向溶液N中滴加适量KOH至元素X刚好沉淀完全,过滤后将沉淀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得纯净的Fe2O3粉末1.20g;再将滤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干,只得到3.48g纯净的不含结晶水的正盐W.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由路线Ⅰ的现象可知,溶液N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2)由实验流程图可推得,含氧酸盐W的化学式是              ;由路线Ⅱ可知,1.98g无机盐M中所含钾元素的质量为           g.
(3)无机盐M与1.12g还原铁粉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溶液N的化学反应方程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FeBr2是一种黄绿色鳞片状的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它的还原性,进行了如下实验:
I.实验需要90mL 0.10mol·L1FeBr2溶液
(1)配制FeBr2溶液除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下列有关配制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为1.944g的FeBr2  
b.将称量的FeBr2放入容量瓶中,加90mL蒸馏水溶解
c.洗涤溶解FeBr2的烧杯,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d.容量瓶贴签存放配好的FeBr2溶液
e.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配制的FeBr2溶液浓度偏高
II.探究FeBr2的还原性
取10mL上述FeBr2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某同学对产生黄色的原因提出了假设:
假设1:Br被Cl2氧化成Br2溶解在溶液中;
假设2:Fe2+被Cl2氧化成Fe3+
(3)请你完成下表,验证假设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
结论
①向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操作          
现象                            
假设1正确
②向溶液中另入            
现象                 
假设2正确

若假设1正确,从实验①分离出Br2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4)若在50mL上述FeBr2溶液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 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化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学们应该熟练掌握它们的性质。
(1)钠与水反应时,钠漂浮在水面上。甲同学用刺有小孔的铝箔将4.6g的钠包裹,而后投入到水中,使钠沉入水底与水(足量)反应。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24L(标准状况下)。
(2)乙同学将足量的铜粉投入到500mL18.4mol/L的浓硫酸中并加热制取S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生成的SO2物质的量小于4.6mo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丙同学向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2mol/L的NaOH溶液,并绘制出沉淀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则a=_________,b=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含有Fe2+、Fe3+、Mg2+、NH4+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上述离子数目没有变化的是

A.Fe2+ B.NH4+ C.Fe3+ D.Mg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合物呈棕红色,易潮解,100℃左右时会升华。如图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不同,分别如装置Ⅰ和装置II所示。已知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2H2O+Cl2

(1)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D中的反应开始前,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氯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Ⅰ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II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同镜子背后的金属镀层可能是不同的,目前使用的金属主要有两种。为研究金属镀层的成分,某小组分别收集了两块镜子背面的金属镀层粉末甲和乙,按下述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金属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粉末,加入过量浓硝酸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几滴NaCl溶液
粉末溶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取少量粉末,加入足量NaOH溶液
④向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⑤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粉末溶解,有气泡产生
有白色沉淀生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⑤的实验现象是                       ,乙溶解在NaOH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欲“比较甲和乙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SiO2是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Si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工艺师常用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来雕刻玻璃。
(2)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恰好反应完全,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蓝色溶液变为棕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取一定量上述反应后的上层棕色清液于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苯,振荡,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子工业常用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制造印刷电路板,工程师欲从制造印刷电路板的工业废水中回收铜,并获得FeCl3溶液,设计如下方案:

①滤渣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
②加过量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通入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混合物的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Al3、Fe3、Mg2、Ba2、NH4、Cl、SO42,现分别取100 mL的两份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过量NaOH溶液后加热,收集到0.03 mol气体,无沉淀生成,同时得到溶液甲。
②向甲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后,得到1.02 g固体。
③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的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得到23.3g固体,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又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①可知原溶液存在离子为NH4,其浓度为0.03mol/L
B.原溶液肯定没有Fe3、Mg2,一定含有Na
C.n(NH4):n(Al3):n(SO42)=3:1:10
D.原溶液一定存在Cl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某些化学知识用图像表示,可以收到直观、简明的效果。下列图象所表示的化学知识中,
明显不正确的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碳族元素简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