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及文帝崩,景帝立,岁余不诮呵绾,绾日以谨力。
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君知所以得参乘乎?”绾曰:“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上问曰:“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死罪!实病。”上赐之剑。绾曰:“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上曰:“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绾曰:“具在。”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之属。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以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久之,迁为御史大夫。五岁,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
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召上左右饮侍卫 B.诏中郎将参乘参加乘车
C.独至今乎难道 D.可相少主辅佐

下列各项全都表现卫绾“醇谨”性格的一组是:(    )
①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    ②对曰:“死罪!实病。”
③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         ④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
⑤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                 ⑥朝奏事如职所奏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卫绾原是靠在车上玩杂技当上文帝的侍卫,后来立了功劳,慢慢升任为中郎将。
B.景帝即位后,对当年卫绾不接受他的邀请一事还耿耿于怀,不过并没有因此责备他。
C.因为护卫游上林苑有功,景帝要赐一把剑给卫绾,但他以景帝已经赐过六把剑给自己,谢绝接受。
D.景帝七年,废除栗太子的时候,景帝怕卫绾心肠太软,就让他请假回家,而改派郅都去执行任务。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
(2)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得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得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坐:端坐
B.顺流而东也东:东方
C.知不可乎骤得骤得:轻易得到
D.托遗响于悲风遗响:余音

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苏子愀然
渔樵于江渚之上                何为其然也

A.两个“于”相同,两个“然”不同。 B.两个“于”相同,两个“然”相同。
C.两个“于”不同,两个“然”相同。 D.两个“于”不同,两个“然”不同。

与“而今安在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不拘于时 D.此非孟得之困于周郎者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连处士墓表
欧阳修
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处士讳舜宾,字辅之,其先闽人。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处士少举《毛诗》,不中,而其父正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赒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资也。”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盗有窃其牛者,官捕之甚急,盗穷,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厚遗以遣之。尝以事之信阳,遇盗于西关。左右告以处士,盗曰:“此长者,不可犯也。”舍之而去。
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处士生四子,曰庶、庠、庸、膺。其二子教以学者,后皆举进士及第。今庶为寿春令,庠为宜城令。
处士以天圣八年十二月某日卒,庆历二年某月日,葬于安陆蔽山之阳。自卒至今二十年,应山之长老识处士者,与其县人尝赖以为生者,往往尚皆在,其子弟后生闻处士之风者,尚未远,使更三四世至于孙曾,其所传闻,有时而失,则惧应山之人不复能知处士之详也。乃表其墓,以告于后人。八年闰正月一日,庐陵欧阳修述。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以处士为法法:标准,规范
B.卒而反葬应山反:反而,却
C.悉散以赒乡里赒:周济
D.乃表其墓表:作动词,树碑刻文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连处士可作世人表率的一组是
①以一布衣终于家   ②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   ③因不复仕进 
④出谷万斛以粜     ⑤厚遗以遣之           ⑥为之罢市三日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舜宾居住在应山县,一生都没有做官,然而当地人都很尊敬他,因为他为人高尚,达到了“行之以躬不言而信”境界。
B.连舜宾参加科举考试而没有考上,再加上他的父亲有病在家,需要他在身边侍候,因此他就不再在仕途上进取。
C.连舜宾曾经到信阳办事,遇到了强盗,他的仆人告诉他强盗来了,但是强盗知道他的名声,因而并没有侵扰他。
D.欧阳修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连舜宾的事迹会渐渐散失,应山的人不能够详细了解,因而写下这篇文章来告诉后人。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                 ▲                                       
(2)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
                     ▲                 ▲                                       
(3)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
                     ▲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下列词语中加点词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正襟危坐(端正)
B.下江陵(向下游到)顺流而东(向东进发)
C.酾酒临江(斟酒)渔樵于江渚之上(渔夫和农夫)
D.举酒属客(属于)七月既望(看见)

下列不属于客“悲”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C.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对“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一句歌词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空明”写出了水月交相辉映的江面。
B.“流光”指江面浮动的月光
C.此歌和美丽的景色相辉映,表达了歌者因景生情,希望能够与美女共度良宵的心愿,可以看出歌者是个性情中人。
D.此歌表面上写对美人的怀恋,事实上该处的“美人”如同屈原笔下的“美人”,是圣主或美好的理想的象征。

