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列宁曾就新经济政策说过,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就不可能建立正常的关系,就不可能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列宁强调的是
A. | 加快农业集体化的紧迫性 |
B. | 巩固工农联盟的必要性 |
C. | 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可能性 |
D. | 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
下表可知
A.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极不平衡 |
B. | 军备竞赛促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
C. | 争夺世界霸权引发列强军备竞赛 |
D. | 两大军事集团国防预算相差无几 |
下表为日本政府颁布的部分法规及内容。可见,这一时期日本
A. | 天皇制度发生动摇 |
B. | 选举权的范围扩大 |
C. | 女性权利受到限制 |
D. | 社会生活文明开化 |
托马斯·杰斐逊认为奴隶制一定会产生一种不幸影响,但又希望通过取得奴隶主同意而不是消灭他们的方式,为全面解放奴隶做好准备。这反映出杰斐逊
A. | 在奴隶制问题上的保守与妥协 |
B. | 宣扬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
C. | 主张用革命方式解放黑人奴隶 |
D. | 对奴隶制的危害认识不足 |
蒸汽机不仅用于地下矿井抽水,而且还用于驱动地面车辆的设想于1825年变成现实,一条从矿井直达海岸的7英里铁路问世了,这是人类第一条铁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 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煤炭业 |
B. | 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
C. | 铁路运输率先实现了现代化 |
D. | 创新意识推动技术变革 |
长期以来,俄国是一个"冰封"的内陆帝国,渴望拥有自己的"温水港",不管通过哪一条路,它都要通向这个或那个海洋,但海洋全都在西方人特别是英国人的控制之下。据此推知
A. | 夺取出海口是俄国对外扩张重要步骤 |
B. | 俄国是个封闭自守的国家 |
C. | 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受到俄国的挑战 |
D. | 农奴制阻碍俄国海洋战略 |
有学者认为,美洲人的生活原本以人与自然的互动为特点,而欧洲人的到来却生硬地切断了这种互动,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一变化始于
A. | 新航路的开辟 |
B. | 列强殖民扩张 |
C. | 宗教改革运动 |
D. | 世界市场形成 |
下图是拉斐尔创作的圣母像,画家不再呈现圣母头上的光环,却赋予她纯朴善良、和蔼可亲的形象,充满了人间的爱。该作品表现了
A. | 圣母的神圣威严 |
B. | 中世纪艺术风格 |
C. | 人们的物质追求 |
D. | 世俗的人性光辉 |
亚历山大攻下埃及后,接受"埃及的法老""阿蒙神之子"等称号;征服波斯后,他则以波斯帝国的继承者自居。亚历山大旨在
A. | 推行神人同形同性的理念 |
B. | 获得更为广泛的统治基础 |
C. | 提升马其顿军队战斗力 |
D. | 挑起被征服地区内部矛盾 |
2018年,我国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19657亿元,比2012年增长90.9%,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8%,比2012年提高0.21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
A. | 建成独立自主工业体系 |
B. | 脱贫攻坚战略取得突破 |
C. | 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 |
D. |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1990年中国只有1家国有企业上榜;到2018年达120家,其中国有企业有83家,约占70%。这表明
A. | 中国国有资本的迅速壮大 |
B.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
C. |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
D.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实现 |
如图,1950-1978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趋势是
A. | 快速上升 |
B. | 曲折发展 |
C. | 缓降缓起 |
D. | 持续下滑 |
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
A. | 确保"一五"计划实施 |
B. | 工作重心从经济转向教育 |
C. | 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
D. | 推动边疆的兴边富民行动 |
如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制定过程中,毛泽东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参考以下文献。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A. | 沿袭了中国近代宪法精神 |
B. | 以东欧宪法为主要依据 |
C. | 主要借鉴西方国家法制思想 |
D. | 体现了开放的国际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