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财产权何以如此重要
①个人财产权绝不是人的身外之物,不仅仅用来满足人类生存和享受的需要,它是人类文明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与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社会的进步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②没有个人财产权,个人自然要受制于他人或组织,处于服从、被强制状态。在此状态下,个人不可能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不可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信仰。所以,没有个人财产权,就没有自由、权利和道德。
③个人财产权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它既是市场经济中的要素——诚信、契约、贸易、竞争、利润等人类文明价值产生的渊源,又是维护这些文明价值的保证。没有个人财产权,必然是权力至上。在此背景下,个人只得通过权力获得财产,或通过权力剥夺别人的财产。而这种源于权力的财产由于缺乏获得的正当性,不可能赢得人们的认可。
④经验告诉人们,由于否定个人财产权,我们看到的不是“公而忘私”,而是私欲不受遏制的膨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争斗和随之伴生的人类一系列罪恶的产生。
⑤个人财产权应同言论、信仰自由等人类基本权利一样,居于被优先和特别保护的地位。只有个人财产权得到保障,其他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或才有实现的可能,否则,不仅将失去既已获得的权利,而且我们希望实现的权利也将变得毫无实现的可能。
阅读第一段,分条概述个人财产权的重要性。
答:(1)(最多12个字)

 
 
 
 
 
 
 
 
 
 
 
 

(2)(最多10个字)

 
 
 
 
 
 
 
 
 
 

(3)(最多18个字)

 
 
 
 
 
 
 
 
 
 
 
 
 
 
 
 
 
 

 
“这种源于权力的财产由于缺乏获得的正当性,不可能赢得人们的认可。”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答:
现实生活中“权钱交易”的表现是怎样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葛剑雄(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我们的航天情结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我记得差不多
50年前,苏联的卫星发射成功,大家非常振奋。我相信这样的重大事件对全国,特别对青少年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但当时也有人说,地球上的事还没有干完,花那么多钱在月球上值得吗?我们国家对“嫦娥探月”工程也拨了专款,你能否再解释一下,在我们国家百废待兴的背景下,这次探月工程对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和未来人们生活的改善有哪些重要意义?
欧阳自远(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的确,以前我们国家非常穷,也没有这个能力,我们还是专心致志搞好地球上的事情,把国家建设得富裕一点,这是所有发展的根本。因此当时也没有谁提出来探测月球。从1992年起,我们国家经济确实是高速发展,同时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经过50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探月的技术能力和人才队伍。
至于探月工程究竟对国家的建设和老百姓有什么好处?我现在说不出来。美国的“阿波罗”号完成一段时间以后,统计下来花费和产出的比例是1:4左右。二三十年以后,计算出来的比例是1:14。我现在可以说,我们发展探月工程最主要的目的是推动中国高新技术某些方面的突破和进展。我自己已经亲身经历了这个发展的过程。我之前到很多厂家去做本次探月工程的设备,他们的产品原来是不合格的。我们苛刻的要求使他们寻求突破,最后解决了问题。这些设备现在都装备在我们的卫星上,同时也装备在他们产品上,整个产品性能提高了一个档次,成本却降低了,一下子扩大了市场。这就是实际的推动力。我们要做的最主要就是这个事情。我坚信“嫦娥”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以后也一定会有统计的数据。同时,我相信随着技术的提高,随着技术在工业当中进一步延伸,必然会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很好的作用和影响。
还有一点,通过此次探月工程,我们培养了大批的人才。现在,在我们的团队中,三十来岁的队伍是主力。我们深空探测的基础设施建立起来了,“嫦娥”打了一个基础。因为我们还有更繁重的任务要去做。所以我坚信这14亿花得非常值得。本次探月工程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振奋人心,更主要是带动技术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至少全部数据开发出来将会使中国对月球的认识提到新的高度,这是难得的,不是用金钱就能买到的!
陆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我想请教一下欧阳先生,刚才你提到印度人要比中国人早4年送人上月球,我想能不能让月球车先在月球上插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下一步“探月”可能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会是什么?
欧阳自远:你刚才提到印度,印度确实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明年要发射一个“月船1号”,当然它比较小,功能也不像中国那么多,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特色。印度国内有人批评说,为什么印度要花那么多钱搞月球探测,他们的国防部长说,我们国家再穷,过年的时候放一挂鞭炮还是应该的。实际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发射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大概也就相当于一家人放一挂鞭炮,所以他们还是要把这个事情做成,而且还要加快速度完成载人登月。
至于第二期工程会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我们已经论证了几年,也已经将最关键的技术理出来,有些已经开展攻关了。比如说着陆技术是最难的。
陆卫:我还有一个问题,本次“嫦娥探月”工程中,我们国家最注重月球上哪方面的资源?像俄罗斯关注氦3,还有美国则更关注月球上的矿藏,我们会倾向于哪一块呢?
欧阳自远:我认为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对月球有个整体了解。比如我们要为将来的工作做哪些准备,哪些方面可能会有发展的前景,哪些方面人家做得不够等。我们需要做一些精细的探测以弥补不足。我们要做的就是,第一步,整体上了解月球;第二步在局部的地区做些深入研究。现阶段我们并没有瞄准某种资源。比如对氦3的应用,不只是二十年、三十年的问题,还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对于其他的资源现在谁也不会去开采,我们现在比较关注充分利用月球的环境,比如说我们想利用月球上没有遮拦这一特点,在月球上设立天文望远镜,来观察其他星球。在资源方面,现在开采划不来,成本非常高。
葛剑雄:以现在的发展速度,大概多少年后我们国家在航天技术方面可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欧阳自远:我自己不是学航天的,但是我可以引用我们总指挥栾恩杰的话来回答你的问题。他说我们国家现在的处境是“二锅头”。现在就整个世界的航天技术水平来说,就像马拉松赛跑一样自然而然会形成几个梯队,第一梯队是美国和俄罗斯,他们是航天大国、强国。第二梯队有中国、欧洲、日本和很多后起的国家。我们国家从综合实力来看,是第二“锅”的头。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要往前面冲刺。当然这需要一段时间,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我们更多的年轻人来承担这个责任。我想我们能够再冲刺到第一方阵去,我想这是我们应该努力的。
(摘自2007年12月3《文汇报》,有删节)
1.最后一段中的“二锅头”在文中的意思是
2.从目前看,中国探月工程的意义表现在( )

A.带来不少于1:4左右的投入与产出之比
B.推动中国高新技术某些方面突破和进展
C.培养以三十来岁的年轻人为主力的大批航天人才
D.振奋人心,对全国,特别对青少年来说影响非常大

