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力学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
参考系和坐标系
质点的认识
物理研究方法
位移与路程
时间与时刻
速度和速率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加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自由落体运动
重力加速度
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空气对落体运动的影响
竖直上抛运动
物理学史
相互作用、力与机械
力和力的图示
重力
重心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
静摩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
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滑动摩擦力与动摩擦因数
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力的分解
矢量和标量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平动与转动
力矩和力偶
力矩的平衡条件
常见的传动装置
常见的承重结构及其特点
刚体的平衡条件
物体平衡的稳定性
影响稳度的因素
机械
胡克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
惯性与质量
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图象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力学单位制
共点力的平衡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连接体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从受力确定运动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从运动确定受力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曲线运动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平抛运动
抛体运动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匀速圆周运动
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
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离心现象
开普勒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万有引力恒量的测定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人造卫星
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同步卫星
动量
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用动量守恒定律定量分析一维碰撞问题
反冲
机械能
功的概念
功的计算
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动能
动能定理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弹性势能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功能关系
机械能守恒定律
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 伯努利方程
* 流体的压强和流速有关
机械振动
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
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单摆和单摆的回复力
单摆的周期
简谐运动的能量、阻尼运动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
产生共振的条件及其应用
* 用三角函数表示简谐运动
* 相位
热学
分子热运动和热机
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
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
扩散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势能
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物体的内能
温度和温标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观点解释气体压强
温度、气体压强和内能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有序、无序和熵
永动机不能“永动”的原因
估测油酸分子大小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能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
内能的不同利用方式
破坏臭氧层的原因与后果
热机的工作原理
热机的能量转化与守恒问题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喷气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热机的效率
活塞式内燃机
致冷原理
冷暖两用空调机的工作原理
热机对环境的影响及减小影响的方法
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的微观结构
晶体和非晶体
液体的微观结构
液晶
液体的表面张力
毛细现象
浸润和不浸润
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普适气体恒量
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气体的等温变化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饱和汽、未饱和汽和饱和汽压
相对湿度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气体的体积、温度、压强之间的关系
封闭气体压强
半导体
纳米材料
电磁学
电场
元电荷、点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电子的比荷
库仑定律
电场
电场强度与电场力
电场线
点电荷的电场
匀强电场
电场的叠加
电势差
电势
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
等势面
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静电场中的导体
静电现象的解释
静电屏蔽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示波管的原理
射线管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电容器与电容
常见电容器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 静电的利用和防止
电路与恒定电流
电流、电压概念
欧姆定律
常见的电路元器件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多用电表的原理及其使用
导体的电阻
电阻定律
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伏安法测电阻
电功、电功率
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的应用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简单的逻辑电路
集成电路的作用
常见家用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灯变暗的原因
微波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录音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常见家用电器技术参数的含义及其选用
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的识别
家用电器故障原因判断
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
废旧电器的处理
磁场
磁现象和磁场
几种常见的磁场
磁感应强度
磁感线及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地磁场
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电流的磁场对磁针的作用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平行通电直导线间的作用
安培定则
分子电流假说
安培力
左手定则
安培力的计算
洛伦兹力
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
洛伦兹力的计算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电子束的磁偏转原理及其应用
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磁电式电表原理
带电粒子在混合场中的运动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感应电动势的产生条件
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磁通量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
感生电动势、动生电动势
楞次定律
右手定则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
自感现象和自感系数
自感现象的应用
* 涡流现象及其应用
日光灯镇流器的作用和原理
电磁灶的结构和原理
交变电流
交变电流
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
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
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
交流的峰值、有效值以及它们的关系
交流电的平均值及其应用
感抗和容抗
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电能的输送
提高输电电压对减少输电损耗的作用
三相交变电流
三相电流的线电压、相电压
三相四线制及其线电压和相电压
电容器和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导通和阻碍作用
* 感应电动机原理
机械波
波的形成和传播
机械波
横波和纵波
横波的图象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波的叠加
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声波
超声波及其应用
声音的共鸣
声波的干涉
多普勒效应
惠更斯原理
波的反射
波的折射
电磁场、电磁波及电磁技术
电磁场
电磁波的产生
电磁波的周期、频率和波速
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电磁波谱
电磁波的应用
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的不同传播特点
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
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传感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集成电路与微电子技术
电视、广播和电视机的工作模式
电视机的主要结构
电视、广播技术的新进展
高清晰度电视与普通电视的主要区别
家用电脑的组成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
信息传播、处理和存储技术的发展
网络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电磁振荡
光学
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及其测定
全反射
光导纤维及其应用
光通过棱镜时的偏折和色散
颜色及光的色散
光的干涉
光的衍射
光的偏振
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
光的双缝干涉现象和薄膜干涉现象
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
激光的特性和应用
透镜成像规律
显微镜和望远镜
照相机
3D电影的原理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电磁本性
光谱和光谱分析
红外线的热效应和红外线遥控
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及其应用
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及其特性
黑体和黑体辐射
粒子物理学的基础知识
量子化现象
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
概率波
光电效应
光子及其动量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光的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
* 不确定性关系
康普顿效应
原子物理学与相对论
原子、原子核与核技术
粒子散射实验
原子的核式结构
玻尔模型和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
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中的电子云
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原子核的组成
天然放射现象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核力的性质
原子核的结合能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轻核与重核内中子数、质子数具有不同比例的原因
质量亏损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
重核的裂变
轻核的聚变
受控聚变反应
可控热核反应
链式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核反应堆
常用裂变反应堆的类型
核电站的工作模式
恒星的演化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牛顿力学的局限性
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
* 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 同时的相对性
* 时间间隔的相对性
* 长度的相对性
* 相对论速度叠加公式
* 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相对论质能关系
* 广义相对论简介
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的主要区别
* 宇宙概观
实验
物理实验基础
实验中常用仪器及其正确操作方法
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游标卡尺的使用
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
示波器的使用
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
力学实验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人造卫星上进行微重力条件下的实验
探究物体弹性碰撞的一些特点
测量人在某种运动中的功率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研究玩具电机的能量转化
菜刀上的力学知识
刹车时车轮被抱死的利与弊
研制水“火箭”
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
电学实验
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用多用电表测电阻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伏安法测电阻
用电解法测定元电荷
自来水电阻率的测定
研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探究变压器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研究平行板电容器
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学中的物理量
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光学实验及其他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估测压力锅内水的温度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α粒子散射实验
光电效应实验
研究材料的保温性能
测光强
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物理--选修3-4]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绿色激光照射在双缝上,在缝后的屏幕上显示出干涉图样。若要增大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可选用的方法是________(最多选3个)。

