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中国古代史
史前时期
人类的起源
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大汶口原始居民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尧舜禹的“禅让”
原始农业的发展
夏商周时期
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
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夏朝的灭亡
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西周的建立及疆域
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
夏商周时期奴隶的悲惨生活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
商鞅变法
夏商周的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夏商周的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
青铜器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先秦时期的冶铁技术
文字的演变
小篆和隶书
诗经和楚辞
老子和孔子
百家争鸣
先秦时期的天文、历法、医学(扁鹊)
先秦时期的绘画艺术
铜钟和编钟
秦汉时期
秦灭六国,建立秦朝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始皇的评价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西汉的建立
文景之治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汉武帝与秦始皇的比较
东汉的兴衰
两汉经济的发展
汉朝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汉朝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
汉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昭君出塞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
汉与欧洲的往来
纸的发明和改进
张衡和地动仪
秦汉时期的农学
秦汉时期的数学天文成就—《九章算术》
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华佗和张仲景
秦汉时期的秦兵马俑等艺术成就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司马迁与《史记》
王充和《论衡》
汉赋和汉乐府
纪年方法和年代计算
楚汉之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的形成
三国时期地区经济的发展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
祖冲之与圆周率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郦道元和《水经注》
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与石窟艺术
草书、楷书和行书
魏晋南北朝佛教的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
西晋的建立及八王之乱
东晋的兴亡
淝水之战
隋唐时期
隋朝的建立
开皇之治
隋朝大运河
隋朝的灭亡
唐朝的建立
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三省六部制
女皇武则天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
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盛唐的社会气象
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隋唐时期的建筑水平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光耀千古的唐诗
隋唐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
隋唐时期的石窟艺术
隋唐时期的乐舞
宋元时期
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
五代十国
陈桥兵变和北宋的政治
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金灭辽及北宋
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南宋和金的对峙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宋代的社会生活
宋朝的重文轻武和士农工商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元朝的建立、统一与疆域
元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民族分化政策与民族融合
元末农民起义和元朝的灭亡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宋词和元曲
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
蒙古灭西夏与金
金的建立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明朝的建立
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
郑和下西洋
外国贡使朝贡制度
传教士与《大清时宪历》
戚继光抗倭
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
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
平定三藩叛乱
平定准噶尔分裂势力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置伊犁将军
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清朝的统治及疆域图
明清经济的发展
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闭关锁国政策
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明朝三部科学巨著
明清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明清文学成就和特色
四库全书
明清的艺术成就
中国古代史综合题
明末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中国近代史
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边疆危机
左宗棠收复新疆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维新派和洋务派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清末民初的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新旧民主主义的根本区别
国民党一大和第一次国共合作
黄埔军校的建立
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
蒋介石、汪精卫反革命政变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八一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复辟及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革命志士的奋斗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和日本全面侵华
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汪伪政权对民族抗战的破坏
南京大屠杀
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和参拜靖国神社
淞沪、武汉、长沙会战和台儿庄战役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
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
全面内战的爆发
孟良崮战役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北平和平谈判
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
解放战争的胜利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科技文化
张謇兴办实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
冯如和飞机制造
李四光和地质力学
华罗庚与中国数论学派
魏源和严复的思想主张
新式教育的开端
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中国近代史综合题
中国现代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
西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过渡时期总路线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中共八大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
文化大革命
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的调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改革开放的背景
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意义
中共十二大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西部大开发战略
中国梦与“一带一路”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国防外交和科技文化
我国民族分布状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国两制”的构想及港澳回归
祖国统一大业
海军 空军 导弹部队的建立
军队建设的现代化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
亚非万隆会议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建交
中日建交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863计划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体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化
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现代史综合题
屠呦呦与青蒿素
世界古代史
上古人类文明和中古亚欧文明
世界三大人种
氏族社会
金字塔和埃及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佛教和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
雅典民主政治
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罗马帝国的建立
古代大河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
日本的大化改新
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査理马特改革与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
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
琅城起义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罗马帝国的分裂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罗马民法大全》
法兰克王国与查理曼帝国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古代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波斯帝国的形成
希波战争
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形成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十二铜表法》
古代文明的传播方式
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
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
阿拉伯人的科学贡献
马可·波罗东行与《马可·波罗游记》
四大发明的外传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古老神秘的文字
世界三大宗教
古代杰出的科学家及哲学家
古代的文学与戏剧
古代著名雕塑与建筑
世界古代史综合题
世界近代史
欧美国家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文艺复兴运动
新航路的开辟
资产阶级的萌芽
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美国独立战争
《独立宣言》
美国1787年宪法
法国大革命
《人权宣言》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
《拿破仑法典》
人类政治文明演进趋势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以及殖民地人民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化国家的变化
三角贸易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古印度的由盛转衰
英国的殖民扩张
印度民族大起义
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统治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和南美的解放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和巩固
英国宪章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共产党宣言》
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美国南北战争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
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彼得一世改革
垄断资本主义 近代文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近代科学家
近代文学
近代艺术
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世界近代史综合题
世界现代史
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俄国二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俄新经济政策
1922年苏联的建立与发展
斯大林模式
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
苏联颁布新宪法
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区别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与影响
罗斯福新政
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西方福利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绥靖政策和慕尼黑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斯大林格勒战役
太平洋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二战的重要战役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
诺曼底登陆
联合国的成立
战后的美国经济
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
欧盟的成立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度发展
战后美国 西欧 日本经济发展原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世界四大经济合作组织
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演变和亚非拉的崛起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及启示
苏联解体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东欧剧变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二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
非洲独立运动
亚非会议和不结盟运动
拉丁美洲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
动荡的中东地区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二战后美苏实力的比较
北约和华约
美苏争霸和两极格局
美国的冷战政策及措施
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两极格局的瓦解
二战后的局部热战
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海湾战争
伊拉克战争
世界格局多极化
科索沃战争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采取的措施
WTO的建立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
生物工程的概念、核心与重大突破
航天技术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苏联、美国和中国的航天技术成就
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现代文学和美术
现代音乐和电影
现代社会生活
世界现代史综合题
历史文化常识
历史开放性问题
材料解析题
阐述见解题
历史小论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观察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述两个国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19世纪中期,美国、俄国、日本都出现了危机。请根据图片呈现的历史信息,分别指出三国面临的危机是什么?
(3)面对社会危机,美国、俄国和日本都采取措施,战胜了危机,请将下表字母代表的相关内容填在答题纸上。