3.文中划线句体现中国科学家对我国探月工程的清醒认识,试加以分析。
4.与欧阳自远的对话中,葛、陆两位嘉宾的关注重点不同,葛氏关系 方面,陆氏注意 方面。
5.请对欧阳自远谈话内容作100字左右的摘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
玉树荒野的雪地
林 染
①凡对中国西部真正了解的人都知道,“草原”这个词汇绝非“翠绿”和“茂盛”的同义语。有一种草原叫荒漠草原,沙砾地面,浅草稀疏,几乎不长树木。荒漠草原呈现一派高寒、荒凉气象。青海玉树就是这样的荒漠草原。那儿的县城,往往仅只是几排平房。
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南北纵穿青海省的时候,玉树一带的荒凉同柴达木盆地一样让我吃一晾,天野茫茫,罕有人烟。
③1999年,一位挪威小伙子单身来到玉树荒原上的甲乙小学认真地为藏族牧民的孩子当起教师来。几间平房的小学坐落在辽远的雪地上。这位白皮肤、高鼻梁的异族教师同肤色黝黑的少年们一起起劲地踢着足球。他同孩子们一起去河里砸冰取水,把水背回来。星期天他开车带孩子们去县城玩。他努力向孩子们学习藏语。如今他使用的名字是尕藏多吉,这是一个纯正的藏族名字。
④尕藏多吉的家乡在挪威农村。他让母亲和乡亲们亲手做了三百双小袜子寄到遥远的中国青海玉树。他发现他的藏族学生中许多人没穿袜子。
⑤一年多以后,我们在陕、甘、宁、青电视台联合播出的节目中见到了他同孩子们在雪地上踢足球的画面。他也孩子般地喊叫着,头上冒着汗。森林之国挪威的青年、中国荒凉远野的雪地、足球欢乐的腾飞,这是动人的一幕。
⑥画面的背后是:挪威人尕藏多吉必须学会吃中国藏族的糌粑,喝中国藏族的酥油茶,还必须学会在冷飕飕的房子里用牛粪生火。
⑦其实在中国的内蒙古草原、青海湖边的毡房里,在川、黔、滇深山老林的村寨中,像尕藏多吉这样来自异国的青年志愿者绝非独例。一对美国情侣在青海湖边自搭毡房办学,一位金发碧眼的女子站在桂林山间一所小学的讲坛上。我们都知道白求恩、柯棣华、路易·艾黎的故事,今天的尕藏多吉们正充实发展着他们不朽的事迹。
⑧中国边远地区的人均收入可能不到西方国家的百分之一,有的地方还没有电,可能连一段能骑自行车的平路都没有。这些异国的小伙子和姑娘,为什么要抛却富贵和安逸来自讨苦吃?谚语说,“条条大路通向城市的广厦和花园”,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荒凉漫长的路径?
⑨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我目睹过万马嘶鸣着扬鬃飞驰的场面,那景象是异常壮观的。不过,在塔克拉玛干发生的另一幕更令我难忘:一峰骆驼,步履缓慢又坚韧地走着,昂着头——骆驼的头总是昂着的,朝着它的一片孤独的绿洲。
⑩其实还有一句本应深刻铭记的谚语,人们往往不愿记住它,因为这句谚语似乎蕴含着不富贵不显赫甚至只有单纯苦涩的味道。这句谚语是:为了看到人生微弱的灯火,你必须走进最深的黑暗。
(11)尕藏多吉是挪威人而非中国青年,这是耐人寻味的。
(选自2007年《甘肃日报》)
11.文章开头写了玉树高原的荒凉,有什么作用?
12.文中第⑨段,描绘了两幅画面,寓意是什么?说明了怎样的人生道理?
13.结尾写道:“尕藏多吉是挪威人而非中国青年,这是耐人寻味的。”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当年明月:我看了15年古书
先是在网络上,《明朝那些事儿》作为历史小说,点击惊人;后来,这本非专业作家的著作正式出版了,成了畅销书。“当年明月”这个奇特的笔名,也被众人所知晓。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当年明月,研究明代史,恰巧又是说故事的好手。有剧情,有悬疑,有冷不防的幽默,用网络的话,真是“太有才了”。于是《明朝那些事儿》红了,4册书,卖了100万册。他少年得志,口才了得,之所以还没上百家讲坛,是因为他还是一张娃娃脸,怕是难以服众。
他1979年出生在武汉一个普通干部家庭。5岁时收到的生日礼物是一摞厚厚的《上下五千年》,从此读上历史。大学一毕业,考取公务员,加入海关行列。从科员做起。
穿制服、打领带的机关环境一点儿没有让他不自在。“真是没有想到,他就是当年明月!2000年大家一起进海关,几年来他绝对默默无闻。平时习惯独来独往,书不离手,思维独特,说话总让人莫名其妙。没想到,有这般能耐!高人,果然高深莫测!厉害!领导真是看走眼咯。”一名海关职员说。
“我的生活很枯燥,不抽烟,不喝酒,不谈恋爱。”一切按部就班,缺乏戏剧性。“历史拿走了我对很多东西的兴趣。你要拉我去玩,我有时候会去,但我不投入。我是个什么样的活法?白天上班,晚上回去就看书,查资料。惟一的兴趣就是听听音乐,看看碟。”
对古文的兴趣,始于11岁时的那本《古文观止》。“我还记得一本叫《诸葛亮传》的书,我在亲戚家看这本书,坐了一天,也没人管我,我就一直看一直看,到最后他们才发现我。”
从那时起,每天晚上两小时的历史阅读,雷打不动,“这么多年,可能就高考那两个月停过。”他看了很多人一辈子也不会看完的书。“二十四史,看过来了,好几千万字吧。”指的是中华书局那套绿皮书。
“这是一个懒人当道的世界。当年梁启超写《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我们今天看着觉得很难,但你知道当时那个文章叫什么?叫时体文,就是写给大街上的,没多少文化的人看的。我看了15年古书,我的感觉是什么?不容易!”
历史带给他的首先是知识上的享受。“那十几年,我一直没什么朋友,可是我觉得,我很强大,我经常扫视周围的人,我有一种优越感,觉得我懂得的东西,超越了很多同龄人。”
他一边读书一边写,记忆超群。“人只要不干那些乌七八糟的事,他会有很多时间的。你下班之后有什么事呢?吃完饭,洗把脸,开始写东西,很简单的,就看你愿不愿意过这样的日子。”
接着是经济上的巨大回报——版税。“我现在得到的东西,别人可能要三四十岁才能得到。我最想要的,还是每天晚上读书的那种纯粹。”
他甚至还是明史研究会的会员。他看重来自专业圈子的认可。他自认为跟明史研究大家王学典先生有一层师生之谊。
他其实很骄傲,骨子里的。同时,他又格外谦逊,待人接物有分寸。“人要有一点理想,但不能太多。理想太多,就会把自己太当回事。我的书之所以畅销,不是因为历史研究水平有多高,主要是我能够把研究放到读者能接受的水平上,跟讲故事的能力结合在一起。我就是知道怎么把故事讲好。调侃,幽默,讲故事,甚至悬疑,那都是手段。手段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我的哲学观,世界观,对人性的认识。”
人物周刊:一边做公务员,一边写历史,您喜欢现在的状态吗?
当年明月:我喜欢我以前的状态,就是一心看书,没有目的,很纯粹。我今天写书还有版税问题,肯定有功利性了。
我一直有这样一个想法,现在所谓的“当年明月”不是我。我感觉我经常看着他,看着这个聚光在媒体圈的人,这个所谓的畅销书作家,所谓的历史研究者。我在想,这个人什么时候会消失?我永远不会跟他合二为一,因为这个人不是我。我一直对这个很清醒,我知道我自个儿。
历史告诉我,无论脑袋多清醒,被人捧久了,就会变傻,就会认为你所得到的那些东西是你应该得到的。大家都夸你,于是乎,你就真的说,哎呀,我就是行。什么玩意儿?比你有水平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人物周刊:您喜欢交流吗?
当年明月:之前,我没有跟工作以外的人太多交流过。我虽然有很多有趣的想法,但是我不会跟人讲。但是富豪榜把你圈进去了,说你是作家,学术圈我也进去了,但是明显功力不够,因为那些都是老专家,还有吴晗先生的弟子。历史是属于多数人的,但是研究历史的人属于少数。我非常非常喜欢跟他们在一起,我能学到东西。《历史研究》我每期都看,我认为水平很高。
7、当年明月的特点有很多,文章为什么要以“我看了十五年古书”为标题?
8、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按部就班”的意思。
9、文中说“他其实很骄傲,骨子里的。同时,他又格外谦逊”,当年明月的“骄傲”和“谦逊”分别体现在什么地方? 
10、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叙议结合,后半部分采用访谈的形式,这样写对于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11、当年明月成功的人生经历对我们阅读经典有怎样的启示?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1)记者肖英:在八十二年的人生历程中,您曾有过多次选择,我想知道,您是怎么寻找生活方向的?
王洛宾:我是在北京长大的,因为从小爱唱歌,中学毕业后,我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大学毕业后,我想去法国留学,然后回来报效祖国。然而,在那个年代,这种想法太抽象,是很难实现的。
冥冥之中,一个声音召唤着我。几经辗转,我终于来到了大西北,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步,走过青海的高原,新疆的戈壁,我终于发现,那里的民歌很美,我非常喜欢。渐渐地,这种喜欢不再是简单的爱好,而成为一种嗜好。在忘情地享受这种美的同时,我极力地想把这种美表现出来,让更多人能感受到。这时,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2)记者:在漫长的创作积累过程中,您想过有辉煌吗?
王洛宾:少林寺有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想学武艺,可师傅让他先学用脑袋开门、关门。几年后,小和尚对师傅说:“我该学武艺了吧?”师傅说:“你已经学成了。”小和尚不信,于是与师兄弟们比武,用脑袋一撞,把他们撞出去几丈远……
所以,不要妄想一下子做很大的事情,辉煌很抽象,一个人如果想二十年堆起一座喜马拉雅山,那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也就会很痛苦。
(3)记者:从事艺术的人,大都喜爱用浪漫的情怀表现生活,但是,大西北的现实并不浪漫,是什么信念支持您走过这几十年的岁月?
王洛宾:到大西北的时候,我已是中年。一天,走在新疆戈壁滩上,一块五六丈高的大石头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石头上刻着一名话:“世界上最大的岩石也是由一粒粒细沙结成的。”这是一句哈萨克谚语,这句谚语极大地鼓舞了我。即使我一天只写一个音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下来我还能完成三百六十五个音符,我就是一粒细沙,只要不倒下去,慢慢积攒总会变成岩石。
