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区玉林北流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的景象最突出的原因是两位统治者( )
A.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
B.具有雄才大略治国安邦 |
C.善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
D.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意愿 |
下列内容是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
A.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 |
B.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中国 |
C.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
D.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
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出现于唐玄宗统治前期 |
B.史称唐玄宗有贞观遗风 |
C.这时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
D.唐玄宗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房玄龄等人为相 |
唐朝被称为“诗仙”、“诗圣”和“画圣”的是( )
①李白 ②阎立本 ③杜甫 ④白居易 ⑤吴道子 ⑥柳公权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③⑤ | D.②④⑥ |
下列关于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
B.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
C.吐蕃赞普上书唐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合同为一家” |
D.唐玄宗册封过回纥、南诏和粟末靺鞨的首领 |
下列有关唐对外交往的正确叙述是( )
A.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
B.天竺参照汉字创制了文字,在社会上至今还保留着唐人的某些风尚 |
C.唐太宗时,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 |
D.唐玄宗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
隋唐时期开凿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 )
A.龙门石窟 | B.敦煌莫高窟 |
C.云冈石窟 | D.乐山大佛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
A.缓解了双方的战争状态 |
B.宋朝都需交纳“岁币” |
C.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
北宋、辽、夏、金四个政权从建立的时间排列顺序是
A.北宋、辽、夏、金 |
B.辽、金、北宋、夏 |
C.北宋、辽、金、夏 |
D.辽、北宋、夏、金 |
下列关于纸币出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宋朝的造纸业发达 |
B.纸币的制造比铁钱制造方便 |
C.由于商业发展很快,携带铁钱不方便 |
D.对外贸易中,对方不使用铁钱 |
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B.两宋时,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得到推广 |
C.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
D.宋朝时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
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 B.达官贵人的需要 |
C.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 D.农民的需要 |
下列叙述与回族的形成有关的是
A.回族是汉族与畏兀儿人融合的结果 |
B.汉族与女真、契丹等民族融合结果 |
C.蒙古草原的统一 |
D.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中国后与汉、蒙、畏兀儿等民族融合的结果 |
下列对唐都长安和北宋东京相同点叙述,不对的是
A.有“市”、有“坊”,界限分明 |
B.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热闹非凡 |
C.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 |
D.都居住着大量人口 |
与北宋和南宋关系类似的政权是
A.西汉与东汉 | B.西晋与东晋 |
C.唐朝与后唐 | D.西魏与东魏 |
我国历史曾出现过几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实现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是
A.封建统治者采取促进民族融合政策 |
B.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
C.经济繁荣,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 |
D.少数民族大量的内迁 |
下列人物属于古代蒙古族的杰出统治者的是
①完颜阿骨打 ②元昊 ③铁木真 ④耶律阿保机 ⑤忽必烈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③⑤ | D.②④ |
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阅读下列材料:
唐太宗贞观23年(649年)有人口19000000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有人口37140000
唐玄宗开元14年(726年)有人口41410000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有人口45310000
唐玄宗天宝14年(755年)有人口52910000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有人口16900000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有人口15760000
请回答:
(1)从649年至726年,唐朝人口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
(2)从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现何种趋势?为什么?
(3)从上面材料人口变化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本题13分)
材料1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材料2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请回答:
(1)上述能反映什么问题?
(2)从材料上看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3)南方经济发展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