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什么是“两弹一星”?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会见台湾、香港知名人士傅朝枢时说:“我们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但是也不能排除在某种情况下被迫使用武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一个区,还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方式。即使武力统一,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
材料二: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说:“中国总有统一的一天,因为凡是爱国、爱自由的人都往这条路上前进。”
请回答:
①材料一反映了邓小平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什么指导思想?你能说出该思想成功实现的两个典型例子吗?
②材料二中陈香梅的话说明了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述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20世纪年代末,闻一多先生以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七子之歌》。诗中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比作流落在外的七个游子,盼望着他们回到祖国的怀抱。
请回答:
(1)1945年以来,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4分)
(2)为了顺利地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什么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的含义是什么?
(3)20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成立海基会,大陆成立了海协会,这两个团体达成的重要共识是什么?
(4)目前妨碍台湾与大陆统一的政治因素有哪些?你对祖国统一前景有什么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大会着重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请回答:
(1)这是哪次会议的内容?是哪一年召开的?
(2)这次会议是如何看待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
(3)你能说出这次会议的意义吗?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会议精神为什么没有在实践中得到贯彻执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答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定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请回答:
(1)毛泽东和周恩来这段对话的背景是什么?
(2)材料中的“进京赶考”是什么意思?
(3)建国初期(1949—1952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是如何赶考的?考试成绩如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片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李宏同学用A、B、C三张照片为素材办了一份历史手抄报,请你为这份手抄报拟定一个主题名称。
(2)分别写出A、B两位人物的重大贡献。
(3)图D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4)小明同学想参观图E中的“中共一大会址”,请问他应前往哪一城市? 中共一大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5)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是哪次会议的内容?
(2)这次会议是什么时间?
(3)这次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4)这次会议的意义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1)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该事件的发生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3)在下图方框中填入以下内容: 



 

 

A.瑞金B.遵义C.吴起镇


(4)1935年在B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中国革命有何重大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技与生活】
(1)伦敦曾被称为“雾都”。结合19世纪中期的英国历史,说明伦敦成为“雾都”的主要原因?
(2)“电灯的发明为世界带来了光明”。电灯是被称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发明的,他是谁?培育出“东方魔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谁?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中,你认为哪一发明与你的生活和学习联系比较密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美国是侵略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列举1840年至1900年美国参与的侵华战争一例
(2)一战后,为重新调整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秩序,美国倡议召开了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签订了什么条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3)1942年1月1日,美、英、中、苏等26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期间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促使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及《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意义。
(4)二战后,美国力图“领导世界”。在欧洲,为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实行了什么政策?在亚洲,美国遏制新中国,侵略朝鲜,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繁荣与开放是我国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隋唐时期之所以会出现繁荣的局面,这与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是分不开的。唐朝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在政治上出现了两个“治世”局面,请列举其中一个,并指出当时的在位皇帝。
(2)经济繁荣是隋唐繁荣的最重要表现,那么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哪一时期?
(3)文化繁荣也是隋唐繁荣的一个表现,请列举我国隋唐时期的文化成就一例。
(4)请列举一例说明唐朝对外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这种对外政策,对我们有何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科举入仕成为我国1300年间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隋朝时,哪位皇帝开始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从而开创科举制的先河?
(2)唐朝时,读书人要想做高官必须参加当时哪一最重要的科目考试?
(3)明朝时,有人指出“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请说明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
(4)我们今天读书与古代读书目的一样吗?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仔细观察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在图片方框内填写出A点地名。结合所学知识,绘制郑和船队从B点到达最远目的地的航海路线。
(2)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什么?
(3)郑和下西洋有哪些影响?
(4)郑和下西洋对我们有何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事年表题。

(1)上述年代尺中,A是           B是           C是         
(2)辽与北宋签约的和约名称是什么?
(3)其中有内在联系的两个政权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