国名
美国
俄国
日本
领导人物
A
亚历山大二世
D
历史事件
B
C
E
共同作用
F
 
 

(4)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欧美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哪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
材料一: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文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到:“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奖项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材料二:新型蒸汽机的出现,引发了工业革命,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三: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个大的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马克思
(1)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隋唐时期我国哪些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大工厂机器使用的能源是什么?在跨入“新时  代”后,英国人出行的新交通工具主要有哪些?
(3)材料三中的“新的革命”应指什么?“另外一个大的无比的革命力量”又是指什么?从此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完成了从建国到强盛的华丽转变,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材料一  美国第二任总统亚当斯说:“北美似乎由上帝的意志决定最终会成为一个国家。”
材料二  现代美国是开始于内战(1861-1865年),结束于美国——西班牙战争(1898年)的这四十年关键时期兴起的。这个重新塑造了国家生活方方面面的关键时期,于1890年代到了顶峰。
(1)美国是怎样“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成为一个国家后的第一任总统是谁?
(2)材料中美国“内战”指的是什么?当时在位的总统是谁?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内战对“现代美国”的兴起有什么重要意义?
(4)在美国历史上颁布的重要文件有哪些?
(5)借鉴美国历史发展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请你为中华民族复兴提出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改革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改革的过程就是学习和创新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  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材料三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所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正是通过这样引进西方文明的改革,日本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材料四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1)材料一的图与话语是什么事件的影响?
(2)材料二是什么事件的内容?学习的是哪国?
(3)材料一、二这两个事件都使其国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具体是什么变化?
(4)材料一中的改革在日本历史上的名称是什么?这次改革对日本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5)材料四是列宁对什么事件的批判?
(6)材料三、四这两个事件在性质和局限性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请回答:
(1)以上条款出自哪个国家的什么文献?是由哪一个机构在何时通过的?
(2)此文献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3)通过该文献颁布该国开始确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看,说说材料体现的进步意义。
(4)实行这一制度的国家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很多,请你在举出一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国国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从此完全废止。”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哪国的什么文献的内容?发表于哪一年?
(2)上述材料的发布有什么意义?
(3)英王被迫解除“一切隶属关系”是在哪一年?宣布独立的国家全称是什么?该国独立战争具有怎样的性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史料一、

