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在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谁?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九年级(1)班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搜集到了如下图片。(共10分)
 
(1)仔细观察图片,请你说说该小组探究的主题应该是什么?
(2)图三所示的重要发明对人类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它采用的动力机械和主要能源分别是什么?
(3)图四体现的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迅猛增长的情况。试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1)写出材料一“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中A、B、C三条航线的开辟者。
(2)15—17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为什么要去海外探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17世纪,被称作“发现了人”和“发现了世界”的时代。
材料二:“意大利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1)材料一中“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说的“大人物”指的是谁?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3)亚当•斯密曾说过“世界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他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我们学过的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至少有6个都含有破坏中国领土完整的条款,请你列举出它们的名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推进民主和法制的目标,一是制约政府权力,二是保证公民的权利,请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政府的权力曾经是无限膨胀的,清王朝通过什么机构使君主的权力达到顶峰?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哪一法律文件限制国王的权力?据此建立了什么制度?
(3)美国独立战争后又是通过怎样的政治设计制约政府权力的?
(4)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规定了哪些公民的权利?
(5)民主法制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新中国的哪一场动乱严重践踏了公民的权利?
(6)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清初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入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交易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
(1)材料一中郑和下西洋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戚继光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荷兰军队向谁投降?
(3)材料三中体现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对外政策?试结合材料二分析这一政策出现的原因?
(4)综合上述回答,明清时期的外交政策呈现出怎样的走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我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即使在分裂的时期也有统一的趋势,各统治者都采取有效的措施巩固国家。据此回答:
(1)结束三国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再次统一全国是哪一朝代?
(2)概括唐朝统治者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关系采取的措施。
(3)和两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主要有哪几个?它们与两宋的关系呈现出什么特点?
(4)指出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的三个主要事件。概述清朝统治者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西藏、新疆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
(1)抗美援朝的胜利,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些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雅典民主政治的原则适用于所有雅典居民吗?请你对雅典的民主政治进行评价。
(3)四大世界文明古国分布在大河流域,为什么会呈现这种特点?
(4)第八单元我们分别学习了世界三大宗教,请回答有关问题。
A、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什么?(0.5×3=1.5分)
B、三个创始人分别是谁?(0.5×3=1.5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错误:                                                                
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该法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
材料二:2006年2月27日台湾领导人决定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适用,同时表示在条件许可时,会推动台湾公众制定新“宪法”。
材料三:2005年4、5月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这一系列访问为海峡两岸的进一步沟通送来了缕缕春风。
请回答: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代中央政府曾采取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试以古代史上相关史实加以证明。(至少举两例)
(2)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3)有人认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大人的事情,与青少年无关。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4)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请分别针对台湾人民和“台独”分子写一句心理话。
我想对台湾人民说:                                                 
我想对“台独”分子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乔冠华(图左)和黄华(图右)在一次会议上的开怀大笑,美国纽约某报特别为此写了文章《乔的微笑》。

请回答:
(1)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出现在哪次会议?(2分)
(2)令身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如此开心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件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201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她90岁的生日。在这近90年里党领导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并且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请回答:
(1) 新中国是何时成立的?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国际意义?
(2)建国初期,党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了哪些行动?(举两例)
(3)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标志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和发展中,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超了关键作用。民族融合,自扫描晋南北朝形成趋势, 元朝时发展到一个高潮。探究元朝的民族融合现象显得非常重要。
(1) 举出一个元朝时民族融合的现象(或表现)
(2)元朝为对辽阔的疆域,各民族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3)你认为民族整合有什么历史作用?
(4)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元朝的大一统与元朝对民族融合现象之间的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贞观之治”书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