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阿拉伯数字,它的广泛使用也直接促进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对阿拉伯数字的创制与传播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
①中国人      ②印度人     ③阿拉伯人    ④希腊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依据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共5分)

材料三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

朝代
组织机构
作   用
明朝
A
是特务组织,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侦察。
清朝
B
是处理军政大事的权力枢纽,它的设置标志着皇帝集权发展到
顶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2分)
(2)材料二反映的又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
(3)请补充写出材料三表格中A、B所代表的组织机构名称。(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中地区曾是我国古代政治和经济中心区域,后来由于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而丧失其主要地位。中国的统治中心最终迁离此区域是在

A. 汉末三国的战乱时期
B. 唐朝灭亡后的战乱时期
C. 南宋定都临安后
D. 朱元璋在长江流域建立政权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发表战后70周年谈话,安倍如何表态受到世界瞩目,中日关系走向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近代以来,中日两国发生过两次大规模 的战争,严重影响了两国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逐渐形成了侵略朝鲜,夺取中国的东北和台湾,占领全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政治明文历程》
(1)请回答,日本在哪一次战争后割占我们的宝岛台湾?根据材料一概括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2)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全表格
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著名战役简表

战役名称
时间
指挥者
意义
1894年
丁汝昌
沉重打击了日本舰队
台儿庄战役
1938年
(国民党)
鼓舞了抗战士气
1940年
彭德怀(共产党)

(3)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惨败告终,而抗日战争历经八年,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综合附料一和上题题表,从战争性质和抗战力量两个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材料二:中日历史的对话空间是三个层面互相交错的,政治,情感,和学术。在情感层面,中日两国的历史体验也极不对称。在中国民众看来,中国是战争的被害者,日本是加害者,而在日本民众看来,日本也是战争受害者 一一《人文历史·中日学界的分歧与共识》
(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中日两国民众对战争的感受十分不同,请就这种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只有对经济体制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1)将下列图片中的人物与其对应的国家和政策连线。(请考生在答题卡上将与图片对应的字母进行连线)

A-----;B------;C-------(2)历史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针对中美苏三国的经济改革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是三个同学的回答:

细心的同学们,甲乙丙三位同学都犯了一个错误,请将出错处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并将正确内容填在横线处。
甲(;乙(; 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了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的三大发展趋势,图示中的括号内不应填(     )

A.美国南北战争 B.俄国1861年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中国洋务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请回答:
(1)图一的火车机车是谁发明的?它以什么作为动力?这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请写出这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问。
(2)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由谁领导的?英国以此事件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的哪一侵略战争?英国发动这次侵略战争与图一反映的工业革命之间有何联系?
(3)英国通过这次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什么 内容最能体现英国发动这次侵略战争的目的? (4分)
(4)这次战争的失败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魏源率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一主张出自他的哪一著作?(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人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这体现的主要是(  )

A. 政治思想 B. 教育思想
C. 生态思想 D. 军事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   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材料一中"开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哪次重要会议?
(2)材料二"共产党一心救中国"的奋斗中,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起义,在哪座城市爆发?1927年,谁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如果说,长征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传奇,那么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怎样重大的意义?
(4)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宥新中国"。请写出标志新中国成立的事件?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的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后的德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一批重要的发明陆续在德国诞生。
材料二: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屈辱和约,深深刺伤了德国人的民族感情,为下一次战争埋下了隐患。
材料三: 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在全世界的注视下,跪倒在地。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是德意志。经过不懈的努力,二战后的德国创造了经济奇迹,70年代初人均工业产值,联邦德国位居世界第一。今天,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重要成员国,它走上了通过振兴欧洲进而壮大自己的强国之路。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大国崛起——德国》、《世界史纲》
(1)材料一中的德国在哪一次科技革命中“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举出与德国相关的两项发明。
(2)材料二中的“屈辱和约”和“下一次战争”分别指什么?
(3)材料三中德国总理的“一跪”代表德国对战争怎样的态度?战后德国创造的经济奇迹得益于美国哪一政策的援助?今天的德国借助哪一组织进一步实现其强国之路。
(4)德国的发展历程带给我们怎样的反思?(2点即可,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是一个有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它经历了排除障碍—— 走出危机——高速发展的过程, 成为当今世界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时,美国走向独立,领土大块大块地扩充,资本主义经济大步地发展;……19世纪后半期,美国迅速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欧洲二、三百年完成的事,它在不到百年内便完成了。
——摘编自钱忠文《读美利坚》
(1)美国在18、19世纪发生了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分别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清扫了哪些障碍?哪一次工业革命促使“美国迅速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进程”?(2分)请列举美国在这次科技革命中的一项重大发明。(2分)
材料二   1933 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 “如果您成功的话, 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 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
——《大国崛起·美国》
(2)材料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的是什么? (3分)
材料三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示意图

(3)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经济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进入改革繁荣的新经济时代,这一时代呈现出怎样的特征?综观美国崛起的历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一位当代西欧史学家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所示的图案应该是哪一国际组织的旗帜?
(2)简要说明这一国际组织的建立对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2007年该组织拥有27个成员国,有人说,该组织的扩大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请简要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是什么?
(4)中国应该怎样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上图所示两位名人是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分别列举他们的作品个一部。
(2)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可是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乙: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
丙: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不容易呀!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
(1)列举两例战役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不容易"。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以抗日战争为例,说明你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