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
C.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於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坐法当斩。信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无行:没有品行
B.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竟:终于
C.信往,不为具食具食:吃饭的器具
D.坐法当斩坐法:犯法判罪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人多厌之者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滕公奇其言,壮其貌②吾其还也
C.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②若入前为寿
D.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②乃令秦武阳为副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信初为布衣,家庭贫寒,生活无着,常常寄人篱下;但他却胸怀大志,忍辱负重,
努力习武,积极投军献策,最后终于成了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B.韩信起初在项羽军中做郎中,曾几次向项羽出谋献策,可是都没有被采纳,这就决定
了项羽必然失败的悲惨命运。
C.本文主要是描写韩信的才能。不过,这里更多采用侧面烘托,即通过其他人物的反映,表现了一个天才的军事家的形象。
D.文章也展现了汉高祖刘邦的雄才大略。他能够知人善任,采纳滕公和萧何的意见,拜韩信为大将,让他为自己打天下。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②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③。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比去,以手阖门(    )②吾妻来归(         )③殆有神护者(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鸡栖于厅               而母立于兹
B顷之,持一象笏至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而母立于兹             久不见若影
D庭中通南北为一         先妣尝一至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平安,滁人,小字保儿。建文元年,伐燕,安以列将从征。后为先锋。燕王日:“平安,竖子耳。往岁从出塞,识我用兵,今当先破之。”及战,不能挫安。燕王失道,从者仅三骑。安击败燕将。燕王见事急,亲冒矢石力战。马创矢竭,剑折不可击。走登堤,举鞭招后骑以敌。会高煦救至,乃得免。当是时,诸将中安战最力,王几为安槊所及。
明年,燕败盛庸,回军与安战。安大破之。再战滹沱河,又破之。安于阵中缚木为楼,高数丈,战酣,辄登楼望,发强弩射燕军,死者甚众。滹沱之战,矢集王旗如猬毛。王使人送旗北平,谕世子谨藏,以示后世。顾成已先被执在燕,见而泣曰:“臣自少从军,今老矣,多历战阵,未尝见若此也。”
八月,安及燕将李彬战于杨村,败之。四年,燕兵破萧县。安引军蹑其后。燕将白义、王真、刘江迎敌。安转战,斩真。真,骁将。燕王尝日:“诸将奋勇如王真,何事不成!”燕王乃身自迎战,安部将火耳灰挺槊大呼,直前刺王。马忽蹶,被擒。安稍引却。已,复进至小河,张左右翼击燕军,斩其将陈文。寻何福军亦至,与安合。燕军益大惧,王昼夜擐甲者数日。
福欲持久老燕师,移营灵璧,深堑高垒自固。而粮运为燕兵所阻。安分兵往迎,燕王以精骑遮安军,分为二。福开壁来援,为高煦所败。诸将谋移军淮河就粮,夜令军中闻三炮即走。翌日,燕军猝薄垒,发三炮。军中误以为己号,争趋门,遂大乱。燕兵乘之,人马坠壕堑俱满。安等三十七人皆被执。安久驻真定,屡败燕兵,斩骁将数人,燕将莫敢婴其锋。至是被擒,军中欢呼动地,曰:“吾属自此获安矣!”燕王惜其材勇,选锐卒卫送北平,命世子及郭资等善视之。
永乐七年三月,帝巡北京。览章奏见安名,谓左右日:“平保儿尚在耶?”安闻之,遂自杀。命以指挥使禄给其子。
(节选自《明史·卷一百四十四》)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矢集王旗如猬毛集:聚集
B.王使人送旗北平,谕世子谨藏谨:严谨
C.顾成已先被执在燕执:捕捉,逮捕
D.燕军猝薄垒,发三炮薄:迫近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

A.安以列将从征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B.安及燕将李彬战于杨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福开壁来援,为高煦所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顾成已先被执在燕,见而泣日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是(   )

