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以下小题。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清代文学家顾贞观评刘诗:“二十有八字无可用者,其‘透’一字妙甚。”请赏析“透”字的妙处。
两首诗都写到了“月”,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月下之情?请概括分析。
诗歌鉴赏。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注解】①锦江在今四川成都市南,岷江支流,以濯锦得名,杜甫的草堂即临近锦江。②来天地与天地俱来。③玉垒山名,在今四川灌县西。④变古今与古今俱变。⑤北极句广德元年(七六三)十月,吐蕃陷长安,立广武王李承弘为帝,代宗至陕州(今河南陕县),后郭子仪收复京城,转危为安。此句喻吐蕃虽陷京立帝,朝廷始终如北极那样不稍移动。北极北辰。
这是一首 (体裁),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的词语是 。诗中以浩大气势描绘出了他登楼时的所见景象,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表达了对民族
历史的追怀,这两句是: , 。
本诗的最后一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 梅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①。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注】①春威折:春寒减弱。
词的上片写出了梅花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词作主要运用衬托手法来表现“愁”,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是怎样表现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秦州杂诗(十二)
杜甫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前人认为这首诗颔联中的“得”“传”字用得“新奇”,请作简要赏析。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此时为什么会产生“俯仰悲身世”的感触。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诗后各题。
呈寇公二首
蒨桃
(甲)其一
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
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乙)其二
风劲衣单手屡呵,幽窗轧轧度寒梭。
腊天日短不盈尺,何似妖姬一曲歌。
从体裁看,这两首都是近体诗中的 。
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第三句中“不知”二字,表现了作者对织女的深切同情。 |
B.乙诗第二句中的“轧轧”一词,表现了织女的辛勤劳作之苦。 |
C.两诗都是通过织女与歌女的对比,揭露歌女生活的奢侈淫靡。 |
D.两首诗语言表达都较为平实,自然流畅,毫无艰涩板滞之感。 |
简析乙诗是通过哪些艺术手法刻画织女形象的。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小题。
闻洮西捷报①(苏轼)
汉家将军一丈佛②,诏赐天池八尺龙③。露布④朝驰玉关⑤塞,捷书夜到甘泉宫⑥。
似闻指挥筑上郡⑦,已觉谈笑无西戎⑧。放臣⑨不见天颜⑩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注释】①指元丰四年种谔(北宋将领)指挥的米脂大捷,米脂在山西洮河之西,故称洮西。②是说将士身材像佛像一样高大。③天子的马曰龙,高七尺以上,故称八尺龙。④指征讨西夏的檄文。⑤此处指边塞。⑥指宋朝廷。⑦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⑧古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⑨苏轼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故以放臣自称。⑩帝王的容颜。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采用夸张的手法,以“一丈佛”“八尺龙”极力渲染了将士的威风和朝廷抗敌的决心。 |
B.颔联中“朝”“夜”对举,夸张地写出了王师的威风,突出了战争胜利之迅速。 |
C.颈联想象奇特,极具浪漫豪放之风。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却宛若在前线一样,亲历了将士们的艰辛劳作与御敌英姿。 |
D.尾联寓情于景,诗人是说听到这样大快人心的消息,他却无法见到皇帝的笑颜,只能在盎然的春色中暗自神伤。 |
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
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
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
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
B. |
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
C. |
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
D. |
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
(2)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临江仙
晁补之
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
B. |
词人时常感到缺乏快乐,而即将到来的离别又会强化这种愁闷的感受。 |
C. |
因不忍与朋友分别,词人更珍惜当下,数算还剩下多少时日可以相聚。 |
D. |
春天即将到来,词人希望与朋友同归东溪游览,共同欣赏春日的美景。 |
(2)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作答。
念奴娇 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宋]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 注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注]姑射:神话中的山名,神仙所居之处。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和",即和韵,是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这首词就是朱熹依照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花词的韵而创作的。 |
B. |
词的开篇运用拟人手法,并以问句提起,将梅花与"群芳"比较,突出梅花的清香与洁白。 |
C. |
词中写梅花美艳无比,与姑射山仙人相伴;"风露冰雪"的考验赋予了梅花不同寻常的韵致。 |
D. |
"画角""绿阴"数句,写梅花宁愿休歇凋零,也不愿结出青青的梅子而被人折断梅枝。 |
(2)"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 ①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五盘岭:川陕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 ②,去国同王粲 ③.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
②孔父即孔子。
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
B.诗人冬季出行,蚊蚋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
C.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
D.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2)"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梅
沈钦圻
冰霜磨炼后,忽放几接新。
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
自然空色相,谁与斗精神。
野客闲相对,如逢世外人。
(1)请赏析颔联“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
(2)请分析诗人将梅称为“世外人”的原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
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
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共19分。
泾溪
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险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溪兴①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注释:①此诗系诗人晚年归隐家乡时所作。②瓦瓯:陶制的小盆。
①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诗运用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思考。 |
B.后诗托物言志,借助溪流表达诗人的人生志向。 |
C.两诗内容不同,前诗旨在说理,后诗意在抒怀。 |
D.两诗风格不同,前诗平实警策,后诗自然清新。 |
②从《溪兴》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概括《泾溪》一诗后两句蕴含的人生哲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哲理的认识。不少于150字。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楼令
【清】马廷萱①
川溟②暮云平,寒潮带月生。沂③江天一色,空明。山外有山千万叠,遮不断,望乡情。
风正片帆轻,中流一笛声。谢嫦娥远伴,孤征。还想深闺眠不稳,应屈指,数归程。
注:①马廷萱,福建汀州人,仕于山东多年。②溟,昏暗。③沂,山东的一条河流。
“川溟暮云平,寒潮带月生” 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还想深闺眠不稳,应屈指,数归程”在表情达意上很有特色,请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