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孤雁
崔涂①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增缴②,孤飞自可疑。
注:①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②赠:zěng短箭。缴zhuó:系箭的丝绳。
(1)清简要赏析“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一联。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 陵 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今北京),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宿于驿站时所作。②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指代南宋王朝。
(1)本诗首联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现实?
(2)文天祥在宋亡后写的诗往往悲壮慷慨,气贯长虹,本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试作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幽州夜饮
【唐】张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做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
⑴“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这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⑵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⑶清人姚范评论这首诗的最后一联“托意深婉”,请作具体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②,士③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本句引用了《孟子》中的寓言,讲的是一个齐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却在其妻妾面前夸耀有富人请他吃喝的故事。③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1)请简要赏析“佳节清明桃李笑”中“笑”的效果。
答:
(2)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从军行(其七)
王昌龄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注】公元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严武镇守剑南,率兵西征。此诗作于同吐蕃交战之时。
(1)请赏析“朔云边月满西山”中“满”字的妙处。
(2)这两首诗结句都写到“马”,试分析其不同意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同答问题.
九 日
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1)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颈联.
(2)沈德潜评价此诗曰:“语不必深,自然蕴藉。”结合首尾两联,谈谈你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帐 夜
吴兆骞
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1)诗歌第二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2)结合诗歌尾联,对“空”字加以赏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②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③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④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A.①处诗人点明自己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清高孤傲的诗人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去,并宣泄了诗人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
B.②处写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前两句写为官时的心情,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句式对仗,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
C.③处从远景转到近景,犹如电影的镜头般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D.④处以写景与同开头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又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收结,全诗向往田园的主旨也得到了升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6分)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遭贬柳州后的柳州刺史任上。
春天应该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季节,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第三、四两句将环境景物和诗人内心情感结合得自然无痕,请以“乱”字为例作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注】
十日静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分析“江山阅鬓华”中“阅”的妙处。
请简要分析诗作中作者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口送友人
李  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1)首联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此画面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小车行             陈子龙
小车班班黄尘晚,
夫为推,妇为挽。
出门茫茫何所之?
青青者榆疗吾饥。
愿得乐土共哺糜
风吹黄篙,望见墙宇,
中有主人当饲汝。
扣门无人室无釜
踯躅空巷泪如雨。
【注释】①陈子龙(1608-1647):明末诗人,松江华亭人。②班班:车轮滚动的声音。③榆:树名,其嫩叶及果实榆荚可以充饥。④糜:稀粥。⑤釜:做饭用的锅。
本诗紧紧围绕一个“     ”字写人叙事(用原诗中的字回答)。
对这首诗所写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征 B.逃荒 C.访友 D.咏物

本诗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极为成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闲 居
司马光
故人通贵绝相过,门外真堪置雀罗。
我已幽慵僮便懒,雨来春草一番多。
[注]司马光因与变法派政见不一,遭到排斥,于熙宁四年(1071)至元丰八年(1085)退居洛阳,仅任无实权的闲散小职。本诗作于此时。
试分析本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本诗题目为“闲居”,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1~2题。

劳 停 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1.

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

2.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夜次潘岷原韵
(清)查慎行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不知十月江寒上,陡觉三更布被轻。
霜压啼鸟惊月上,夜骄饥鼠阚灯明。还家梦绕江湖阔,薄醉醒来句忽成。
①阚:看。
(1)哪些诗句表现了题目中的“寒”字?
(2)请简单赏析尾联抒情的特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