A.平安率领先锋部队伏击燕王。作战时,燕王因为有些轻敌,被平安打得大败,后来制造假象,迷惑对方,才得以逃脱。
B.作战时,平安在阵中把木头绑缚在一起,成为楼台,高达几丈,战争进行的激烈时,就登楼眺望,并向燕军发射弓箭,射死了很多敌人。
C.平安在与燕王的战斗中,多次打败燕王,并斩杀燕王的爱将。后来他与何福的军队会合,使燕军非常害怕,燕王一连好几天都没有脱铠甲。
D.因粮草运输遭燕军阻截,平安分兵前往迎战,燕王用精锐骑兵拦截他,使平安军队 一分为二。第二天,燕军又突然迫近军营,发三炮,致使安军大乱,燕兵乘机进攻,平安被捕。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走登堤,佯举鞭招后骑以疑敌。
答:                                                             
(2)诸将谋移军淮河就粮,夜令军中闻三炮即走。
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退   让   
贾谊
梁大夫宋就者,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劬(劬qú勤劳,劳苦)力而数灌,其瓜美;楚窳(窳yǔ懒惰)而希灌,其瓜恶。楚令固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恶梁瓜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曰:“恶(恶wū叹词,表示愤怒)!是何言也!是构怨召祸之道也。恶!何称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莫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令勿知也。”于是,梁亭乃每夜往,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皆已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也。楚令闻之大悦,具以闻。楚王闻之,恕然丑以志自惛(惛hūn糊涂)也,告吏曰:“微搔瓜,得无他罪乎?”说(说同“悦”,高兴)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乎!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
翟王使使至楚。楚王欲夸之,故飨客于章华之台上。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楚王曰:“翟国亦有此台乎?”使者曰否翟窭(窭jù贫而简陋)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翦同“剪”,修剪)采椽弗刮。且翟王犹以作之者大苦,居之者大佚。翟国恶见此台也!”楚王愧。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每莫令人往莫:不要
B.楚边亭旦而行瓜行: 巡察
C.楚令闻之大悦,具以闻闻:使……知道
D.故飨客于章华之台上飨:宴请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怒其亭瓜之恶也吾其还也
B.梁亭觉之,因请其尉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C.若我教子,必每莫令人往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D.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边亭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也

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则故事赞美宋就以德报怨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解决了梁、楚两国的边境纠纷,也对和睦邦交起了作用。
B.宋就让梁边亭人晚上暗中帮助楚边亭人浇灌瓜地,表现了他大度宽容的胸怀。楚令了解真相之后,很高兴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
C.翟王派使者到楚国,楚王想夸奖使者,于是在章华台上宴请宾客。章华台很高,登台的人一路休息多次,才能上到顶上。
D.全文少说理,多叙事,主旨体现在标题上。文章中引用古语和老子的话,启示后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乃至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应该谦让。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使者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采椽弗刮。

A.使者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采/椽弗刮
B.使者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采椽弗刮
C.使者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采/椽弗刮
D.使者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采椽弗刮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亭恶梁瓜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
                                                                                  
 
(2)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乐工孟优说楚王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大夫棺椁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 “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柰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此知可以言时矣。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丧:为……服丧
B.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若:如果
C.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一:竟然
D.贪吏安可为也安:怎么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欲以大夫棺椁礼葬之皆以美于徐公
B.请为大王六畜葬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如孙叔敖之为楚相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王惊而问其故吾其还也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优孟是楚国的歌舞艺人,能言善辩,经常以谈笑的方式对君王进行讽谏。
B.楚庄王的爱马病死后,庄王令大臣们为马服丧,并想用安葬大夫的棺椁和礼仪来
为马下葬。
C.孙叔敖临死时,嘱咐他的儿子贫困时前去求见优孟。后来,孙叔敖的儿子依照
父亲的嘱咐前去求见优孟寻求帮助。
D.优孟用讽谏的方式使楚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将寝丘的四百户分封给孙叔敖的

儿子,用来祭祀孙叔敖。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⑴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⑵ 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供养无主:供养祖母的事无人操持。
B.举臣秀才:举,举荐。秀才,科举院试考中后称秀才。
C.拜:授官或封爵。
D.除:任官,除去旧官任命新官。洗(xiǎn鲜)马:也称“先马”,汉时为太子的属官,晋以后改掌图籍。

分析比较下列句中“以”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③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A.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④相同 ②和③不同 D.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下面句子中都是反映李密家境状况的一组是            (   )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②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③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④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⑤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⑥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①②④⑤

