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社会第二次历史性的剧变。
——《中国共产党简史》
(1)依据材料一,请分别写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时间和标志性的历史事件。(4分)
材料二:1950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简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成立。各行政区、省市先后成立分会。11月4日,中国共产党合格民主主党派联合发表宣言,“誓以全力拥护全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拥护全国人民在志愿基础上为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任务而奋斗。”
(2)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历史事件?我国进行这一军事行动的目地何在?
材料三: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3)据材料三,克拉克说的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指的是什么协定?这一协定的签订,有赖于中国援朝军队的哪一位司令官的正确指挥?中国援朝军队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四: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在20世纪实现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了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4)材料四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作出的决策而开始的? 你认为这次会议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次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国人“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自2012年11月以来,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阐述“中国梦”战略,被视为中共治国理政的新指导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独立自由梦】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1) 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步”和“第二步”各自胜利的标志。(2分)
【工业强国梦】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
(2)60多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 (2分)
【民生幸福梦】材料三: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树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正确路线。
(3)材料三中的这次会议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什么上来了?(2分)
【开放繁荣梦】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4)请回答:20世纪最后20年,邓小平领导中国人对民族复兴进行过哪些探索?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将怎样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2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建国之梦】
材料一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1)“建国梦想”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其国内意义是什么?抗美援朝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了那些影响?
【强国之梦】
材料二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 这次会议的内容在思想和政治有哪些规定?
(3)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对此你有何感想?
材料三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材料四:1979年深圳是沿海一个贫穷的小镇 ,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创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
(4)这段歌词是建国以来三代领导人丰功伟绩的写照,想想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列出1980年除深圳之外的其他经济特区一个
【圆梦设想】
材料四 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5)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的是一条怎样的道路?
(6)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与发展的不竭动力。改革属于制度上的创新。古今中外,任何王朝、国家的强大都与改革有离不开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
——毛泽东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君,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秦孝公卒,太子立,发吏捕商君,车裂商君以徇。
(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请结合其变法措施加以说明。并指出变法的理论基础。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商鞅变法在当时产生了哪些社会影响?
材料四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3)北魏成为汉化先行者得益于谁的改革?根据材料四,概括隋朝统一的基础。
材料五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
材料六 1868年,一支近百人的日本政府使节团,前往欧美各国进行考察。他们看到西方发达的制度后,下决心向西方学习。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4)根据材料四,指出日本历史上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而进行的重要改革及其影响。
(5)材料五中,日本政府向西方学习,又进行了什么改革?它使日本转变为什么性质国家?三十年后,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学习日本这场改革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6) 30年前,在邓小平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列举改革开放的主要表现。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相关的“三农”问题。
材料一:一副农家对联写道:“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材料二:“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逃离饥饿。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年分田”与什么运动直接相关?“今岁分田”又指党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政策?
(2)1953年后,我国是如何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其实质是什么?
(3)从“当年”到“今岁”之间,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失误分别指的是什么?
(4)材料二中的此翁指的是谁?此翁的科研成果是什么?“改变了世界”说明什么道理?
(5)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对于“三农”问题你有何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7分)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
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材料一: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国家 项目 |
中国 |
印度 |
美国 |
钢产量(千克) |
2.37 |
4 |
538.3 |
发电量(千瓦时) |
2.76 |
10.9 |
2949 |
材料二: 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时 间 |
1978年 |
1992年 |
2002年 |
2010年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624 |
20370 |
102398 |
421368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343.4 |
1826 |
7073 |
28762 |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7分)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应当归功于1978年中共一次重要会议精神的贯彻,这次会议在经济上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代的主题是压倒一切的力量,纵观1840年至今的历史,我们能清晰地看出中华民族的时代主题经历了四个阶段:救亡—强国—富民—和平崛起。1840年至1945年的主题是救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强国代替救亡成为新时代的主题……
——《国民大师之死·前言·国学复兴大趋势》
1.“强国”时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成为新中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在确立过程中哪一事件的开展促使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材料二 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时代主题由强国转向富民;进入21世纪,时代主题又从富民走向了和平崛起。”……谈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邓小平说:“所有别人的东西都可以参考,但也只是参考。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
2.为什么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使“富民”成为时代的主题?为了“富民”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政策?“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表达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
3.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还存在一些影响和平与稳定的因素,结合当今世界的形势,有哪些不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材料分析题:(共14分)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许多地区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良田。
材料二:(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材料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回答问题。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
人 口 |
粮食产量 |
人均 口粮 |
人均分 配收入 |
还贷款 |
交售粮食 |
1976年 |
19户 110多人 |
35000斤 |
230斤 |
32元 |
——- |
——- |
1979年 |
20户 115人 |
132300斤 |
800斤 |
200多元 |
800元 |
30000斤 |
请仔细思考,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提到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时期,如果农民不组织起来会有哪些弊端?(4分)
(3)材料三反映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收入发生怎样的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4)通过以上材料和所学谈谈,我国广大农村怎样发展才能使经济水平较快提高?(答出两方面即可,4分)
人物传记具有真实性的借鉴性等特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传记的真实性依赖于史料。下列史料再现了邓小平革命生涯的片段,甲描述了哪一事件?此前的1939年,欧洲爆发了什么战事?此后的1941年,日本又挑起了什么战争?乙中的"胜利"主要指哪一战事?此后,邓小平又参与指挥了哪一战略决战?
