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2)A、B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它们的圆轨道在同一平面内,周期之比是.若两颗卫星的最近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求这两颗卫星的周期各是多少?从两颗卫星相距最近开始计时到两颗卫星相距最远至少经过多少时间?(已知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周期为T0.)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某星球上,宇航员用弹簧秤称得质量m的砝码重力为F,乘宇宙飞船在靠近该星球表面空间飞行,测得其环绕周期是T。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根据上述数据,试求该星球的质量M。

来源:柳州市期末质量检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⑴有一颗近地卫星绕地球表面运动,试估算其运行周期T的平方?
⑵试用地球的平均半径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引力常量G导出地球的平均密度的表达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与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相等,都为T0。我国的“嫦娥1号”探月卫星于2007年11月7日成功进入绕月运行的“极月圆轨道”,这一圆形轨道通过月球两极上空,距月面的高度为h。若月球质量为M,月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恒量为G
(1)求“嫦娥1号”绕月运行的周期。
(2)在月球自转一周的过程中,“嫦娥1号”将绕月运行多少圈?
(3)“嫦娥1号”携带了一台CCD摄相机(摄相机拍摄不受光照影响),随着卫星的飞行,摄像机将对月球表面进行连续拍摄。要求在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内,将月面各处全部拍摄下来,摄像机拍摄时拍摄到的月球表面宽度至少是多少?

来源:北京西城区2010年抽样测试高三物理试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89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卡文迪许首先估算出了地球的平均密度。根据你学过的知识,能否知道地球平均密度的大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C.T=                 D.T=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子星是恒星演变到最后的一种存在形式.
(1)有一密度均匀的星球,以角速度ω绕自身的几何对称轴旋转.若维持其表面物质不因快速旋转而被甩掉的力只有万有引力,那么该星球的密度至少要多大?
(2)蟹状星云中有一颗中子星,它每秒转30周,以此数据估算这颗中子星的最小密度.
(3)若此中子星的质量约为太阳的质量(2×1030 kg),试问它的最大可能半径是多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地球自转周期T,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请使用上述已知量导出地球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h的表达式,并说明同步卫星的轨道特点,运转方向。

来源:万有引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求: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值为多少?在月球表面发射月球卫星的最小速度是多大?

来源:万有引力定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神舟六号”进入圆形轨道运动后,其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为多少?(地球半径为km,地球表面附近重力加速度g=10m/s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星球上的物体脱离星球引力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是v2 =v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重力加速度g的1/6。不计其它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某行星的一颗卫星进行观测,已知运行的轨迹是半径为r的圆周,周期为T,求:
(1)该行星的质量;
(2)测得行星的半径为卫星轨道半径的1/10,则此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为多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一人在地球表面可举起100kg的杠铃,他在月球表面可举起_________kg的杠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阳光照射到地面历时500s,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6m,万有引力常量为6.67×10-11N·m2/kg2,求太阳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是多少.(取一位有效数字即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