(4)记者:音乐能给人带来很多的快乐,然而对于您,音乐带来更多的是坎坷与磨难,为什么您始终没有放弃音乐创作?
王洛宾:我一生坎坷是因为音乐造成的,曾经,我想到过死。然而,也是音乐在最痛苦时救了我。所以,我并不抱怨。
人,如果只会从一个角度看问题,那就很容易钻牛角尖。历经磨难,我学会了多方面看问题。这就好比了一场大雨,如果别人身上都是干的,只有我全身湿透,那我可能就活不下去了。恰恰相反,那时候,所有人身上都是湿的,我也许湿得厉害些。况且,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
(5)记者:作为一个“民歌大王”,您是怎样看待近来我国通俗音乐的流行的?
王洛宾:无论任何音乐,都应该是对自己民族语言的美化。对于一个人来说,民族语言是最具体、最生动,也是最庄严的。前些天,达坂城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塑成之后请我去剪彩、题字。我是这样写的:“世界上的朋友都会唱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到新疆来看才知道,达坂城的姑娘不仅辫子长而且心地最善良。”剪彩仪式上,达坂城“封”我为“荣誉市民”。
1. 第(1)节访谈中,王洛宾说“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生活的方向”是指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王洛宾引用小和尚故事的用意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用脑袋开门、关门就是学武艺
B. 辉煌存在于持续不断的努力中
C. 二十年不可能堆起喜马拉雅山
D. 广泛丰富的人生阅历有助成功
3. 第(3)、(4)两节访谈中,记者的发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这样发问的目的是什么?
4. “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这句话蕴涵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从全文看,王洛宾将一生奉献给民歌创作的原因很多,下列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青年时代喜爱音乐艺术并接受了专业训练
B. 西北民歌的强烈吸引与创作冲动
C. 早年为去法国留学而开始关注西北民歌素材
D. 挫折中感受到音乐是心灵的抚慰
E. 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它是民族语言的美化
F. 中年时代受到哈萨克谚语的启示
G. 从不就想在音乐创作中拥有辉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随思录
——挤压与化解
韩湘淮
一天的嘈杂与忙碌终于结束了,世间万物似乎都要归于平静,我急切向河畔公园走去。因为,从我工作的高楼上面,分明可以看到她在黑夜中的美丽:一盏盏路灯从下面向上喷射着光芒,打在垂柳身上散发出朵朵幽蓝的晕,倒影随着水流恣意摇摆,似乎可以听到霓虹碰撞的音符。
可是,当我迫不及待地踏入这胜景,眼前的一切却让我惊愕:黑夜丝毫没能阻挡休闲人的雅兴,花坛边、草坪上、怪石旁,站着、坐着、躺着,到处都挤满了前来寻找清幽的人们。无论你走到哪里,耳边都会塞满人们杂乱的欢笑;鼻子里都能嗅到人体散发的气味。你的眼睛都不能再这样平视了!因为任何一个角落都已经被别人占领。你只能仰望天穹,希望在那里获得一点情愫的释放。
可是,那赫然穿梭在楼宇间的月亮,居然也被挤压得如此残缺,无论你怎么变换角度,都无法让她单独而清净地呆在天宫一隅。拔高了的建筑像是魔掌的手指,贪婪地伸向天空,几乎要把月亮揪下来。在这样的夜里,站在这样的河畔公园,你只能闭上眼睛,回忆小时候在家属院的广场上抬头数星星的样子,才能慢慢得到一点放松。
城市的发展,已经大大挤压了我们的空间,我们的梦。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古人能够写出那么多清雅婉约的句子,能够创造出唐诗宋词的独绝;而现在的城市一族只会在卡拉OK大喊一通,或者去酒吧喝个烂醉。我们不能仅仅用“浮躁”来贬斥今人。我们的简单,其实是一种压迫下的无奈。我们已经无力释放压力,我们只能妄图用另外一种压力和刺激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减轻原有的压力。于是,摇滚乐和让人窒息的鼓点便成为了城市的流行——那不正是城市呼吸的节奏吗?
于是,在疯狂工作的背后,是更加疯狂的健身热潮,我们有意无意地通过对身体的迫害转移对精神的折磨。此外,玩牌的、买醉的、吸毒的……凡此种种,初衷无不是为了释放压力,而实质呢,就是给自己另外一种压力,让新的压力盖过原有的压力,从而让你淡忘。这也许是人类本能的适应,但是,这样的“适应”更多的是一种无奈,这样的减压方式怕也是走不通的
压力只是被转移了,并不是被化解和消失了。用一种压力去解救另一种压力的做法,最终也只能让你应接不暇、疲惫不堪,甚至有害身心,濒于崩溃的边缘。
想一想古人,想一想后代,我们生存和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地挤压自己?我们不断的挤压又能持续多久?我们不会让自己执着到彻底崩溃才幡然醒悟吧?                        (原文有删改)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采用对比手法,将高楼上见到的河畔公园的夜色美景与亲眼见到的公园的拥挤不堪相比,展现了城市中人们拥挤的生活现状。
B.河畔公园到处挤满了前来寻找清幽的人们,人们或站或坐或躺,在公园里肆意欢笑,在热闹中找到了各自的乐趣。
C.作者把“拔高了的建筑”比喻成魔掌的手指,形象地展现了城市高楼林立的场面,含蓄批评了城市建楼竞相争高的现象。
D.文章谈到了城市一族减轻压力的许多做法,诸如唱卡拉OK,喝得烂醉,听摇滚乐等等,同时也指出了这些做法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E.作者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入手,联想到城市一族减轻生活压力的种种简单做法,进而呼吁人们探究生活意义,找寻化解压力的真正方法。
第四段说“城市的发展,已经大大挤压了我们的空间,我们的梦”,城市对人的挤压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分析原文应对压力方法的弊端,并探究化解压力的合理做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没有传奇主播克朗凯特的世界
世界不再有他,他却留给世界媒体的良心和新闻的准则,他让隔着日更线的我们知道,当一名新闻主播同时是前线记者的时候,是怀有怎样的勇气和正气。
更多的人把他称作——美国最信任的人。
沃尔特•克朗凯特曾经在采访中对杨澜说过:“没有对真相的追求,再多的信息也只能是没有光亮的隧道。”
他的一生似乎都在奔波,从二战开始,他就是一位战地记者,那个时候他不过是一位向往第一手新闻资料的愣头小子,枪林弹雨下的坚持让他备受赏识,到了二战结束后的纽伦堡审判时,他已经是蜂拥而至的媒体大军中唯一一位首席报道记者。
不久后,沃尔特•克朗凯特加入了CBS电视台,开始自己的主播生涯。在冷战期间常年往返于欧亚大陆和北美之间,给惶惶然的美国人带来抚慰,也给头昏脑热的美国人敲响警钟。作为新闻现场的第一体验者,沃尔特•克朗凯特从来不会对着新闻稿照本宣科,开播前他仍然会骂骂咧咧地修改最后一个他认为不真实的字眼,然后就转身沉稳地坐在摄影机前,播报完毕之后又会急匆匆去赶飞机,准备第二天的新闻内容。
上世纪的美国、甚至全世界的任何重大新闻,几乎没有任何一条被沃尔特•克朗凯特漏掉,对美国人来说,他就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声音。由于他的无畏和坚守,美国人民一直希望他能够参选总统,但是克朗凯特总是摇头,他认为从政之后就有可能言不由衷,远离真相,远离他所熟悉的新闻现场,就是远离了他的灵魂。
当年,克朗凯特主持晚间新闻时总是使用这样一句话跟观众告别:事情就是这样(That's the way it is)。为了说出这句话,他用了一生的精力,保证自己口中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是事情本来的面貌,保证每一个观众都没有被遮蔽和愚弄。
在克朗凯特的努力下,美国的电视新闻曾经一度以公信度著称,在他的影响下,新闻主播即一线记者的模式在美国新闻界盛行,民众已经不能接受有哪个新闻主播只会抑扬顿挫地念读稿件。甚至当每一次政府出现信任危机后,观众们都会守着电视,不看见克朗凯特和他的同事们出现,就不会相信任何一种扑朔迷离的说法。
像一位永远行得正立得端的理想父亲,告诉他的孩子们这个世界的模样,爱和恨的模样,灰色地带的模样,克朗凯特在职业生涯中,从来没有过丑闻,从来没有被任何一方势力影响。比较当年在越战中克朗凯特的做法,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新闻界没有哪位记者敢站出来发出这样的声音警醒美国人民,他们都成为了美军的“随军记者”,在权利的框架中与政府声音亦步亦趋。
这是新闻界在克朗凯特去世之后面临的信任危机,传统新闻媒体愈发胆小慎微,网络新闻真假难辨,资讯海洋中已经没有克朗凯特这样一块不挪不移的灯塔指明方向
奥巴马说:“他是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唯一确定的声音。”事情就是这样。他走了,我们重新面对一个不确定的世界。        (选自《成都女报》,有删改)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克朗凯特用自己的勇气和正气,向世界诠释了新闻主播兼一线记者应当具备的职业操守,为世界留下了媒体的良心和新闻的准则。
B.作为CBS的主播,克朗凯特垄断了美国重大新闻的播报,对美国人来说,他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声音,因此是他们最信任的人。
C.克朗凯特热爱新闻报道,他认为从政后可能远离真相,基于对自己对美国高度的责任心,他始终拒绝参选总统。
D.本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展示了克朗凯特的职业操守和他对美国新闻界乃至世界媒体的重大意义。

