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的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H2SO3+I2+H2O=2HI+H2SO4
2FeCl3+2HI=2FeCl2+2HCl+I2
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 B.HNO3>Fe3+>I2>H2SO4
C.HNO3>Fe3+>H2SO3>I2 D.NO->Fe2+>H2SO3>I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卤化物和卤酸盐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某小组为探究其中一些盐的性    
质,查阅资料并进行实验。查阅资料如下:
① BrO3 + 6I + 6H+ = 3I2 + Br+ 3H2O    ② 2BrO3 + I2 = 2IO3 + Br2
③ IO3 + 5I + 6H+ = 3I2 + 3H2O ④ 2IO3 + 10Br+ 12H+ = I2 + 5Br2 + 6H2O
实验如下:

步骤
现象
ⅰ.向盛有30 mL 0.2 mol·L-1 KI溶液的锥形瓶中依次滴入几滴淀粉溶液和足量稀硫酸,再用滴定管逐滴加入KBrO3溶液
随着KBrO3溶液滴入,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并逐渐加深,最终保持不变
ⅱ.继续向上述溶液中滴入KBrO3溶液
溶液的蓝色逐渐褪去

 
请回答:
(1)根据资料中的反应①~④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IO3、BrO3、I2、Br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KBrO3溶液与KBr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若用y表示锥形瓶中含碘物质的物质的量 ,用x表示所滴入KBrO3的物质的量,在下图中画出上述整个实验过程中y随x的变化曲线(要求:在图中标出终点坐标)。

Ⅱ.过碳酸钠中含有少量过氧化钠,甲、乙两位同学各称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并用如下图所示仪器测定样品的纯度。仪器的连接顺序:
甲同学:⑤—⑧—③—⑦—④;    乙同学:⑤—③—②。

已知:过碳酸钠(Na2CO4)、过氧化钠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Na2CO4+2H2SO4=2Na2SO4+2CO2↑+O2↑+2H2O;
2Na2O2+2H2SO4=2Na2SO4+O2↑+2H2O。
(1)甲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是____________,他选用的装置________(填序号)是没有必要的。
(2)乙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有人认为按他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的实验结果可能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为了测得准确的实验数据,请你将乙同学的实验设计进行改进,写出你所选用仪器的连接顺序(每种仪器最多使用一次,也可以不用):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有以下反应关系:
①KBrO3能将I氧化成KIO3,本身被还原为Br2
②Br2能将I氧化为I2
③KIO3能将I氧化为I2,也能将Br氧化为Br2,本身被还原为I2
向KBrO3溶液中滴加少量KI的硫酸溶液后,所得产物除水外还有

A.Br、I2 B.Br2、IO C.Br2、I2、IO D.Br2、Br、I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 ,若先向该溶液中通人一定量的氧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
②通人氮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
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落液中是否存在;
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I、Fe2、Br均被完全氧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实验探究是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的基本途径。下面是某同学完成的探究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名称: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①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氯、溴、碘
②NaBr溶液+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③KI溶液+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实验药品:KBr溶液、KI溶液、氯水、溴水、碘水、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试纸
实验设计如下,请回答:
(1)完成该实验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2)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CCl4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4)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的办法是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将FeSO4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10FeSO4+8H2SO4===K2SO4+X+5Fe2(SO4)3+8H2O,现将一定量的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混合溶液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方程式中的X为2MnSO4
B.氧化性:KMnO4>Fe3>I2
C.根据OC段的数据可知开始加入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30 mol
D.AB段是高锰酸钾和碘化钾溶液反应,BC段的反应为2Fe3+2I===2Fe2+I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2Fe3++2I-=2Fe2++I2、Br2+2Fe2+=2Fe3++2Br-。现向含有FeBr2、FeI2的某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按Br2、Fe3+、I2的顺序氧化性逐渐减弱
②原溶液中Br-一定被氧化
③通入氯气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
④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存在Fe2+
⑤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加入CCl4后静置,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Fe2+、Br-均被完全氧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混合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I、Br、Fe2+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Fe3+、Cu2+、H+、Fe2+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KOH、Ba(OH)2、BaCO3、K2CO3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Al(OH)3、OH、CO3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下列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CuCl2+Fe→FeCl2+Cu,确定Fe2+、Fe3+、Cu2+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A.Fe2+>Cu2+>Fe3+
B.Fe3+>CU2+>Fe2+
C.Fe3+>Fe2+>Cu2+
D.Fe2+>Fe3+>Cu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顺序为SO2>I-> Fe2+>H2O2>Cl-,则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

A.2Fe3++SO2+2H2O = 2Fe2++SO42-+4H+ B.I2+SO2+2H2O = H2SO4+2HI
C.2Fe2+I2 = 2Fe3+2I D.H2O2+SO2 = H2SO4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 ②KClO3 +6HCl=3Cl2+KCl +3H2O,③2KBrO3 +Cl2=Br2 + 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
B.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KBrO3>KClO3>Cl2>Br2
C.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 :1
D.③中l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铜能被氯化铁浓溶液腐蚀,其化学反应是:Cu+2FeCl3=CuCl2+2FeCl2。现将有铜的印刷线路板浸入120mL氯化铁浓溶液中,有9.6g铜被腐蚀掉。取出印刷线路板,向溶液中加入8.4g铁粉,经充分反应,溶液中还存在4.8g不溶解的物质。(设溶液体积不变,且不考虑金属离子水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溶液中加入铁粉后,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4.8g不溶物的成分为                      
(3)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金属离子为                         
(4)比较Fe2+、Fe3+、Cu2+的氧化性大小:                               
(5)试计算最后溶液中Fe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可以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1)2Fe3++2I-=2Fe2++I2 (2)Br2+2Fe2+=2Fe3++2Br-
由上述反应可以推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A.Br2>Fe3+>I2 B.Fe3+>Br2>I2 C.I2>Br2>Fe3+ D.Br2>I2>Fe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
Ce4+Fe2===Fe3+Ce3      Sn2+2Fe3===2Fe2+Sn4
由此可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Sn2、Fe2、Ce3
B.Sn2、Ce3、Fe2
C.Ce3、Fe2、Sn2
D.Fe2、Sn2、Ce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2Fe3++2I=2Fe2++I2,向1L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横、纵坐标的单位均为mol。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段BC代表Fe3+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B.原混合溶液中c(FeBr2)= 6 mol/L
C.原溶液中n (Fe2+): n (I): n(Br)=2:1:3
D.当通入Cl22mol时,溶液中已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反应热的大小比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