A.

改用红色激光

B.

改用蓝色激光

C.

减小双缝间距

D.

将屏幕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

E.

将光源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

(2)一直桶状容器的高为 2 l ,底面是边长为 l的正方形;容器内装满某种透明液体,过容器中心轴 D D 、垂直于左右两侧面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容器右侧内壁涂有反光材料,其他内壁涂有吸光材料。在剖面的左下角处有一点光源,已知由液体上表面的 D点射出的两束光线相互垂直,求该液体的折射率。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全国Ⅱ卷)物理部分
  • 更新:2021-10-0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物理--选修3-4]

(1)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 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 t = 0 时的波形图,虚线为 t = 0 . 5 s 时的波形图。已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s。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最多选3个)。

A.

波长为 2 m

B.

波速为 6 m / s

C.

频率为 1 . 5 H z

D.

t = 1 s 时, x = 1 m 处的质点处于波峰

E.

t = 2 s 时, x = 2 m 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

(2)如图,一半径为 R的玻璃半球, O点是半球的球心,虚线 OO ' 表示光轴(过球心 O 与半球底面垂直的直线)。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 1 .5 。现有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半球的底面上,有些光线能从球面射出(不考虑被半球的内表面反射后的光线)。求

(i)从球面射出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到光轴距离的最大值;

(ii)距光轴 R 3 的入射光线经球面折射后与光轴的交点到 O 点的距离。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全国Ⅲ卷)物理部分
  • 更新:2021-10-0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1)水槽中,与水面接触的两根相同细杆固定在同一个振动片上。振动片做简谐振动时,两根细杆周期性触动水面形成两个波源。两波源发出的波在水面上相遇。在重叠区域发生干涉并形成了干涉图样。关于两列波重叠区域内水面上振动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最多选3个)            

A.

不同质点的振幅都相同

B.

不同质点振动的频率都相同

C.

不同质点振动的相位都相同

D.

不同质点振动的周期都与振动片的周期相同

E.

