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安徽凤阳县1980——1982年粮食产量情况:
1980年产粮               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               6.70亿千克
1982年产粮               7.15亿千克
请回答:
(1)与材料一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在哪一年基本完成?
(2)材料二中粮食产量的变化是因为实行了哪种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与新中国历史上哪一次会议有关?
(3)除材料一、材料二所涉及的农村经济政策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还有哪两次调整农村经济的政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材料二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我国最早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布在哪两个省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建设经济特区的主要好处。
(3)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的瞬间定格为永恒。下列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为中国
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结合年代尺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年代尺完成下列表格。

关键词
良好开端
伟大转折
高举旗帜
会议名称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后,写出两例探索中出现的模范人物。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写出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成就各一例。
(4)中共十五大确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纪念改革开放37周年,某班学习小组为了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学习。
请你针对这一探究回答:
(1)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这场社会变革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请写出这期间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思想解放运动。
(3)20世纪的最后20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辟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4)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某学校准备举办专题展览活动,展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60多年的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有许多展板已完成。请你思考并完成下列版面内容。
(1)展览活动名称                                                   
(2)完成下列未完成的版面:
建国初期重大历史事件回眸

时  间
历史事件
意   义
1949年
    ①    
国家赢得独立。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②        
1952年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③          彻底废除了。
1953年
     ④   战争胜利
维护了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3)完成下面图示:

(4)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请你举出至少两项。
(5)看完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展板,你有什么感受或启示?(至少2点,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设立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海关,中央又公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原来维护帝国主义利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东西一律予以废除,旧海关得到彻底的改造,成为名符其实的人民的新海关,实现了“把中国大门的钥匙放在自己的口袋里”的目标。
材料二 邓小平:“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家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收回了在近代史上丧失的什么主权?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表明二十世纪晚期我国实现了什么经济发展方针?有何具体表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新中国不仅在政治上赢得独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经济建设上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材料三:改革开放后,中国面临相对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适时制定了恰当的政策,促进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结合材料一,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图片所放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进行的两次成功的探索。
(3)材料三中“相对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指的是什么?我国为顺应这种潮流而采取的举措是什么?
(4)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民族复兴之路,有许多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去感悟,请写出一条最深刻的肩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把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材料三 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表

1980年粮食产量
1981年粮食产量
1982年粮食产量
5.02亿千克
6.07亿千克
7.15亿千克

材料四  2015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了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这指的就是三农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项运动?该运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曾有过哪些重大失误?
(3)材料三中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实行了什么改革?
(4)材料四充分体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请就“三农”问题提出一条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

材料三:1958年,中国出现了亩产13万斤的“中稻高产卫星”和一棵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重千斤等众多违背经济发展客观经济规律的“奇迹”。……但是农村经济水平普遍很低,大食堂难以维持,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城乡粮油棉等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许多地区因饥饿发生了浮肿病,有的地方人口死亡率剧增。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针对材料一的现象,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什么法律?
(2)从材料二的图表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是什么事件导致的严重后果?
(4)材料四反映了中国农村的什么制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材料二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政府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材料四 但是,值得所有中国人警惕的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的进程,而且威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1995年1月30日)
(1)材料一中的“中国道路”具体是指什么道路?
(2)材料二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哪一伟大构想中体现出来?
(3)材料三中,新中国成立后,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西藏和平解放是在哪一年?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据材料四回答,影响台湾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梦”是当今中国对世界的呐喊。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一直致力于追求中华民族复兴之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
材料二 由今而言,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崛起不足以渡此危崖。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而东西文明真正之调和,则终非二种文明本身之觉醒,万不为功。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
材料三 近代以后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2012年)
材料四 周恩来健步走上讲台,平静地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印尼、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等纷纷离座,争相同周总理握手。就连之前态度一直非常强硬的菲律宾外长罗慕洛都高度评价周总理的讲话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示了民主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为弥补“自己的不足”,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做了哪些努力?并分析推动这种努力不断深入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能救世界之危机的“第三新文明”指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如何一步步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4)根据材料四,周恩来总理参加的是哪个国际会议?中国是如何对待参会的亚非国家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在召开前即被媒体和中国民众与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比较。后者被公认为“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引自《京华时报》2013年11月21日
材料二 上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一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并在中央指导下,在农村逐步推行,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材料三 新华社广州2013年12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近日在广东考察工作,他强调: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采取多种措施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
(1)根据材料一“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2)根据材料二、三回答,改革开放之初,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主要做法分别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三说一说,中国人民以勇气和智慧创办了经济特区,它的创办有何意义?结合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10月19日的夜晚,暴躁的子弹在你跃起的肉身中安静了下来,上甘岭上你始终保持的姿势,也让那个即将来临的黎明永恒。
材料二:1960年春,他响应号召,率领1205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他带领大家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使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提前开钻,打出了原油。
材料三:他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1)材料一中的“你”指的是哪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2)材料二中的“他”说的是谁?大庆油田的建成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的“他”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什么?
(4)以上三位人物身上有哪些值得传承的主旋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穷则变,变则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的两个镜头。镜头一:双水村一队在队长孙少安的带领下,全队农民按下手印,进行了分田土地承包。镜头二:队长孙少安自己承包了荒山建起了砖瓦厂,雇佣了一些同村的人,带领他们开辟了一条发家致富的新路。
材料二:从1953年7月破土动工,到1956年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诞生,它的建设,速度之快,工程之好,被人们称为奇迹。1988年到2001年,是它的结构调整时期。这一时期,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的工厂向集体公司制的转变,以及单一的国有资产向多元化资产结构的转变。
材料三:3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边陲不镇,破旧的渔村,因为贫穷,成为国民党宣传大陆“水深火热”的素材。1980年后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外国人惊叹为“一夜崛起之城”,外商投资的重要汇集点。
(1)材料一镜头中孙少安的这种做法在农村被称为哪一政策?镜头二孙少安开辟的致富新路是建立什么企业?
(2)材料二中的“它”的名字是什么?1988年后“它”的做法体现了我国哪一领域的改革?
(3)材料三中的“边陲小镇”指的是哪里?1980年,我国在这里建立什么使它发生了巨变?
(4)通过这些变化你感悟到了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时俱进的新时期工业】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反映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2)根据图二概括,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相比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新型表现在哪些方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