E.本文追溯了克朗凯特的职业生涯,通过描述他的播报准则和他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展现了他的传奇魅力。
“没有对真相的追求,再多的信息也只能是没有光亮的隧道”,克朗凯特怎样追求真相?
请结合克朗凯特的生平,探究新闻人应当拥有的职业操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郭东明:十二年铸就至高荣誉
2009年1月9曰上午,神圣的人民大会堂,掌声响起——郭东明凭借“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从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手中郑重接过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大红证书。这是12年的拼搏、4000多个日夜的坚守铸就的辉煌。
2008年,郭东明教授带领团队,针对国家重大工程急需,在无任何国内外参考的情况下,成功研制出“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已获4项专利,成果全部获得应用,解决了我国具有高性能要求的石英陶瓷类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的制造难题,标志着大连理工大学不仅占据了该领域学术前沿,而且成为领跑者。
复杂曲面的精密加工与测量,在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机械工程领域有极广泛的应用之需,天上飞的航空器,地上跑的汽车,水里开的轮船,以及重大工程的成套设备中,无不涉及这一技术。复杂曲面的制造过去常规方法是按图纸的几何尺寸加工,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复杂曲面的形状越来越多样化,另一方面零件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郭东明带领课题组的贾振元老师根据科研实践发现,仅仅依据几何尺寸加工零件,对于性能要求特别高的一类零件。往往无法胜任,通过反复测量修整加工的试凑方法肯定不是最优的,也不尽科学。
要第一个吃螃蟹,需要勇气。没有任何现成的东西可供参考,一切都要创新。郭东明教授带领贾振元老师和研究生,针对重大装备制造中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投入了全新的基础理论、制造技术和装备的系统研究。他们首先“颠覆”了以往的加工测量办法,提出了直接测量复杂曲面薄壁零件壁厚的新原理,发明了复杂曲面零件几何厚度及外廓形测量仪,攻克了三坐标测量机等无法满足其精密测量要求的“堡垒”。   这一闪耀着创新亮点的研究成果,引起了机械工程界的关注,2001年该成果获得全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后,一发不可收。郭东明又带领课题组提出了面向性能补偿的精密修磨理论,建立了由性能误差求解其任一点修磨的反求方法,研究出面向性能的精密修磨加工工艺技术与装备,实现了对工件任意区域按要求去除量逐点可控数字化精密修磨加工,2006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采用微波透射原理,发明了石英陶瓷复杂曲面薄壁零件物理厚度精密测量方法、技术与设备,实现了整体扫描测量:发明了能甄别出有微裂纹缺陷的复杂曲面石英陶瓷薄壁零件的充气加压强度筛选方法与设备,解决了零件服役过程中因强度缺陷而破碎失效的问题;发明了一种回转式、真空吸附、可控加载、自动定位的硬脆材料薄壁零件与金属环精密粘接方法与技术,实现了陶瓷薄壁零件与金属基体的高精度可靠连接,2007年获得了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这一系列工艺与成套设备的发明和研制,均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全部获得应用,解决了我国重大工程中的技术难题,提高了重大装备的制造能力和水平。
有人说,科学家的人格也是科学的一部分,它是科学的脊梁。郭东明教授时时用“做学问也好,做事情也罢,首先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作为自勉,诠释了这一真谛。
1999年大连理工大学承担了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CAD工程项目,这个项目涉及到5个院系、多个学科:当时,厂方对老师之间的合作协调比较担心,为把这个项目做好,扩大学校的影响力、郭东明亲自协调。组织起跨院系由多位知名教授组成的课题组,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郭东明说了一句话:“我只负责组织大家把项目做好,一分钱不要,成果不挂名。”在他的协调下,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项目,得到了厂方的高度评价。最后总结时,大家按技术、管理、协调做出的贡献一致要求郭老师挂名拿钱,他却一口回绝了:“我要说话算数,钱不能要,名不能挂。”结果只做了一回“没名没钱”的负责人。
作为团队负责人,郭东明关心着每一个成员的发展,他让大家根据自己的特长选准一个方向去申请项目,再帮助把关指导。郭东明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人要互补,在一起共事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要想办法发挥团队每个人的优点,抑制每个人的弱项,小毛病没有必要过分批评。”这种宽广的胸怀,使团队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大家都自觉往好了干,一些小毛病也就没有了施展的空间,避免了很多矛盾,团队成员在一起团结和谐,每人都有自己的岗位目标,互相取长补短。
人气儿旺,事业红火。有年轻教师说,郭老师人格中蕴涵的高尚精神就像一束美丽的激光,穿过世俗的尘埃,映出了科学工作者学术道德的挺拔。
(摘自2009年1月14日《科技日报》)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复杂曲面的精密加工与测量,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有极广泛的应用之需,郭东明就是凭借“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摘取了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B.郭东明团队摘取的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起步于2001年发明了复杂曲面零件几何厚度及外廓形测量仪,获得全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C.郭东明的发明对于天上飞的航空器,地上跑的汽车,水里开的轮船,以及重大工程的成套设备的制造,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D.由大连理工大学不同多位知名教授组成的课题组承担的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CAD工程项目的完成,足以证明郭东明教授是一个不要名不要钱的具有科学脊梁的科学家。

