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1913年英德美法四国的实力对比表。据此表实力对比分析推断,这将导致的直接政治后果是
英 |
德 |
美 |
法 |
|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
3 |
2 |
1 |
4 |
在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
1 |
4 |
5 |
2 |
A.英国成为殖民大帝国
B.美国成为经济大国
C.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D.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南斯拉夫某城有一石碑,刻有文字:“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碑文记载的事件是()
A.来克星顿枪声 | B.萨拉热窝事件 |
C.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 D.波士顿倾茶事件 |
一战爆发前,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其中由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建立的是( )
A.三国协约 | B.华沙条约组织 | C.三国同盟 |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持续时间 |
阵亡人数 |
受伤人数 |
经济损失 |
4年零3个月 |
840万 |
2100万人 |
3400多亿美元 |
A.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B.人类的一场浩劫和深重的灾难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
B.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 |
C.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
D.新兴的帝国主义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的战争。但是,不久他们便友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所折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财富和伤亡的人数是前所未有的。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
B.战争引起民族解放运动 |
C.战争引起无产阶级革命 |
D.战争带来的灾难超乎人们预想 |
五四运动促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对德和约”指的是:
A.《凡尔赛和约》 | B.《九国公约》 |
C.《北大西洋公约》 | D.《华沙条约》 |
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刘小明同学整理出以下知识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战争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②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③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④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14—1918年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下列有关一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萨拉热窝事件说明个人恐怖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②战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③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着一战的爆发
④1918年德国投降宣告了一战的结束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湖南常德)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图示中能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形势的是( )
美国国会调查局近日发布了一份美日关系动态分析报告,称由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无视美国建议”,执意参拜靖国神社,美日互信遭到损害,同盟关系进一步复杂化。下列关于近代以来美日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美国伙同日本,成为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帮凶 |
B.美国和日本在一战期间都参与了对同盟国的作战,是盟友 |
C.一战后的华盛顿会议,因为亚太地区的争夺,美日矛盾加剧,最终引发太平洋战争 |
D.二战中,美日分别加入反法西斯联盟和轴心国集团这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 |
这是由民族矛盾引发的一次偶然事件,但却点燃了一场历时四年的世界性战争,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巨大灾难。这一事件是()
A.来克星顿枪声 | B.攻占巴士底狱 |
C.珍珠港事件 | D.萨拉热窝事件 |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亊集团争夺的热点,并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的是()
A. | 诺曼底半岛 | B. | 亚平宁半岛 |
C. | 克里米亚半岛 | D. | 巴尔干半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