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赏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修养。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了一次文物鉴赏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鉴赏文物】
请认真观察下列文物图,写出你解读到的相关历史信息(如文物名称、所处朝代、出土地区、用途或文物价值等,要求每个至少列出三条)。
文物一: 、
文物二: 、
【鉴别真伪】
仔细阅读下列三幅图:
请回答:
(1)根据上述三幅图提供的信息,你认为我们获得古代历史知识的途径有哪些?
(2)上述三幅图中,哪一幅图提供的史实更可靠?为什么?哪一幅告诉我们的史实最不可信?
提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是孙子。
为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提供理论基石的是
A.韩非 | B.荀子 | C.孙武 | D.庄子 |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问题并存。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集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你认为他所说的“智慧”是指
①“仁者爱人”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A.① | B.①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摘自《论语》
图
(1)图中的人物是谁?(1分)概括材料一中其思想的核心。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反映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民主),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科学),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014年是农历马年,仰天长啸的骏马寓意美好。下面关于"马"字的几种书体,在秦朝时被确定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是那一种?
"扬州"一名最早见于
A. | 《诗经》 | B. | 《尚书·禹贡》 |
C. | 《春秋》 | D. | 《论语》 |
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乙 | B. | 丙 | C. | 甲、乙 | D. | 甲、丙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在历史上,从中国到世界,从古代到近现代,一批又一批的思想家站在时代的前沿,提出了先进的思想理论,吹响了时代的号角。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广招学生,大办私学,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
(1)材料一中"创立学说,广收学生,大办私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谁?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为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
材料三:
(3)图一中的两位人物领导了哪次运动?
(4)以图二杂志为宣传阵地的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材料四: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
(5)材料四中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指14-16世纪欧洲的哪场运动?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材料五:"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次革命中失去的只有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共产党宣言》
(6)该文件的发表标志着哪一思想的诞生?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哪一次革命运动第一次将此理想变成了现实?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慢慢下降了。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
A. | 夏朝 | B. | 商朝 | C. | 西周 | D. | 春秋 |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主张是
A. | 无为而治 | B. | 兼爱、非攻 |
C. | 春秋无义战 | D. | 仁政 |
下列哪一观点体现老子的思想主张
A.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 B. | "无为而治" |
C. | "民贵君轻" | D. | "法治" |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这句民谣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传统节日
A. | 端午节 | B. | 中秋节 | C. | 重阳节 | D. | 春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