E.文章说“郭老师人格中蕴涵的高尚精神就像一束美丽的激光,穿过世俗的尘埃,映出了科学工作者学术道德的挺拔”,具体地体现为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关心团队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
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郭东明团队在十二年时间里取得了哪些发明成果。
答:                                                                                       
                                                                                          
                                                                              
除价格精神外,请探究郭东明团队十二年的时间能铸就出“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一至高荣誉的最主要原因。
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太空安家
世纪末的狂躁无论如何不是一个新现象,至少在19世纪末时就曾出现过一次。在1880年期间,当时的物理学家们认定,他们已经发现了自然界中能够认识的一切东西。哈佛大学物理系主任约翰·特罗布里奇四处奔走告诫他的学生们不要以物理学为专业,因为所有重要的东西都已经发现了。几年以后,芝加哥大学的艾伯特·米切尔森于1894年宣称,“未来物理学的精确度可望达到小数点后第6位。”
这真是太狂妄自大了。就在次年——1895年,威廉·伦琴发现了X射线,几个月以后,安托万-亨利·贝克雷尔发现了具有自然放射性的铀。自然界似乎突然之间面目一新了,到20世纪尚未过半的时候,“原子时代”已经家喻户晓了。
但是对安阿伯的密歇很大学学生吉姆·贝内特来说,本世纪担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当一位名叫杰勒德·K.奥尼尔的物理学家在1976年春天来到该校讲学之后,贝内特的认识更加明确了。贝内特已经在《时代》杂志上读过有关奥尼尔的介绍,知道他计划在太空建造许多长20英里、宽4英里、每个能容纳1000万人口的城市——巨大的人造住区。
贝内特想当一名宇航员,但他的视力极差,无法参加军事飞行训练。此后一段时间内他似乎绝望了,当然,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可悲,因为不管怎么说,到他上高中的时候,整个太空计划已经开展起来了。
“60年代中期使我感到失望。因为,我认为当时空间计划的进展慢得令人吃惊,”他说,“到60年代未只有4个人登上了月球。国家航空和宇航局谈到在70年代建造一个只能容纳几十人的月球基地,还有一两次微不足道的火星探险——对我来说这些简 直算不得什么,既不够多,也不够快。”
因此,贝内特考入密歇根大学后放弃了他的太空设想,转而学习政治学和人类学等使他感兴趣的专业。他阅读了大量有关探险和迁徙的历史书籍,尤其喜爱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描述的哥伦布、德雷克、麦哲伦等人了不起的海上航行故事。就在这时,杰勒德·奥尼尔来了。
因此,贝内特考入密歇根大学后放弃了他的太空设想,转而学习政治学和人类学等使他感兴趣的专业。他阅读了大量有关探险和迁徙的历史书籍,尤其喜爱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描述的哥伦布、德雷克、麦哲伦等人了不起的海上航行故事。就在这时,杰勒德·奥尼尔来了。
奥尼尔设想的殖民都市不是“空间站”,而是一个个的小型世界。它们是缩小了的地球,唯一的不同是,那里的人们不像在地球上那样生活在一块巨大岩石的外层,而是生活在一个人造定居点的内部。这些人造地球中将拥有一个舒适的家庭所拥有的一切,拥有任何人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包括人造重力、住房开发、学校、医院、公园、湖泊、溪流、农场、摩天大厦、船只、桥梁,等等。当然,那里也会有整座的山脉。人们似乎可以把整个曼哈顿岛和阿迪朗达克的一部分卷进一个密封的圆筒里,让它平稳地在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轨道上飞行。
吉姆·贝内特知道,太空定居点不是一种新设想。他读过许多科幻小说,对此并不陌生。在这些小说中,漂流的城市是经常出现的情节。事实上,早在上世纪末前一次狂妄自大的热潮中,就有人提出过太空城市的笼统概念。例如,契奥尔科夫斯基就曾在他的书中描述过可作为人类未来定居点的巨大空间宫殿。后来,J.D.伯纳尔在1920年出版的《世界、肉体和魔鬼》一书中进一步设想,把这些空间定居点变成火箭和巨大的空间方舟,以便飞往其他星球。 20世纪初的技术水平尚无法完成这些任务,所以,这些设想只能被当作“天上掉馅饼般的梦想”而束之高阁。相比之下,奥尼尔的建议是在世界技术水平发展到能把他头脑中的想法变成现实的时候提出来的。关键是有适用的技术,奥尼尔在讲座中引用了大量确凿数据强调这一点,说明了如何建造太空城市以及何时何地和为什么建造的问题。他的设想是前入无论在实际上还是在幻想中都从未有过的。
贝内特坐在教室里,聆听物理学家奥尼尔绘声绘色地讲述生活在自成一体的空间轨道乌托邦里在政治、美学和个人方面的诱惑力。没有人否认空间定居点的可能性,问题是它们是否令人满意,是否值得这样做。至少奥尼尔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说,太空定居点将会比地球“更舒适、物产更丰富、更吸引人”。这种说法会使人踌躇不前。人们需要花费一段时间细细品味,人造地球会比地球……更舒适、物产更丰富、更吸引人吗?
但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种说法实际上却讲得通。因为没人能够否认,地球本来就有很大的缺陷,这个星球经常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旱灾、洪涝、虫灾、瘟疫等等。但在人造定居点中则没有这些烦恼。人们在设计过程中就排除了这些灾害,人们不会再受自然界的摆布了。在某种意义上说,自然界将会消失,因为整个大空定居点都将处于全面的控制、计划和调节之中。工业污染将一去不复返:居住区内不允许存在污染大气的东西,冒烟的工厂、烟雾、汽车废气都将不存在。它就像人间天堂——或者说是近似人间天堂。
1、   本文主要讲的是在太空安家的科学幻想,但在文中却用相当的篇幅介绍安阿伯的密歇很大学学生吉姆·贝内特的一些成长故事,这些内容是赘余吗?请说明理由。
2、   文中末尾一段划线语句“在某种意义上说,自然界将会消失”的含义是什么?这将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3、   “在太空安家”这处科学幻想一旦实现,你认为是好事还是坏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压力
①生活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来自生活、工作以及社会的压力都是少不了的,可能我们都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着,比如家庭开支的负担、孩子的学习、人际关系等等。压力一大,人就容易产生焦虑、心慌、烦躁、发脾气等强烈情绪,久而久之便容易患病了,面对这么多的压力我们该如何来调整自己呢?
②保罗·罗切教授带领的美国压力研究所对这种现象的研究已经几十年了。他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孤立性越来越大,压力缓冲越来越少,所产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多。”
③压力是一个广泛的现象,全世界几乎一大半的人都受压力所困,他们感觉焦虑不安,压力加大,过于紧张,在寻求心理医生帮助的人里,几乎有90%的人都存在和压力有关的问题。压力使人们生病,许多疾病都是由压力引起,或者是因为压力而加重病情的。我们的免疫系统也会受到它的危害。到底什么是压力呢?当我们感觉有压力的时候,我们的身体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④压力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是机体对各种内、外界刺激因素作出的适应性反应过程。当我们感受压力的时候,肾上腺会向血管释放肾上腺素,于是我们的脉搏、血压和心跳都会升高和加快。荷尔蒙肾上腺素会止住大脑的疼痛感,同时增加我们的反应力,我们的眼球会放大,视觉更敏锐,整个身体都处于警戒状态,红血球被激活,血管扩张,我们会吸入更多氧气,使肌肉和大脑有更多可用的供氧。
⑤我们的肝脏也会制造葡萄糖作为额外的肌肉营养,所有不那么重要的功能,比如消化系统都会暂时停止以节省能量。压力反应可提高机体的准备状态,有利于机体的战斗或逃避;有利于在变动的环境中维持机体的自稳态,增强适应能力。这种压力机制对我们的祖先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在石器时代猎人们可能遇到突如其来的危险,他们没有别的选择,除了战斗还是战斗。
