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质点A地面上方H处自由下落。则该质点落地的时间为 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位同学利用长直尺测定反应时间,甲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乙同学将手放在直尺上刻度为2cm的地方,但手的任何部位都不能碰到直尺.当甲同学释放直尺时,乙同学立即握住直尺.发现乙同学的手恰好位于直尺上22cm处,则该同学的反应时间为       s.(g取10m/s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座四层高的楼,小球从楼顶自由落下所用时间为t,当下落到第三层顶端时所用时间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座四层高的楼,小球从楼顶自由落下所用时间为t,当下落到第三层顶端时所用时间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方法估测反应时间,首先,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状态,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直尺,若捏住位置刻度读数为x,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     (重力加速度为g).
(2)基于上述原理,某同学用直尺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工具,若测量范围为0~0.4s,则所用直尺的长度至少为      cm(g取10m/s2);若以相等时间间隔在直尺上对应的长度是      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是35m,则物体是从      m 的高度下落的.(g取10m/s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的演示实验中,不论演示装置距地面的高度如何,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      ;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将两个斜槽滑道固定在同一竖直面内,调整斜槽末端水平,且槽口在同一竖直线上,其中滑道2与光滑水平板连接.把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斜槽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且不论两斜槽滑道之间的竖直高度差如何,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质量是50kg的蹦床运动员在离床5米的高处自由下落,然后被反弹到离蹦床3.2米处。设人与蹦床接触时间是1秒,则蹦床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是             N。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得到如图一段纸带,测得AB="7.65" cm,BC="9.17" cm.已知交流电频率是50 Hz,则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m/s.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体从高270m处自由下落,把它运动的总时间分成相等的3段,则这3段时间内下落的高度分别为______m、______m和______m;若把下落的总高度分成相等的三段,则物体依次下落这3段高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质量为1kg的钢球,从1.25m高处自由下落与水平放置的钢板碰撞后,回跳高度为0.8m,碰撞时间为0.1s,则球对钢板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 N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下落L时,速度为,当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达到时,它下落的长度是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矿井深125m,在井口每隔相同时间间隔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一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则相邻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        s,这时第5个小球和第7个小球相距_______m(不计空气阻力, g=10m/s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同学做测量反应时间的实验,实验时,甲用手握住直尺的上部,乙用一只手在直尺下部做握住直尺的准备,此时乙的拇指上端与直尺的19.00cm刻度对齐。当看到甲放开手时,乙立即去握住直尺,此时乙的拇指上端与直尺的6.20cm刻度对齐。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        s.(取g=10)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可忽略空气阻力对其影响,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20m/s,由此可知,该物体是从    m高的地方下落的,落到地面用了      s的时间。(g取10m/s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