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基础知识
词汇
字音
字形
字义、词义辨析
词性
感情色彩
构词方式
短语的结构
成语
词语(熟语)使用
歇后语、谚语
关联词语
句子
标点符号
语句停顿
语气
修辞方法
连词成句
排列句子顺序
病句辨析修改
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
句子成分划分及复句关系
对联
补充句子
句式
说明方法
文学常识
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古代汉语知识
古代汉语知识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通假字
一词多义
文言句式
翻译句子
名篇名句默写
文言断句
古代文学常识
阅读与鉴赏
现代文阅读
小说阅读
散文阅读
传记阅读
新闻阅读
报告阅读
科普阅读
戏剧阅读
现代诗歌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般实用类阅读
课内阅读与赏析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古诗词阅读
写景诗
咏物诗
思乡怀人诗
送别诗
怀古咏史诗
边塞诗
叙事诗
哲理诗
讽喻诗
宫怨诗
爱情诗
羁旅诗
山水田园诗
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材料阅读
材料阅读
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文字应用
综合读写
口语交际
仿写
扩写
提炼语意
理解句子
图文、表文转化
语段综合考查
写作
写作
材料作文
话题作文
命题作文
其他作文
微写作
解说类
叙述类
描写类
赏析类
实用类
评论类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雨 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1)诗人是以一个山雨的亲身体验者的身份写山雨的,诗人在雨前、雨中和雨后的情感有何变化?
                                                                    
(2)请对诗中的“任”和“放”字任选一字进行赏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较易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阳细雨睛,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①武元衡的家乡在洛阳城附近的缑氏县。
(1)诗歌第一、二句描写的是哪一个时节的景色?何以见得?
(2)三、四句是这首诗的佳句,请指出其中最富表现力的两个字,并分析其妙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较易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题后要求答题。(6分)13、阅读下面这首词,按题后要求答题。(6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词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在结构上起何作用?
(2)下片前半部分,作者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较易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南京人,宋亡后不仕新朝,坚守节操,此词为被俘后押送元朝大都途中路过建康(南京)时所作。
(1)简析“叶声寒”的“寒”字含意。
(2)词的下阕写道“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有何作用?

来源:2010年重庆一中高二期末考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较易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南京人,宋亡后不仕新朝,坚守节操,此词为被俘后押送元朝大都途中路过建康(南京)时所作。
(1)简析“叶声寒”的“寒”字含意。
(2)词的下阕写道“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有何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较易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1~12题。
花环(放在一个小坟上) 何其芳
开落在幽谷里的花最香,
无人记忆的朝露最有光。
我说你是幸福的,小玲玲,
没有照过影子的小溪最清亮。
你梦过绿藤缘进你窗里,
金色的小花坠落到你发上。
你为檐雨说出的故事感动,
你爱寂寞,寂寞的星光。
你有珍珠似的少女的泪,
常流着没有名字的悲伤。
你有美丽得使你忧愁的日子,
你有更美丽的夭亡。
1932年9月19日夜
请简析这首诗中少女的形象特点。
答:                                                                       
                                                                          
结合全诗,谈谈对“你有更美丽的夭亡”一句的理解。
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较易

(4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
壮士心  臧克家
江庵的夜和着青灯残了,
壮士的梦正灿烂地开花,
枕着一卷兵书,一支剑,
灯光开出了一头白发。
突然睁大了眼睛,战鼓在催他,
(深夜里木鱼一声又一声)
跨出门来,星斗恰似当年,
铁衣上响着塞北的朔风。
前面分明是万马奔腾,
他举起剑来嘶喊了一声,
从此不见壮士归来,
门前的江潮夜夜澎湃。
1934年1月11日于青岛
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江庵的夜和着青灯残了”中“和”字作动词巧妙地连接了“江庵”和“青灯”,“残”字既说明灯光将灭,又说明夜色已深。
B.“壮士的梦正灿烂地开花”包含了两个对比:热烈的梦境与静寂的江庵的对比,梦中叱咤风云的往昔与如今孤身独栖的现实的对比。
C.“一卷兵书、一支剑、一头白发”这三个“一”分别暗示了诗中壮士所具有的下列特点:精通兵法、武艺高强、经历坎坷。
D.“深夜里木鱼一声又一声”与战鼓声和铁衣上的塞北朔风声形成共鸣,衬托和渲染了当前战事的紧迫,也说明了壮士枕戈待旦的警觉。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小节的前两行使读者对人物所处的时间、环境有了一个总体清晰的印象,后两行则以三个“一”推出一幅近景,说明诗中所写的是一个有勇有谋、久经沙场、历经坎坷的壮士。
B.第二小节表现壮士的日思夜想别具神采,尽管环境殊异,但戎衣未脱,“星斗”依然,诗人巧妙地沟通了今昔时空,生动地表现了壮士始终不忘忧国的情怀。
C.这首诗充溢着一种浓重的悲剧色调和凄凉的气氛,同时又在这种色调和氛围中突现了一个壮美而惨烈的故事,令人不能不为这位壮士和他的行为扼腕叹息、伤感哀痛。
D.臧克家以诗中那个枕戈待旦、举剑夜奔的壮士,浓缩了古往今来无数爱国志士的形象,表现了我们民族由来已久的传统爱国主义精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较易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里万里江山。
(1)词的上片描写的环境具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2)古人评词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说。你认为这首词的景与情的感情基调一致吗?请结合词意予以阐述。
                                                                                
                                                                                  
                                                                               
(节选自《晏子春秋》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较易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两首词一首作于早年,一首作于晚年,同是写愁思,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营造的意境是否相同?请加以分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容易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
恨 别(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 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 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 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释: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③司徒:他当时任检校司徒,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1) 颔联中诗人描写“草木变衰”的作用是什么?
(2) 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并作简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较易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 春 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 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 遥见樵渔一路归。
① 本诗是怎样紧扣标题中的“春”和“晚”两字来写景的?              
② 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是如何表现这种心境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较易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云梦馆
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1)联系全诗大意,分析首句中“北雁”一词的作用。
(2)这首诗末句用典,巧妙地运用了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意,试分析此处用典的妙处。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较易

阅读下面-首诗,回答问题: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诗中写出哪些意象?
                                                                                        
(2)诗中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较易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1)—(2)题。
【正宫】一煞· 长亭送别
王实甫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双调】水仙子· 秋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在心头。
【注】新丰:地名,今陕西昭应县。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元曲中“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两句写景的特点和作用?
                                                                                   
                                                                                   
(2)“愁”是第二首曲的感情基调,请简要分析这首曲中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较易

阅读下面这首悼亡诗,然后回答问题。
遣悲怀
唐 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释: ①元稹的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最小的女儿。此以谢安最偏爱侄女谢道韫之事为喻。
②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作者以此自比。  ③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
④泥:软缠,央求。                         ⑤藿:豆叶。
(1)这首诗的首联在全诗结构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和颈联所表现的妻子形象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较易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