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发现某恒星有一颗行星在圆形轨道上绕其运动,并测出了行星的轨道半径和运动周期.由此可推算出 ( )
A.行星的质量 |
B.行星的半径 |
C.恒星的质量 |
D.恒星的半径 |
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小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1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3上运动的周期
C.卫星在轨道1上的经过Q点时的速度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的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如图所示,有人设想要“打穿地球”从中国建立一条通过地心的光滑隧道直达巴西。如只考虑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则从隧道口抛下一物体,物体的加速度
A.一直增大 | B.一直减小 |
C.先增大后减小 | D.先减小后增大 |
地球半径为R,卫星A、B均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卫星A以第一宇宙速度环绕地球运动,卫星B的环绕半径为4R,则卫星A与卫星B的速度大小之比为________;周期之比为________。
如图所示,是某次同步卫星发射过程的示意图,先将卫星送入一个近地圆轨道,然后在P点点火加速,进入椭圆转移轨道,其中P是近地点,Q是远地点,在Q点再次点火加速进入同步轨道.设卫星在近地圆轨道的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大小为a1;在P点短时间点火加速之后,速率为v2,加速度大小为a2;沿转移轨道刚到达Q点速率为v3,加速度大小为a3;在Q点点火加速之后进入圆轨道,速率为v4,加速度大小为a4,则( )
A. |
B. |
C. |
D. |
在圆轨道上运行的国际空间站里,一宇航员A静止(相对空间舱)“站”于舱内朝向地球一侧的“地面”B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A处于平衡状态 |
B.宇航员A所受地球引力与他在地面上所受重力相等 |
C.宇航员A与“地面”B之间无弹力作用 |
D.若宇航员A将手中一小球无初速(相对于空间舱)释放,该小球将落到“地面”B |
已知“天宫一号”在地球上空的圆轨道上运行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地球的密度为多少
(2)“天宫一号”在该圆轨道上运行时速度v的大小;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飞行的最大速度 |
B.若地球半径为R,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卫星在距地面高度R处的加速度为 |
C.卫星在高轨道上的速率大于在低轨道上的速率 |
D.同步卫星一定位于空间不同轨道上 |
“奋进”号宇航员斯蒂法尼斯海恩·派帕在一次太空行走时丢失了一个工具包,关于工具包丢失的原因可能是( )
A.宇航员松开了拿工具包的手,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工具包“掉”了下去 |
B.宇航员不小心碰了一下“浮”在空中的工具包,使其速度发生了变化 |
C.工具包太重,因此宇航员一松手,工具包就“掉”了下去 |
D.由于惯性,工具包做直线运动而离开了圆轨道 |
甲乙两个行星各有一个卫星绕其表面运行,已知甲乙两个卫星的周期之比为1:2,甲乙两个行星半径之比为2:1,则( )
A.甲乙两行星密度之比为4:1 |
B.甲乙两行星质量之比为1:16 |
C.甲乙两行星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1:8 |
D.甲乙两行星速率之比为1:4 |
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o,物体在距离地面高度为3R(R是地球半径)处,由于地球的作用而产生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g/go为 ( )
A.1/3 | B.1/4 | C.1/9 | D.1/16 |
把太阳系中各行星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离太阳越远的行星,下列说法错误的( )
A.周期越大 | B.线速度越大 | C.角速度越大 | D.加速度越大 |
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B.=()2 | C.= | D.= |
人造地球卫星在圆形轨道上环绕地球运行时有:( )
A.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
B.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短 |
C.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长 |
D.轨道半径越小,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