翻译下列句子。
①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
②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昔大禹凿九山,通九江,用人力极广,而无怨讟(dú)者,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至如雕镂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自王公已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贞观二年,公卿奏曰:“依《礼》,季夏之月,可以居台榭,今夏暑未退,秋霖方始,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太宗曰:“朕有气疾,岂宜下湿?若遂来请,糜费良多。昔汉文帝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固请至于再三,竟不许。
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魏征曰:“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己以顺人。臣闻‘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书籍所传,亦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太宗曰:“公所奏对甚善!非公,朕安得闻此言?”
(选自吴兢《贞观政要·论俭约》,略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须贵顺物情物:人   B.宫中卑湿卑:低下
C.陛下本怜百姓怜:同情    D.隋炀帝志在无厌 厌:满足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唐太宗崇尚俭约的一组是
  ①朕有气疾,岂宜下湿? ②固请至于再三,竟不许。 ③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 
④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己以顺人。 ⑤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⑥公所奏对甚善!

A.②④⑥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⑤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所论俭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勤俭节约,而是针对王公贵族挥霍无度“则危亡之期可立待”展开讨论的,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性。
B.贞观以来“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是王室和大臣们认真贯彻唐太宗俭约治国主张的必然结果。
C.唐太宗不仅以古为鉴,对俭约治国有清醒的认识,而且身体力行,宁愿忍受疾病困扰也决不造屋避湿,体现了一代明君的高尚风范。
D.魏征认为,隋炀帝亡国固然与喜欢奢侈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从另一方面对唐太宗提出劝谏,得到了唐太宗的赞许。

阅读下面画线文字,在需要停顿的六处用“/”线画出。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
 译文:                                                                  
(2)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
 译文:                                                                  
(3)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
 译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元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令,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信也。”又与业别,执手曰:“今我出都①,君便失援,恐君在后,不自保全。唯正与直,愿君自勉。”业唯有一马,因瘦而死。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受。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对曰:“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后高祖书与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之目前?”韶,高祖之婿也。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宜铨举之,他人不可信也。” 崔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
天保初,清河王高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眇小,笑而不言。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寻以病卒。                                                                     
注:①出都:六朝时人谓出至京城为出都。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彭城王韶拜定州,拜:授予官职
B.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济:成功
C.卿邀名人也邀:求取
D.后寻业断决之处寻:不久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孟业清正廉明的一组(   )
①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          ②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③欲令厚偿,业固辞不受            ④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
⑤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              ⑥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①②⑤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业出身贫寒低微,年轻时在州府任官吏,他秉性廉谨,不接受同僚分给的不义之财。长史刘仁之表示要与他同心戮力,并希望会取得成功。
B.长史刘仁之对孟业颇为信赖,后征召入朝为官,临行向彭城王极力举荐孟业。虑及孟业日后孤立无援的处境,勉励他恪守正直的人格。
C.孟业唯一的马死了,彭城王为帮助家贫的孟业,想让官吏们同吃马肉,再加倍还给他钱,孟业坚决推辞。彭城王戏说客人是孟业请来的,孟业仍婉言谢绝。
D.孟业后来任司州长官的法曹官,因形貌短小,遭到鄙视。但后来孟业的断决之明折服了司州长官。不久,孟业升迁东郡守,因为政宽和仁惠而著称。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受。
                                                                                  
(2)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眇小,笑而不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选出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早实以蕃:结实 B.致其性:尽
C.其培欲平:培土 D.有类橐驼者:这一帮人

对本文字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驼业种树”中“业”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作职业”。
B.“非有能硕茂之也”中“硕茂”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句话译“并没有办法使它们长得高大茂盛”。
C.“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这句三个“以”都是连词,用法含义完全一样。
D.“若甚怜焉”中“焉”是代词,他们,指代老百姓。

对文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三段两面对举,关键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为了把这一道理阐述得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文章用了对比的写法,先从管理的善与不善进行对比,继从种植的当与不当对比。
B.第四段揭出文旨,作者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为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
C.文章集中“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刻画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人民劳作,一连用了三个“尔”,四个“而”和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D.写橐驼种树,用的是整齐的排比句,而写他植者之种树不当,则用散句来表示,语言错落有致,富有变化。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种树郭橐驼传》)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劝学》)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赤壁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固一世之雄也固:本来;诚然
B.酾酒临江酾:酒洒于地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端正
D.托遗响于悲风遗响:余音,这里指洞箫的余音

下列四组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寄蜉蝣于天地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①相与枕藉乎舟中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①挟飞仙以遨游②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D.①不知东方之既白②目遇之而成色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顺流而东也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舞幽壑之潜蛟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固一世之雄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