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基础知识
词汇
字音
字形
字义、词义辨析
词性
感情色彩
构词方式
短语的结构
成语
词语(熟语)使用
歇后语、谚语
关联词语
句子
标点符号
语句停顿
语气
修辞方法
连词成句
排列句子顺序
病句辨析修改
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
句子成分划分及复句关系
对联
补充句子
句式
说明方法
文学常识
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古代汉语知识
古代汉语知识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通假字
一词多义
文言句式
翻译句子
名篇名句默写
文言断句
古代文学常识
阅读与鉴赏
现代文阅读
小说阅读
散文阅读
传记阅读
新闻阅读
报告阅读
科普阅读
戏剧阅读
现代诗歌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般实用类阅读
课内阅读与赏析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古诗词阅读
写景诗
咏物诗
思乡怀人诗
送别诗
怀古咏史诗
边塞诗
叙事诗
哲理诗
讽喻诗
宫怨诗
爱情诗
羁旅诗
山水田园诗
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材料阅读
材料阅读
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文字应用
综合读写
口语交际
仿写
扩写
提炼语意
理解句子
图文、表文转化
语段综合考查
写作
写作
材料作文
话题作文
命题作文
其他作文
微写作
解说类
叙述类
描写类
赏析类
实用类
评论类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8-9。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①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
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请赏析颈联的高妙之处。
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也有人说“夕望”二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别
〔南朝·梁〕范云
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
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望怀白首约,江上早归帆。
诗歌第一句“东风柳线长”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体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形象特征?
答: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筱:细小的竹子。娟娟,秀美。②裛:通“浥”,滋润。冉冉,阵阵。
“风含翠筱娟娟净”中“含”耐人寻味,历来为人所赞,请赏析它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颔联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小题。
田家
北宋·梅尧臣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这首词使用了用典的写作手法上,请试做分析。
请简析作者在诗中流露出的情感。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金谷园①
【唐】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落花
【宋】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注】①金谷园:晋石崇的豪华宅第,故址在今河南洛阳。石崇有爱姬,当石遭人陷害被捕时,跳楼自殒。
从修辞的角度对第二首诗歌的首联和颔联进行赏析。
两首诗都写到了落花,但寄寓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试结合诗歌进行简要分析。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汴河怀古(其二)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诗歌前两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你怎样理解这首诗的怀古之情?请简要回答。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释】
襄水:也叫襄河,在湖北襄阳西北。
迷津:迷失方向,找不到渡口,喻找不到出路。
“迷津欲有问”,化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
本诗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所描绘的景象有怎样的特征
本诗尾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赏析。
古诗文默写。(选做4题,共8分)
本诗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所描绘的景象有怎样的特征

来源:2015届浙江衢州五校高三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小题。
江汉杜 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颔联、颈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后面题目。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荣:犹“花”。
(1)诗歌前四句借春景图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从前面六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是极力赞扬的,可诗人为什么突然又紧接着说“此物何足贵”?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夏日西斋书事
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注]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 “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情感的不同。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小题。
游终南山
[唐]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请简要赏析开头两句中“塞”和“生”两字的妙处。5分)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颔联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颈联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2)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然后回答问题。
古诗十九首(之一)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注】①驾言迈:驾车远行。②寿考:寿命。③奄忽:很快。随物化:指死亡。
(1)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回车……摇百草”四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2)关于“荣名”一词,历来解释不一,请谈谈你对“荣名”的理解并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你这样理解的原因。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王 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注】,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注】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凤”字而去,这是嘲讽嵇喜是“凡鸟”。
⑴“桃源一向绝风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一向”、“绝风尘”分别与哪两联相照应?
⑵颈联中吕逸人的居所有什么特点?颈联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⑶吕逸人最令作者尊敬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吕逸人的尊敬的,请结合诗句说明。

来源:2015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中等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