⑥保罗·罗切:“对原始人来说,压力的本质其实是一种身体威胁,与其他族群交战,要面对凶猛的攻击者、食物不足、无法忍受极冷或者极热等等,这些都不是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对于现代人来说,压力的本质更多的是和每天都可能遇到几次的事情相关。战斗的反应已经不适应了,因为我们有情感应对机制以解除这种压力。”
⑦同样的压力可能在过去会帮助人们摆脱生活危机,而现在却是天天都会发生的事,不管是在人际关系中,还是在工作中。现在我们知道每个人感受和处理压力的方式都是不同的,此外每种压力因素也都有它不同的化学迹象。男人和女人对困境的处理方式就不一样,女人感到有压力的次数更多,她们会亲自处理许多问题,她们会更敏锐地感受环境,也会为别人的烦恼而烦恼。男人通常是集中注意某一个问题,但是他们对与之相关的压力感觉更加敏锐。即使是儿童也会感觉到压力,有时候他们一生都有可能受小时候的压力的影响。但是压力也可以克服,克服到什么程度,则要看当事人处理的方式。一个人的社会环境越稳定,他感受到的压力就越小。感觉安全、和朋友交往并开玩笑,这些都会使我们远离压力,如果这还不够,可以求助专业人士。
⑧我们可以了解怎样长期缓解压力,有各种针对身体和精神的疗法。通过健康的饮食和角色扮演,可以减轻一些紧张情绪,压力人群应当学会在今后做好正确对待压力的准备。把事情通通甩开,也是一些人减压的方式,但是要适量。“如果没有压力,生活也就不能称之为生活了。”保罗·罗切教授说。
(选自《教科文行动·趣味科普》)
1.请概括回答本文对“压力”做了那些说明。
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你对“如果没有压力,生活也就不能称之为生活了”这句话含义的理解。
3.请简要叙述你(或你熟悉的人)曾经有过的压力与缓解压力的过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在海洋中完成进化
卢海生
1、自从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人类最初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的观点早已深入人心了。但是,要基本弄清人类究竟怎样一步步从猿进化,实在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2、考古发现告诉我们,人类最早的祖先是大约生活在距今1400万年到800万年间的腊玛古猿(人猿)。后来的考古研究进一步揭示,在腊玛古猿之后的,是从森林搬到了草原上生活的“南方古猿”,他们可能是人类真正的祖先(猿人),大约生活在距今400万年至100万年之间。据推断,南方古猿的脑容量已达到400毫升,并且已经能够双足直立行走了。此后,南方古猿渐渐从地球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能人”,他们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漫长进化过程后,最终形成了我们现代的人类。
3、科学家们把一点点发现的属于各种时期的证据,一环一环地逐渐连接起来。如果每个时期的证据都足够确凿,人类进化的整个过程就比较清晰了。令人疑惑不解的是,考古学没有找到任何一块属于800万~400万年前的古猿化石,以证明这一时期古猿进化的程度。这就是说,从腊玛古猿到南方古猿的近400万年,对研究者来说是一个令人尴尬的“空白”。许多科学家把这称为“人类进化过程的‘缺环”。
4、1960年,英国人类学家阿利斯特·哈代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人类起源于“海猿”的假说。这是一种典型的“反向思维”:为什么恰恰是在这个人类进化的关键时期,没有留下任何化石呢?这是因为人类的祖先并不是生活在陆地上,而是生活在海洋中。
5、哈代认为,大约在距今800万年至400万年间,地球海平面由于某种原因而升高,非洲东部和北部有大片陆地被海水吞没。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古猿没有逃上陆地,而是被迫“下海”生活。他们当时对海洋的适应能力很强,渐渐地进化成为“海猿”。这个经历,对人类后来进化的过程并非可有可无的插曲。海水的浮力使海猿脑容量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它们在海洋中学会的双足直立、控制呼吸等本领,为以后的陆地直立行走、解放双手、发展语言交流等进化过程中的重大突破直接奠定了基础。这也还是为什么人类在某些方面与猴子、猩猩等灵长类“亲戚”截然不同,倒与海豚等水生哺乳动物极为相似的原因。比如,地球上所有的灵长类动物全身都覆盖着浓密的体毛,就连人类的近亲猿类也是如此,但唯独人类却与海生哺乳动物一样,皮肤裸露,除了头发几乎没有浓密的体毛,这是不是很奇怪呢?科学家们在对海豚、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在控制体内盐平衡的生理机制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一般陆生哺乳动物若在体内缺盐时,就会食欲下降;它们对盐分的渴求影响甚至抑制了它们在其他方面的生理需求。而一旦满足了对盐分的需求,它们就再也不会对多余的食盐感兴趣了。这表明,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对自身的盐分需要量,有着极其精细的调节本领。但是,人类就完全不是这样的。我们对每天摄人的食盐是过多还是不足,没有精确的感觉;人类体内缺盐不会产生渴求,而摄入超量时也不能自我控制。这一点也与生活在海洋中、体内盐分充足的水生动物相似。
6还有一些专家指出,当人类潜入水中时,体内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现象:肌肉紧缩,全身动脉血管的血流量减少,呼吸暂停,心跳也变得迟缓了。同时,含有大量氧气的新鲜血液不再供给皮肤组织、骨骼以及其他器官,而是全部输送到维持生命最重要的部分——大脑和心脏,使那里的细胞能够在几十分钟的时间中不会因缺氧而死亡。这种“潜水反应”的现象,也是海洋生物所特有本领。
7、海猿要成为现代人类的祖先,就不能一直生活在海中,它们必须在一个合适的时机重新登陆。持“海猿假说”的科学家认为,大约又过了几百万年,海水渐渐退去了,于是一部分被迫到海中生活的海猿,又回到祖先曾生活过的陆地上,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些海猿就成为我们人类的真正祖先。而另一部分海猿则继续生活在海中,迄今不为陆地人类熟悉。
8、但也有科学家认为,虽然作为灵长类动物的人类拥有一些海洋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特性,但这并不能表明生活在海洋中的海猿就是人类唯一的直系祖先。也许,人类是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猿与生活在海洋中的海猿共同的后代,所以同时拥有陆生动物与海生动物的特性。
(选自《百科知识》)
1、“要基本弄清人类究竟怎样一步步从猿进化,实在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其“困难”是什么?
2、“从腊玛古猿到南方古猿的近400万年,对研究者来说是一个令人尴尬的‘空白’”,其“尴尬的‘空白’”应如何理解?
3、英国人类学家阿利斯特·哈代提出了人类起源于“海猿”的假说,对此你有怎样的评价?给你又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代愚公凿天路
俞刚
2003年交通部提出“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水泥路”的要求时,安康市乡镇通油路率仅为35.5%,行政村通公路率仅为46%……最近两年,安康全市农村新增公路7000公里,180万农民走上了水泥路……交通部相关领导惊叹:“在目前仍有8个国家级贫困县、2个省级贫困县、51万贫困人口的山区城市,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悬崖峭壁之上,没有现代化的挖掘机械,只有铁锤、钢钎等原始工具,成百上千的山民们硬是用双手挑战着大山……
这不是传奇,而是发生在紫阳县毛坝镇竹山村的真实故事。从2006年11月至今,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这些当代“愚公”们向一座座大山发起挑战,并且凿出了一条长达21公里、盘旋于千米高山的“天路”。
有村民一辈子没进过县城
“金竹山高与天齐,路险好比爬天梯。有女莫嫁陡天坡,老死的少摔死的多。几辈辈人受穷苦,眼望着路通得幸福……”这首古老的民歌源自紫阳县毛坝镇竹山村,寄托着竹山人渴望有朝一日走出大山、摆脱贫困的真实感情。
据了解,竹山村全村1600多人,住在海拔千米以上、平均坡度达60度的金竹山深处。由于世代被大山阻隔,这个沉寂的小山村几乎与外界隔绝。
从竹山村去最近的毛坝镇有三十多公里的路程,在2008年之前,只有两条“路”通往镇上:一条是翻山路,行程6个小时;另一条是穿山路,尺余宽的路全部从悬崖峭壁上经过,行人必须身贴崖壁,常年生活在山里的村民们也不愿冒险行走,很多村民一辈子都没去过紫阳县城。
交通不便给竹山村带来很多问题。据介绍,该村现共有光棍38人,最老的年龄已达71岁。村民们说,是一座座挡在村子面前的大山,让他们祖祖辈辈受穷。据介绍,竹山村村民有的还住着茅草房,点着油灯。
两次修路失败留下的痛
据了解,近年来竹山村有过两次修路的历史,但先后都失败了,并且搭上了几个村民的性命。“为修路,我们讨论过不下10次。”毛坝镇党委书记鲍务林说。
