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原长为12cm,一端固定,当它另一端受到一个大小为16N的作用力时,弹簧的长度可能为
A.4cm | B.8cm | C.12cm | D.16cm |
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2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θ=30°,不计摩擦,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绳上拉力大小为 |
B.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
C.物体A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D.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
如图所示,一个楔形物体固定在水平面上,物体沿其光滑表面自由下滑,则物体( )
A.受到两个力作用:重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
B.受到两个力作用:重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
C.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下滑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
D.受到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被水平力F紧压在倾角为θ=60°的墙面上处于静止。则关于木块的受力情况、墙面对木块的作用力(压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墙面对木块一定有压力 |
B.墙面对木块一定有摩擦力 |
C.墙面对木块的作用力为 |
D.墙面对木块的作用力为 |
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各用10 N的力拉住轻弹簧的两端,弹簧平衡时伸长了5 cm(在弹性限度内);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 N/m |
B.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400 N/m |
C.根据公式k=F/x,弹簧的劲度系数k会随弹簧弹力F的增大而增大 |
D.弹簧所受的合力为10 N |
摆式列车是集电脑、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新型高速列车,如图所示.当列车转弯时,在电脑控制下,车厢会自动倾斜,抵消离心力的作用.行走在直线上时,车厢又恢复原状,就像玩具“不倒翁”一样.假设有一超高速列车在水平面内行驶,以360km/h的速度拐弯,拐弯半径为1km,则质量为50kg的乘客,在拐弯过程中所受到的火车给他的作用力为(g取10m/s2)( )
A.500N | B.N | C.1000N | D.0 |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A和B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F2,且F1>F2,则A施于B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A.F1 | B.F2 | C. | D. |
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斜劈A.底面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力F通过球心水平作用在光滑球B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当力F增大时.系统还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所受合外力增大
B.A对竖直墙壁的压力增大
C.墙面对A的摩擦力可能变为零
D.B对地面的的压力保持不变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个物体用两根轻质细线,分别悬挂在天花板上的A、B两点,两线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且,两物体间的轻质弹簧恰好处于水平状态,两根绳子拉力分别为TA和T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半圆柱体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现使MN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平移,在Q滑落到地面之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 | B.P对Q的弹力逐渐增大 |
C.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 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 |
如图,将两根劲度系数均为k、原长均为L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水平天花板上相距为2L的两点,另一端共同连接一质量为m的物体,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若将物体的质量变为M,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sin37°=0.6,cos 37°=0.8),M:m等于( )
A. 9:32 | B.9:16 | C.3:8 | D.3:4 |
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C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A.B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通过滑轮连接(不计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A物块与C物块光滑接触,整个系统中的A.B.C三物块在水平恒定推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一起向左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与C之间的接触面不可能光滑的
B.若推力F增大,则绳子对B的拉力必定增大
C.若推力F增大,则定滑轮所受压力不变
D.若推力F增大,则C物块对B物块的摩擦力必定增大
三个重量均为20N的相同木块a、b、c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100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细线连接如图,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轻弹簧和细线的重量都忽略不计)
A.80cm | B.100cm | C.60cm | D.40cm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AB杆靠在平台的拐角上处于静止状态,拐角处光滑,则地面对杆A端施加的作用力为( )
A.支持力和摩擦力 | B.支持力 |
C.摩擦力 | D.无法确定受几个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