同一质点处,两列波的相位差不随时间变化

(2)如图,直角三角形ABC为一棱镜的横截面, A = 90 ° B = 30 ° 。一束光线平行于底边BC射到AB边上并进入棱镜,然后垂直于AC边射出。

(i)求棱镜的折射率;

(ii)保持AB边上的入射点不变,逐渐减小入射角,直到BC边上恰好有光线射出。求此时AB边上入射角的正弦。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全国Ⅲ卷)物理部分
  • 更新:2021-09-2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1)如图,长为l的细绳下方悬挂一小球a。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O点处,在O点正下方 3 4 l的 O ' 处有一固定细铁钉。将小球向右拉开,使细绳与竖直方向成一小角度(约为2°)后由静止释放,并从释放时开始计时。当小球a摆至最低位置时,细绳会受到铁钉的阻挡。设小球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水平位移为x , 向右为正。下列图像中,能描述小球在开始一个周期内的x-t关系的是_____。

A. B.

C. D.

(2)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回答下列问题:

(i)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________;

A.将单缝向双缝靠近

B.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C.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D.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

(ii)若双缝的间距为 d , 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 l , 测得第1条暗条纹到第 n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Δ x,则单色光的波长λ=________;

(iii)某次测量时,选用的双缝的间距为0.300 mm,测得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1.20 m,第1条暗条纹到第4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7.56 mm。则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全国Ⅱ卷)物理部分
  • 更新:2021-09-2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1)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 m / s ,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 1900 m / s 。一平直桥由钢铁制成。某同学用锤子敲击一下桥的一端发出声音。分别经空气和桥传到另一端的时间之差为1.00s,桥的长度为________m,若该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 λ ,则它在钢铁中的波长为 λ 的________倍。    

(2)如图, ΔABC 是一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 A = 90 B = 60 ,一细光束从BC边的D点折射后,射到AC边的E点,发生全反射后经AB边的F点射出,EC垂直于AC交BC于G,D恰好是CG的中点,不计多次反射。

(I)求出射光相对于D点的入射角的偏角。

(ii)为实现上述光路,棱镜折射率的取值应在什么范围。

来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全国Ⅱ卷)物理部分
  • 更新:2021-09-2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1)如图,△ABC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A=30°,一束红光垂直AB边射入,从AC边上的D点射出,其折射角为60°,则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________。若改用蓝光沿同一路径入射,则光线在D点射出时的折AB射角________(“小于”“等于”或“大于”)60°。

(2)一列简诺横波在t= 1 3 s时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是质点Q的振动图像。求

(i)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

(ii)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

来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全国Ⅰ卷)物理部分
  • 更新:2021-09-2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物理--选修3-4]

(1)如图(a),在 xy 平面内有两个沿z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 S 1 0 4 S 2 0 ,﹣ 2 .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0m/s.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 A 8 ,﹣ 2 的路程差为________m,两列波引起的点 B 4 1 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点 C 0 0 . 5 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

(2)如图,一玻璃工件的上半部是半径为R的半球体,O点为球心;下半部是半径为R、高为2R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面镀有反射膜.有一平行于中心轴OC的光线从半球面射入,该光线与OC之间的距离为0.6R.已知最后从半球面射出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平行(不考虑多次反射).求该玻璃的折射率.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新课标Ⅰ卷)物理部分
  • 更新:2021-09-2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 E 1 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 v 0 ,在油滴处于位置A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持续一段时间 t 1 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变;再持续同样一段时间后,油滴运动到B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油滴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

(2)求增大后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保证后来的电场强度比原来的大,试给出相应的 t 1 v 0 应满足的条件.已知不存在电场时,油滴以初速度v 0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恰好等于B、A两点间距离的两倍.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新课标Ⅰ卷)物理部分
  • 更新:2021-09-2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1)一静止的铝原子核 A l 13 27 俘获一速度为 1.0 × 10 7 m / s 的质子p后,变为处于激发态的硅原子核 S i 14 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核反应方程为 P+ A l 13 27 S i 14 28

B.

核反应方程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

C.

核反应过程中系统能量不守恒

D.

核反应前后核子数相等,所以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

E.

