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魂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二: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地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哪些失误密切相关?(答二个要点,2分)
(2)为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决策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至今为止,这一决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分配问题,党中央采取了什么具体的措施?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
一座城市,一段记忆,诉说着一个时代的故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宋)柳永《望海潮》
材料二 《申报》就上海租界公园问题发表文章的统计表(部分)
文章标题 |
刊载时间 |
请弛国禁 |
1878年6月21日 |
论华商函致工部局请准华人得共游公家花园事 |
1885年12月8日 |
不准华人入内之上海公园(图) |
1909年1月27日 |
公园拒绝华人入内之公道谈 |
1922年10月8日 |
华人游公园须先领执照 |
1926年8月18日 |
冯炳南为开放公园问题意见 |
1928年4月18日 |
租界公园昨日开放 |
1928年6月2日 |
(来源:苏智良《上海:城市变迁、文明演进与现代性》)
材料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下竟争力报告NO.13之巨手:托起城市中国新版图》。蓝皮书指出最具综合竞争力城市的排名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专家解释说,深圳是全国城市中单位面积经济产出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除经济发展外,深圳亦能兼顾环保。香港经济竞争力整体强健,但"守成有余,创新不足"。
--央广网北京2015年5月15日报道
(1)阅读材料一回答:材料是采用哪一种文学形式来描述杭州的?概括宋代杭州的繁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上海租界公园问题的焦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海租界公园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崛起的契机是什么?分析深圳成为最具综合竞争力城市的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以历史眼光去审视城市的变迁,你认为如何让城市发展得更美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同答:
(1)结合所学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3)材料二中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领导人是谁?他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贡献是什么?哪次会议把他的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请用一句话评价这个人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3分)
材料二 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连环画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3分)
华东美术出版社1953年4—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月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
——1958年《人民日报》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的早稻、花生高产“卫星”反映了当时我国农业生产出现哪一问题?(2分)
材料四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交售粮食 |
1976年 |
35000斤 |
230斤 |
|
1979年 |
132300斤 |
800斤 |
30000斤 |
一一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4)1976年小岗村人均口粮仅230斤,这与当时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体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比1976年大幅度提高的最主要原因。(4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促进农工商业的发展;准许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裁撤冗官……各地开办新式学堂,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地图出版社)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三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材料一是清朝光绪皇帝颁布的变法令的内容,这场变法史称什么?这场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革命思想被概括为什么?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建立于哪一年?
(3)依据材料三,“第三次革命”是以哪次重要会议作为开始标志的?这次会议形成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评论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2分)
(2)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到1957年我国在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工业方面的成就。(2分)
材料二 (3)小刚同学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列表如下,请你帮他完成
类别 |
内容 |
改革篇 |
农村: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 A 20世纪90年代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B |
开放篇 |
1990年开发与开放 C ,作为龙头带动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 |
D 篇 |
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
只有对经济体制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1)将下列图片中的人物与其对应的国家和政策连线。(请考生在答题卡上将与图片对应的字母进行连线)
A-----;B------;C-------(2)历史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针对中美苏三国的经济改革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是三个同学的回答:
细心的同学们,甲乙丙三位同学都犯了一个错误,请将出错处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并将正确内容填在横线处。
甲();乙(); 丙()
歌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材料四:"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材料五:"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
(4)哪一历史事件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
(5)哪次会议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代的主题是压倒一切的力量,纵观1840年至今的历史,我们能清晰地看出中华民族的时代主题经历了四个阶段:救亡—强国—富民—和平崛起。1840年至1945年的主题是救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强国代替救亡成为新时代的主题……
——《国民大师之死·前言·国学复兴大趋势》
1.“强国”时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成为新中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在确立过程中哪一事件的开展促使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材料二 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时代主题由强国转向富民;进入21世纪,时代主题又从富民走向了和平崛起。”……谈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邓小平说:“所有别人的东西都可以参考,但也只是参考。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
2.为什么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使“富民”成为时代的主题?为了“富民”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政策?“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表达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
3.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还存在一些影响和平与稳定的因素,结合当今世界的形势,有哪些不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1分)
材料二
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
(2) 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2分)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
1957年 |
1960年 |
下降(%) |
粮食(忆公斤) |
1950.5 |
1435 |
26.4 |
棉花(万担) |
3280 |
2126 |
35.2 |
油料(万担) |
7542 |
3405 |
54.9 |
生猪存栏数(万头) |
14590 |
8227 |
43.6 |
(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材料四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随后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2分)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1分)
“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①材料中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有一位老人”指的是谁?
②他划出一个“圈”是指什么? 当时在广东划的“圈”总共有多少个?
③这个“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政策?这个政策是我党在哪一年召开的哪次会议中做出的决定?
④ 有人认为上述政策的实行便利了外国企业抢占中国市场,使外国列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几乎都得到了,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弊大于利。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说明理由。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与发展的不竭动力。改革属于制度上的创新。古今中外,任何王朝、国家的强大都与改革有离不开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
——毛泽东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君,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秦孝公卒,太子立,发吏捕商君,车裂商君以徇。
(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请结合其变法措施加以说明。并指出变法的理论基础。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商鞅变法在当时产生了哪些社会影响?
材料四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3)北魏成为汉化先行者得益于谁的改革?根据材料四,概括隋朝统一的基础。
材料五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
材料六 1868年,一支近百人的日本政府使节团,前往欧美各国进行考察。他们看到西方发达的制度后,下决心向西方学习。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4)根据材料四,指出日本历史上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而进行的重要改革及其影响。
(5)材料五中,日本政府向西方学习,又进行了什么改革?它使日本转变为什么性质国家?三十年后,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学习日本这场改革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6) 30年前,在邓小平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列举改革开放的主要表现。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探索,谱写了一曲曲民族振兴的交响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是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材料三:……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仿效苏联经济模式到开始突破苏联经济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和规律进行了可贵的探索。……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人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请回答:
(1)为解决材料一中“器物上的不足”先进的中国人以哪一历史事件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1917年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表明苏俄式的革命道路的正确性?
(3)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道路指的是什么?在这条道路指引下,我们在哪一年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
(4)材料三提到的“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做出的决定?国家推行的哪一政策使广大农民率先分享到了这场变革带来的成果?
(5)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探索的历程有什么特点?
2015年3月,中国发布了"一带一路"建设愿景与行动文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该文件指出,积极利用现有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同时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追根溯源】
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二 史学研究者在评价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汗血马、佛教、音乐、雕塑等也纷纷东来。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改进造纸术的关键人物是谁?
(3)丝绸之路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小明同学想去领略沿线石窟艺术的风采,请你推荐一处最理想的去处。
【开放合作】
材料三 如下图所示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最大的特区名称。写出图中A处经济开放区的名称。
材料四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和欧盟总部,这也是中国国家元首首访欧盟总部。习近平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时强调,推进中欧关系,合作共赢是关键。围绕落实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打造更全面、更强劲、更高端的合作。
--摘编自中国新华网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欧盟的前身是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哪一组织?
材料五 1985年3月,邓小平高瞻远瞩的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维护和平与繁荣经济,是各国人民普遍关心的大事。根据这样的判断,中国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增进对外交流与合作,以更积极更活跃的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6)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中国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增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事例。
我国古代改革家商鞅提出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理念,在近代以来中外许多卓有成效的改革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中后期,俄国和日本都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请写出这两次改革的名称;并归纳两次改革的相同历史意义。
(2)对20世纪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邓小平改革开放,有人评价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邓小平挽救了社会主义",这种说法对不对?请结合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加以说明。
(3)从上述改革中,你得到什么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