修路失败的直接原因有两点:一是让全年收入只有300元的村民交350元的集资修路款难;但主要原因还不是这个,在悬崖峭壁上主要靠人工开山,安全问题是镇领导最担心的事,“万一路修不通,顶上乌纱事小,再搭上人命事就大了!”
然而,眼看着山间小路不能适应竹山村发展需要,交通不便日益拉大小山村与山外的差距,鲍务林等镇领导班子成员考虑再三,为了打通这条竹山村民通往幸福之路,他们铁下心准备一搏。“村子太落后、太贫困了,修通竹山村这条公路是全村1600多村民的迫切愿望。”据村支书侯在德讲,为了抓住机遇修通村级公路,改变竹山村面貌,村民们也决定不再等了,自己动手修路。
七旬老人卖棺材筹修路款
2006年11月底,修路的事终于定了下来,竹山这个沉寂的小山村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从村里到修路工地,村民们要走4个小时的山路,他们天一亮就开始劳作,在悬崖峭壁的山路上,到处是村民们修路的身影。
由于竹山公路几乎全部从山崖上经过,挖掘机、推土机、铲车等大型机械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只能靠人工一锤锤砸、用钢钎一钎钎撬,脚下的路在一寸寸地向前延伸……“我最不忍心的就是下去收钱,收不起这个钱。”侯在德坦承,为修路再大的苦都能吃,可就是筹钱太难了。“要在全市最穷的村筹集修路款比登天还难。”“我把棺材卖了就是为了修通出村路,为后人造福,死了随便找个地一埋就行了。”为了支持修路,村里年近七旬的王方菊老人将棺材卖了700元钱,亲手送到村干部手中。
“竹山精神”只是一个缩影
据统计,从2006年12月至2008年元旦,人工开挖土石36万立方米。“下一步工作就是把通村路硬化、铺上水泥面,依托公路发展产业。”走在已经铺好的水泥路面上,鲍务林和侯在德充满无限憧憬。
尽管硬化工作仍在继续,水泥路面还没有铺完,但2008年通车一年来,竹山村已经有70余户村民在路边建起了新房,并且有3户人家购买了汽车,在修路的同时搞起了运输。“竹山公路是紫阳县工程量最大、施工条件最苦的一条进村路。而竹山村乡亲们愚公移山的修路精神只是紫阳县公路建设的一个缩影。”紫阳县委书记罗雪剑说,两年来,全县每年新增村级公路300余公里,今年更是确定了再修369公里村级路的建设目标。
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加快了农村优势资源开发和农产品流通,带动了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目前紫阳公路交通建设已经成为安康市乃至全省新农村建设中的最大亮点。
(选自《华商报》2009年3月20日,标题为编者所加)
1、请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2、千年险道一朝通,请分点概括促使天路开通的因素。
3、“竹山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它有何现实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师心不蹈迹的艺术追求
裔萼
齐白石授徒时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李苦禅谨记老师的这句话,所以他学的是老师独到的艺术匠心,而不是简单地描摹老师的艺术样式。他曾对人说:“我与齐老师相处30多年,老师运笔作画时,我总是在一边仔细体会他的用心用意,以他的用心之处,画我的写生稿子。”老师了无私心不让学生重复自己,学生亦有志气不重复老师,艺术薪火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相传,才能不绝如缕。
作为齐门大弟子,李苦禅的艺术与老师有何相异之处呢?
在绘画题材上,齐白石一生“为万虫写照、百鸟传神”,李苦禅则有意避开老师常画的题材。飞鸟鸣虫,闲花野草,鲜果嫩蔬,老松古木,无不入画,同时,兼作人物和山水。其写意花鸟画的主要题材是鹰、鹭等大黑鸟。他曾说:“虾、小鸡、蟹都是齐老师常画的,早已创出了自家面貌,若再跟着画,就脱不开他,创不出来了!”这一方面体现了他的独创精神,另一方面也是他这个山东大汉豪放的个性显现。齐白石的题材多是农家风物和南方花木,它们寄托了齐白石对农家生活的思念。而李苦禅的题材更强调对象的象征意义,如综合了鹰、鹫等多种猛禽特点的“雄鹰”形象,是阳刚的化身。风中伫立的劲竹是刚正不阿的人格写照,盛夏池塘中的荷花喻示了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操,“雪侮霜欺芳益烈”的白梅则表现了坚贞不屈的品格。有论者说“齐白石实现了文人画由高雅向亲近人生的通俗性转换,李苦禅则又回归了部分文人画的内涵和气质,使之再度趋向高雅。”是的,李苦禅对梅、兰、菊、荷花等传统文人画题材很感兴趣,他的此类作品也赋予了这些对象某些人格内涵。
在艺术修养方面,李苦禅和齐白石亦各有侧重。有理论家认为:“齐白石是诗、书、画、印四全,自谓印第一,诗第二,书第三,画第四,画外尤以篆刻最著,并开印史新篇,李苦禅未着意印学,诗不及齐,书法过之,较之齐师又增武术、戏曲之功,并由之影响其造型。”确实如此,李苦禅一生最为遗憾的事就是没有向白石老人学印。对此,李苦禅认为“齐老师治印是以金石艺术融入大写意;画上用印章只是直接结合金石艺术之一种,实则齐老师还对汉魏砖石刻画的拓片兴趣甚浓。只要理解了这个道理就不一定去治印了,我把这功夫尽用在读碑帖和欣赏铜器图文和砖石刻画的拓片上了——体会它的金石味道,融进自己的书画里,正是齐派治印的真精神”。所以他一生搜集的金石拓片,论其系统性与数量和质量,在全国画家中也许是第一的。白石老人曾为李苦禅治印数方,常用的就有6方,如“李英”、“苦禅”、“死无休”等。李苦禅的书法,气势博大,堪称一绝,除了书画以外,他一生又痴迷于京剧与武术,这些嗜好对他的书画艺术产生了深远而有益的影响,正是书、画、戏、武等的全面修养使得李苦禅多姿多彩、血肉丰满的艺术家形象在中国绘画史上熠熠生辉。
此外,李苦禅对《易经》很感兴趣,周易中所体现的“与天同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及阴阳相生的思想常常渗透到他的人生价值观和绘画中。他在绘画中追求一种“禅境”,体会释迦第一禅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的心境,因而“随缘成迹”。齐白石赞扬他“能将有法为无法”,他亦在《白荷图》上自题“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从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中领悟生命的玄奥。齐白石爱画暮鸦归林,从鸟的朝飞暮还中领悟人生的真谛。李苦禅画中类似的题材也有好几幅,他每临自然生机景象,往往喃喃念叨陶渊明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刘曦林在比较齐白石与李苦禅的艺术风格时说,齐白石是一位“保持农民本色的文人”,而李苦禅则类似京剧中的’黑头”。的确,齐白石的绘画以真趣味取胜,而李苦禅的绘画则以大气势夺人。
(选自《传记文学》,有删改)
1、在绘画题材上,李苦禅与齐白石艺术风格有何相异之处?
2、刘曦林对齐白石与李苦禅的艺术风格的比较,是为了说明什么?
3、对齐白石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请谈谈你的感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情系国徽
这是灵魂的白夜①。
银河的潮汐汹涌着,星光漫过堤岸,荡起一片灿烂水声。
在这个春天里,有一种来自星外的音乐,它的手指正缓缓地抚摸着树木、花草、岩石、水和金属,所有醒着的心灵被浸润、被催生,到处是愿望拔节的声音。那琴弦正被一双看不见的手拨动着,每一次颤动,都是一次热烈而又真挚的降落。
这个房间里的灯光,已经几夜未熄了。这里是清华大学营建系国徽小组的设计室。林徽因和她的助手:李宗津、莫宗江、汪国瑜、胡允敬、张昌龄、朱畅中、罗哲文等,围着一张桌子,热烈地讨论着。满桌子满墙壁都是他们画出来的草图。
白天,梁思成从新政协筹委会国旗国徽评委会上,带回了国徽图案参考资料,那是从上千件应征作品中遴选出来的。
1949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委会,在《人民日报》等各大报刊,刊登了公开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的启事,征稿截止日期为8月15日。梁思成和林徽因领导了清华大学国徽设计组的工作,同时,梁思成还担任了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顾问。
国徽征稿结束时,已收到了全国各地、包括海外侨胞设计的900多件图案,但都未被选用,政协筹委会决定把设计国徽的任务交给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
梁思成带回来的国徽参考资料,一张一张摊在桌子上,大家认真评论着。像商标的为数不少。林徽因又和大家讨论起国徽和商标的区别。林徽因说:“国徽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它体现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国家的意志,一个政党的主张。中国的国徽要有中国的特征,政权的特征,形式也要庄严富丽,应该表现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商标只是商品的标志,它只具有商品注册的意义,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必须加以区别。”
