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是由直径为纳米量级(1到10纳米之间)的磁性固体颗粒、基载液以及界面活性剂三者混合而成的分散系,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下列关于纳米Fe3O4磁流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纳米Fe3O4磁流体分散系属于溶液
B.纳米Fe3O4磁流体可以通过渗析法得到提纯
C.当一束可见光通过该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
D.纳米Fe3O4磁流体比较稳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概念是对化学现象与事实的总结和概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散系只包括溶液和胶体
B.丁达尔效应是光线通过胶体时能看到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C.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l mol物质的质量完全相同
D.物质失电子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利用电泳现象区分溶液和胶体
B.可以利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C.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溶液和胶体
D.溶液呈电中性,胶体是带电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胶体 ②是溶液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不能透过滤纸 ⑤能透过滤纸 ⑥能透过半透膜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炎热的夏天暴雨之前,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大,气压低,鱼因缺氧出现翻塘死鱼现象,若不及时人工增氧会使鱼大量死亡,造成经济损失,请说明鱼塘翻塘缺氧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B.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
C.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滚滚长江流入大海处,形成长江三角沙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润洗酸式滴定管时应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5mL所要盛装的酸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其内壁,再从上口倒出,重复2~3次
B.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Cl+ 2H2OCl2↑+ H2↑+ 2OH
C.为验证盐桥的作用,在两个烧杯中分别盛适量硫酸亚铁铵溶液和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插入石墨棒用导线与电流计相连,然后用装有K2SO4饱和溶液的琼脂的U型管两端插入两个烧杯中,电流计偏转,一段时间后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嫦娥三号月球车玉兔号在进入第二个月夜休眠前,出现了机构控制异常情况,其病因或为月尘,即月球上直径小于10微米的浮尘,月尘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情况不能用胶体知识加以解释的是(     )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小苏打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B.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C.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工厂烟尘,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牛油与烧碱溶液共热,向反应所得溶液中加入食盐,则有固体析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B.NaHC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除去
C.金属铝的生产是以Al2O3为原料,在熔融状态下进行电解
D.向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红色褪去,再加热恢复红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现象
B.将小烧杯中25mL蒸馏水加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沉淀,停止加热,以制取Fe(OH)3胶体
C.Fe(OH)3胶体粒子在电场影响下将向阴极运动,说明Fe(OH)3胶体带正电
D.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H2SO4溶液时,开始时会出现凝聚,再继续逐滴加时,沉淀又会消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一“铁链”图案,小明在图案上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    )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
(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    )两种物质都是盐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图中某种物质M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①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②证明有红褐色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或应用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现象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成豆腐
B.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C.三氯化铁溶液中滴稀氨水出现红褐色沉淀
D.清晨,人们经常能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直流电后,溶液中溶质分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而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B.向Fe(OH)3胶体中不断滴加稀硫酸,最终胶体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
C.硫酸铜溶液通过一束光无特殊现象,淀粉溶液中通过一束光侧面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
D.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粒子运动无规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用激光笔照射鸡蛋清水溶液
有丁达尔效应
鸡蛋清分子直径介于1 nm~100 nm
B
向某溶液中滴入少量KSCN溶液,然后滴入少量的氯水
溶液先不变红后变成红色
说明原溶液含Fe2+
C
加热某盐X,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实验开始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X只能是KHCO3
D
向溶液X中滴加稀NaOH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逐渐溶解
原X溶液中有Al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变蓝
C.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D.加入碘水变蓝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