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一粒火星"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粒火星"是指( )
A. | 萨拉热窝事件 | B. | 凡尔登战役 |
C. | 德国闪击波兰 | D. | 珍珠港事件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掀起了缔约结盟的狂潮。其中以德国为核心的军事集团是
A.三国同盟 | B.三国协约 |
C.轴心国军事同盟 |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是()
A.1913——1917年 | B.1914——1918年 |
C.1915——1919年 | D.1916——1920年 |
一战前就有人预言:“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萨拉热窝事件 | B.凡尔登战役 |
C.三国协约形成 | D.三国同盟形成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
A |
一战爆发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而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 |
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性质的战争 |
B |
《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
由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得以改变 |
C |
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社会主义苏联唯一抗衡 |
美苏在全球进行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
D |
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后来引爆这只“火药桶”的“火星”是()
A.苏格兰人民起义 |
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
C.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
D.萨拉热窝事件 |
2012年7月8日是法德和解50周年纪念日。回顾历史,法、德两国的历史及关系耐人寻味,也影响着欧洲乃至世界的进程。一战期间法德之间一场被称为“绞肉机”的著名战役和20世纪60年代以法德为核心成立的欧洲一体化组织分别是
A.普法战争;欧洲联盟 | B.凡尔登战役;欧共体 |
C.诺曼底登陆、欧洲联盟 | D.南北战争;欧共体 |
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下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
①战后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②两次大战中中国都是战胜国
③都是帝国主义争夺殖民霸权的非正义战争
④都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题图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能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形势的是:()
与“突发事件”、“枪声”、“第一次世界大战”等信息相关的是()
A.来克星顿枪声 | B.萨拉热窝事件 |
C.凡尔登战役 | D.德国闪击波兰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
A. | 马恩河战役 | B. | 索姆河战役 |
C. | 日德兰海战 | D. | 凡尔登战役 |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A.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 |
B.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 |
C.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突袭波兰 |
D.苏台德区——慕尼黑阴谋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核心是( )
A. | 德国和英国 | B. | 奥匈帝国和美国 |
C. | 意大利和法国 | D. | 德国和俄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