甲:(刘邓)制定了攻击华北铁路沿线日军据点的计划,并且封锁和分割了日军占领的铁路线。这个攻击计划在(1940年)8月底开始实施,持续了三个多月。((英)伊文思《邓小平传》) |
乙:我军已胜利完成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之跟进任务,敌人追击计划完全失败。今后的任务,是全心全意地义无反顾地创造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全部控制中原。(《邓小平文选》) |
(2)传记的描述需有广阔的视野。下列史料中,"轰然坍塌"指什么历史事件?为挽救"国民经济",邓小平在农业和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领域各提议了什么重大举措?受"四小龙"兴起的启示,他在20世纪80年代采取了哪些开放措施?
邓小平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最为深刻的岁月,是他的最后20年(1977-1997年)。这时他面对的复杂局面是:1.文化大革命走到尽头,……国民浪涌到了崩溃边缘。2.苏联在1991年轰然坍塌。3."四小龙"悄然兴起。(摘编自袁伟时《觅路与清障》) |
(3)传记的价值在于借鉴。下列史料反映的历史细节,体现了邓小平哪些优秀品质?
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逃往香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3分)
材料二 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连环画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3分)
华东美术出版社1953年4—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月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
——1958年《人民日报》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的早稻、花生高产“卫星”反映了当时我国农业生产出现哪一问题?(2分)
材料四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交售粮食 |
1976年 |
35000斤 |
230斤 |
|
1979年 |
132300斤 |
800斤 |
30000斤 |
一一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4)1976年小岗村人均口粮仅230斤,这与当时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体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比1976年大幅度提高的最主要原因。(4分)
歌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材料四:"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材料五:"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
(4)哪一历史事件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
(5)哪次会议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同答:
(1)结合所学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3)材料二中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领导人是谁?他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贡献是什么?哪次会议把他的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请用一句话评价这个人物。
2015年3月,中国发布了"一带一路"建设愿景与行动文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该文件指出,积极利用现有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同时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追根溯源】
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二 史学研究者在评价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汗血马、佛教、音乐、雕塑等也纷纷东来。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改进造纸术的关键人物是谁?
(3)丝绸之路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小明同学想去领略沿线石窟艺术的风采,请你推荐一处最理想的去处。
【开放合作】
材料三 如下图所示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最大的特区名称。写出图中A处经济开放区的名称。
材料四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和欧盟总部,这也是中国国家元首首访欧盟总部。习近平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时强调,推进中欧关系,合作共赢是关键。围绕落实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打造更全面、更强劲、更高端的合作。
--摘编自中国新华网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欧盟的前身是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哪一组织?
材料五 1985年3月,邓小平高瞻远瞩的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维护和平与繁荣经济,是各国人民普遍关心的大事。根据这样的判断,中国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增进对外交流与合作,以更积极更活跃的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6)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中国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增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事例。
只有对经济体制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1)将下列图片中的人物与其对应的国家和政策连线。(请考生在答题卡上将与图片对应的字母进行连线)
A-----;B------;C-------(2)历史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针对中美苏三国的经济改革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是三个同学的回答:
细心的同学们,甲乙丙三位同学都犯了一个错误,请将出错处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并将正确内容填在横线处。
甲();乙(); 丙()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探索,谱写了一曲曲民族振兴的交响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是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材料三:……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仿效苏联经济模式到开始突破苏联经济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和规律进行了可贵的探索。……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人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请回答:
(1)为解决材料一中“器物上的不足”先进的中国人以哪一历史事件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1917年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表明苏俄式的革命道路的正确性?
(3)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道路指的是什么?在这条道路指引下,我们在哪一年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
(4)材料三提到的“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做出的决定?国家推行的哪一政策使广大农民率先分享到了这场变革带来的成果?
(5)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探索的历程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