林徽因找出一些国家的国徽,指点给大家看,还找了一些古代的铜镜、玉环、玉壁等工艺美术作品,作为参考资料,从中启发灵感。
梁思成传达了国徽审查小组要求在国徽图案中有天安门图像的意见。林徽因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构想,立刻派兼任秘书工作的朱畅中去画天安门的透视图一张又一张图纸,一场又一场争论,大家的设计思想越来越明确了。林徽因始终主张,国徽应该放弃多色彩的图案结构,采用中国人民千百年来传统喜爱的金红两色,这是中国自古以来象征吉庆的颜色,用之于国徽的基本色,不仅富丽堂皇,而且醒目大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女儿宝宝从南方回来探家,一进门大吃一惊,往日整洁有序的家,现在像个大作坊,满地堆的都是资料和图纸,地毯遮住了,没有下脚的地方,更使她惊讶地感到,往日病得爬不起来的母亲,此时精神焕发,显得有一股使不完的劲。
清华小组先后做了二三十个正式完成的国徽图案,陆续送政协国徽审查小组和中央领导同志审阅。
6月,经过3个多月的昼夜奋战,一枚定型的国徽图案诞生了。迎接终评的前一天,林徽因和大家都很兴奋,但也有隐隐不安。确定评选方案的那天,梁思成和林徽因都病倒了,便让朱畅中去参加评选会议。林徽因一遍遍叮嘱着:“畅中,我等候你的消息,评选结束了,多晚也要赶回来。”
评选结束后,已是深夜,朱畅中没吃夜宵就急着赶回了清华。
第二天,林徽因和梁思成立即组织国徽小组研究讨论周总理的指示,大家群情激奋,只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修改任务,重新画了大幅国徽图案,在图纸上首,林徽因用红纸剪了“国徽”两个字,图的下方写了“国徽图案说明”: 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修改后的国徽图案立即送往中南海。
1950年6月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召开,林徽因被特邀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上,在毛主席提议下,全体代表起立,以鼓掌的方式通过了由梁思成、林徽因主持并设计的国徽图案。
当掌声在大厅里回荡的时候,林徽因激动得热泪盈眶,她病弱的身体,已无力从座位上站立起来答谢了。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发出了公布国徽图案的命令。
这一年,林徽因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
开国后的第二个国庆日,病骨支离的林徽因,由梁思成、莫宗江陪同来到天安门金水桥头。仰望着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国徽,林徽因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那枚金红色的朝暾在她眼前飞升、幻化,她仿佛正沿着一条光的道路,进入虹的拱门,她倾听到了一个声音,那个声音从历史的方阵上空传来,她的内心渗出这声音的光芒。
没有拥有,只有这光的召示,此刻她脚下的位置,便是世界的全部。
这是她用自己的骄傲捧出的辉煌。
(选自《林徽因传》,有改动)
注:①所谓白夜,是在纬度(中高纬)达到一定度数的地区太阳落到地平线下只能达到一个很小的角度。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整夜天并不完全黑下来。
1、请分析文章开头“这是灵魂的白夜”点明了什么主旨?
2、文章除了直接描写传主的言行之外,还充分利用了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一个例子说明。
3、从选文的最后三段看,作者写作此文的意图是什么?请分条列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500天后,相约上海
19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后举办的芝加哥世博会,成为一届希望的盛会。置于金融危机之下的上海世博会,到底能不能给世界带来信心、希望与启迪?
12月17日,上海世博会跨入“倒计时500天”的节点。此前,不期而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令上海世博会被海内外关注者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金融危机对上海世博会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上海世博会还能兑现中国政府承诺的“邀请到2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的目标吗?
而在对上海世博的探访中,记者的见闻更令人踏实:金融危机的冲击,并没有影响到上海世博会的正常筹办。相反,种种信息正在印证人们对上海世博会的充足信心。
国际参展的规模与质量,一直被视作一届世博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自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签发邀请信,到今年12月15日,确认参展的已有183个国家和45个国际组织。
上海世博会组织方负责人证实:尽管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了部分国家,但迄今为止,组织方尚未接到任何一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退展的要求和意向。相反,一些国家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决定还是近日作出的。仅11月13日这一天,就有3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时签约。
截至目前,签署《参展合同》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已达165个。而在100天前,这个数字还只是87家——就在这个“100天”中,全球金融危机“升级”,新签约78家的分量可想而知。
确认参展和签约速度之快、国家之多,在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上罕见。
国际社会对上海世博会的热情,其背后的原因更耐人寻味。
“世界充满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正与世博会直面人类进程问题、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契合。” 这是上月刚来上海的国际展览局主席蓝峰表达的观点。
从申博阶段就一直参与其中的中国驻国际展览局代表、上海世博局副局长周汉民,也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冬天是来了,难道就要砍树吗?”他富有诗意地表述着:19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193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却成为一届希望盛会,引入了明确主题——“一个世纪的进步”,开启了世博会的“主题时代”,而且因深受欢迎延长展期。
现在,发生了继1929年以来的最严重的金融危机。那么,2010年召开的上海世博会,能否成为又一次让人们“在危机中看到希望”的科技文化盛会呢?
从犹豫不决到最终签约,冰岛展区总代表表示,冰岛政府希望,把参与上海世博会作为振兴冰岛经济文化的一个重要机会。
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中国的不俗表现已经引起世界关注。在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看来,世博会历史必将烙下“中国印”——“中国政府的组织能力、践诺水平、生机活力,以及目前高效、及时的筹办工作,也使这一届世博会充满了吸引力。”
金融危机对上海的冲击也不可避免,但在上海近日出台的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八项措施中,加强世博会的筹办工作也被列入其中。而中国政府承诺对发展中国家1亿美元的参展援助方案,也“一分都没有减少”。
对于全球及中国经济,未来的500天满布着变数,困难还可能无数。但是,无论对于组织方还是参展方,眼下,的确到了“动手大干”的时刻了。
(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7日,有改动)
1、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文章为何回忆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
(2)在金融危机升级的状态下,上海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
3、请谈谈你对“冬天是来了,难道就要砍树吗”的感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实用类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