史料二、在这次空前规模战役中,双方投入100多个师的兵力,战役中飞机、大炮、 坦克等先进的武器的使用加剧了双方的伤亡人数,共伤亡人数70多万,因此,被称为“绞肉机”。
(1)史料一中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是什么?集团矛盾集中体现在哪两个国家?(写出图中的序号)
(2)史料二中的先进武器发明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这次革命对人们的影响?
(3)史料二空前规模战役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4)说出这场战争的名称和性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近代以来,重视法制建设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潮流,以下几段文字选自近代几部法令,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
材料二: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且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四:宪法规定:这个国家是一个联邦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回答:
(1)材料一这个法令使该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实行这一体制的国家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一个例子。
(2)材料二文献出自哪个事件的法令?为什么说它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3)材料三中“自由独立的合众国”指哪国什么?革命的领导者是谁?
(4)材料四“宪法”是指什么?宪法规定该国是一个什么体制的国家?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以上四则法令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共同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美国和俄罗斯是当代世界较有影响力的国家,让我们共同探索他们的过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宗主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8年,才最终赢得独立。
材料二 自1863年1月1日起,在任何蓄有奴隶的州或其特定区域里面,其人民将视为背叛联邦,而一切被据为奴隶的人们,应当立即和永远获得自由,美国政府和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和维持这些人的自由,并将不作任何处置制止这些人或人们为了他们真实自由所作的任何努力。
——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
材料三 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不幸的是由于这种敌对情绪,发生了一些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我深信,我们迟早会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诸位是同意我的意见的,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面解决好得多。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四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浪潮已经波及到俄国。不过,此时的俄国仍旧实行农奴制,农奴主们对使用机器并不热心。他们认为,买打谷机要花钱,坏了要修理,还要为它养马(最初的打谷机是马拉的),而农奴的劳动却可以一文不费。既然机器完成的工作农奴同样可以完成,为什么要花这份冤枉钱呢?        ——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
(1)材料一中的“大宗主国”指的是哪国?美国最终赢得独立是在哪一年?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林肯颁布的哪一法律文献?
(3)材料三中提到的“迟早会解决的问题”,亚历山大二世是怎么解决的?
(4)材料四反映出当时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什么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扣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材料三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鸟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这次“生产的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什么时代?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
(3)依据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史及近代化探索的历史。
【探究一】(1)李明同学对“世界近代社会的发展线索”模糊不清,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用图示法帮助他理清大致线索,完成空白①②③④的相关内容。

【探究二】(2)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回答:
①从中外历史的进程来看,19世纪60年代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这一时期,中国进行了材料中的第一期探索,这一期探索中的事件有何作用?
②材料中中国近代化第二期进行了两次探索,这两次探索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探究三】(3)追溯大国崛起
①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西方一些大国纷纷崛起。其中,英国率先崛起,并领先于其它国家,说出英国领先于世界各国的表现有哪些?
②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美国在19世纪末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从1776年美国诞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100多年里美国完成了国家崛起。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独立后美国政治权力结构是通过哪一法律文献确立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指出:(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革命横扫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材料二    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两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在这场变革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重大发明是什么?这场变革给英国带来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哪一动力的发明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空前发展?谁被称为“发明大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2012年12月初,美国参议院通过表决,承认日本实际控制钓鱼岛,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极端愤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以来,随着世界连成一体,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18-19世纪,在北美大陆上,美国两次血与火的洗礼,诞生并迅速发展起来。
材料二    中美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它不仅关系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一定意义上也超过两国的范畴……对话比对抗好,合作比遏制好,伙伴比对手好。
(1)依据材料一指出,发现美洲的航海家是谁?美国诞生以前北美大陆是西方哪个国家的殖民地?
(2)“美国两次血与火的洗礼”具体指什么事件?它们对美国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中美两国关系应如何处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中的“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性质是什么?为发展经济,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改革对这两国的共同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英、法、美的资产阶级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统治。从此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远在大洋的中国也深受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0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说:“国王是法律的创立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力。”而在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 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土著人、殖民者和贩卖来的黑奴构成这块新大陆的居民。长期融合后产生了新的民族,并宣告了国家的独立。以后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全部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该部宪法为日后许多国家成文宪法的制定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材料三 “宣称:人生来是自由的……法律面前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1)《权利法案》确立了一个什么样的权力原则?该法案的颁布使英国成为什么样政体的国家?
(2)材料中北美产生的新民族是什么?宣告独立的文献是什么?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这是对近代史上哪位启蒙思想家的思想理念的成功实践?
(3)该文献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领导的哪次政治运动也进行了类似的探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初中历史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