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有人评价此诗前两句中“断”“复”两字,似不着力,却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说明,这两字有怎样的意味?
后两句,按常情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行人”,作者笔下所写却与常情相悖,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路梅花
冯山①
传闻山下数株梅,不免车帷暂一开。
试向林梢亲手折,早知春意逼人来。
何妨归路参差见,更遣东风次第吹。
莫作寻常花蕊看,江南音信隔年回。
注:①冯山,字允南,四川安岳龙台人,北宋中期诗人。此诗为作者旅途即兴之作。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指出本诗描绘梅花的手法并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老夫”“太守”指___________。“孙郎”指 ___________。
“左牵黄,右擎苍”中,其中“黄”指_______ ,“苍”指_______,这是______的修辞手法。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曲①
张仲素
丁丁漏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此诗写闺中妇人夜思远方的丈夫的情形。 ②漏水:古人以漏壶滴水计时。
一、二两句各从什么角度写秋夜?
第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三四句对于诗中情感表达上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浈阳峡
[唐]张九龄
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水暗先秋冷,山晴当昼阴。
重林间五色,对壁耸千寻。惜此生遐远,谁知造化心。
(1)诗中描述了浈阳峡的哪些特点?请逐一列出。
(2)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礁 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身 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选自《艾青诗选》)
诗人笔下的礁石成了怎样一个形象,请结合诗歌分析?
答:
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赋于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征之音”,它象征意味是什么?
答:
阅读《再别康桥》,完成文后题目(每小题2分,共6分)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 的意境中。 |
B.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青荇”“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 意象描绘康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 |
C.第五、六两节,诗人的情绪由舒缓转向激昂,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接着跌落回离别的现实,两个“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 |
D.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 |
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了。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
B.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 |
C.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顿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 |
D.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唯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 |
第一节诗中用了三个“轻轻的”,从修辞角度讲,可以看作是什么修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题。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将诗歌的前两句改为“枫叶千万枝,江桥暮帆迟。”好不好?为什么?
全诗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古代诗歌阅读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古人对后两句诗曾有“造语之奇,构思之巧”的评价,结合三、四句诗来赏析。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不必讶异, 你记得也好,
更无须欢喜—— 最好你忘掉,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在这交会时会互放的光亮!
A.这首诗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形象化,充满情趣,富有哲理,不但珠圆玉润,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 |
B.此诗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 |
C.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似”之类的标题,当会更富有诗味。 |
D.“云”“波”“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其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 |
阅读下面的古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A.“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 |
B.“包羞忍耻是男儿”,是说项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儿。 |
C.“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整旗鼓,是大有可为的。 |
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地。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三四两句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
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思想内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如梦令
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分析末句“瘦”在词中的妙处?
本词前两句与后面几句,在情感上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
对《声声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但是,这种心理是人通过把“寻觅”这种行动虚化来表现的,便赋无形于有形,把感情心理表现得格外形象。现实生活的空虚,使她寻求着某种慰藉,内心有所追求,想找一点精神寄托,因而坐立不安,彷徨无主。 |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作者写“三杯两盏”言酒量之少,“淡”言酒质之薄。而晚风,却是“急”的。借酒御风御寒,却酒少、风急、愁多,怎不悲戚? |
C.伤心的时候,飞来了雁行,这就使她更加伤心。雁“却是旧时相识”,有两种含意:一、看到雁想起“鸿雁传书”,想起曾与她书信往来的丈夫。二、靖康之难以后,诗人虽流落在江南,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被金人占领的家乡。现在又看到了飞雁,“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她的天涯沦落之感。 |
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一“黑”字是作者的叹息,无奈而又凄迷,盼时光早逝,衬出了愁苦之深。这两句直接抒写寂寞难耐的痛楚,“黑”字在此处安放极为稳妥自然,这个“黑”字,概括了作者后半生的坎坷经历和悲惨遭遇。 |
依据上下文,补全下面一首小诗。要求句式一致,修辞得当。
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曲调/是欢快甜美/还是凝重悲怆/只要你的曲子还在演唱着。
生活总是美好的/ / / / 。
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故事/是新鲜生动/还是陈旧老套/只要你的故事还在讲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