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 10 5 m / s ,方向与质子初速度方向一致

(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个静止的小物块a和b,其连线与墙垂直:a和b相距l;b与墙之间也相距l;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 3 4 m ,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现使a以初速度 v 0 向右滑动,此后a与b发生弹性碰撞,但b没有与墙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力因数满足的条件。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新课标Ⅲ卷)(物理部分)
  • 更新:2021-09-2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认识。如图所示,固定于水平面的U形导线框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直导线在与其垂直的水平恒力的作用下,在导线框上以速度做匀速运动,速度与恒力方向相同,导线始终与导线框形成闭合电路,已知导线电阻为,其长度,恰好等于平行轨道间距,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忽略摩擦阻力和导线框的电阻。

(1)通过公式推导验证:在时间内,也等于导线中产生的焦耳热
(2)若导线的质量=8.0,长度=0.1,感应电流=1.0,假设一个原子贡献1个自由电子,计算导线中电子沿导线长度方向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下表中列出了一些你可能用到的数据)。

(3)经典物理学认为,金属的电阻源于定向运动自由电子和金属离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剩余部分)的碰撞,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给出一个合理的自由电子运动模型:在此基础上,求出导线中金属离子对一个自由电子沿导线长度方向的平均作用力的表达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如图,ABD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其中AB段是水平的,BD段为半径R=0.2m的半圆,两段轨道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E=5.0×103V/m。一不带电的绝缘小球甲,以速度υ0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与静止在B点带正电的小球乙发生弹性碰撞。已知甲、乙两球的质量均为m=1.0×10-2kg,乙所带电荷量q=2.0×10-5C
,g取10m/s2。(水平轨道足够长,甲、乙两球可视为质点,整个运动过程无电荷转移)
甲乙两球碰撞后,乙恰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D,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B点的距离;
在满足(1)的条件下。求的甲的速度υ0
若甲仍以速度υ0向右运动,增大甲的质量,保持乙的质量不变,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B点的距离范围。

来源:2010年高考安徽理综试24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1)有以下说法:

A.

气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B.

即使气体的温度很高,仍有一些分子的运动速度是非常小的

C.

对物体做功不可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

D.

如果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则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E.

一由不导热的器壁做成的容器,被不导热的隔板分成甲、乙两室。甲室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温度为的气体,乙室为真空,如图所示。提起隔板,让甲室中的气体进入乙室,若甲室中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则提起隔板后当气体重新达到平衡时,其温度仍为

F.

空调机作为制冷机使用时,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室内送到温度较高的室外,所以制冷机的工作是不遵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

G.

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当其温度降低时,速度大的分子数目减少,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增加

H.

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全部变成有用的机械功是不可能的

其中正确的是

(2)如图2,在大气中有一水平放置的固定圆筒,它由三个粗细不同的部分连接而成的,各部分的横截面积分别为.已知大气压强为,温度为.两活塞用一根长为的不可伸长的轻线相连,把温度为的空气密封在两活塞之间,此时两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对被密封的气体加热,使其温度缓慢上长升到.若活塞与圆筒壁之间的摩擦可忽略,此时两活塞之间气体的压强可能为多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一定量气体吸热时,其内能可能减小

B.

玻璃、石墨和金刚石都是晶体,木炭是非晶体

C.

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

当液体与大气相接触时,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所受其它分子作用力的合力总是指向液体内部

E.

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温度有关

(2)如右图,体积为、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气缸顶部有一质量和厚度均可忽略的活塞;气缸内密封有温度为、压强的理想气体,分别为大气的压强和温度。已知:气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为为正的常量;容器内气体的所有变化过程都是缓慢的。求:
(i)气缸内气体与大气达到平衡时的体积

(ii)在活塞下降过程中,气缸内气体放出的热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物理--选修3-3]
(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
B. 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
C. 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 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2)如图所示,一开口气缸内盛有密度为的某种液体;一长为的粗细均匀的小平底朝上漂浮在液体中,平衡时小瓶露出液面的部分和进入小瓶中液柱的长度均为。现用活塞将气缸封闭(图中未画出),使活塞缓慢向下运动,各部分气体的温度均保持不变。当小瓶的底部恰好与液面相平时,进入小瓶中的液柱长度为,求此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1)如图,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为直角。此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边的方向射到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B.
C. D.

(2)波源振动方向相同,频率均为,分别置于均匀介质中轴上的两点处,,如图所示。两波源产生的简谐横波沿轴相向传播,波速为。己知两波源振动的初始相位相同。求:

)简谐横波的波长:

间合振动振幅最小的点的位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高中物理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