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 |
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的学派 |
C.诸子百家相互辩论,相互影响 |
D.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
学习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 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 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④ 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坏公物”的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假如用法家思想去解决应该是
A.损坏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 |
B.损坏公物属于犯罪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 |
C.损坏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 |
D.损坏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提倡节俭 |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是“( )”
A.仁 | B.无为而治 | C.兼爱、非攻 | D.法治 |
下图中材料记载的内容反映了
A.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
B.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 |
C.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商朝 |
D.《尚书》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 |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属于他的教育思想有
①“仁者,爱人”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③“温故而知新”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在“天府之国”的四川,有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已造福于人民2000多年,在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也未被毁坏,这项工程是
A.灵渠 | B.都江堰 |
C.郑国渠 | D.邗沟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 B.商朝 |
C.西周 | D.战国 |
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
B.“兼爱”、“非攻” |
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下列属于孔夫子话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
C.无为而治 |
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我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在战国时就提出了;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使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坏境保护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墨子 |
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春秋》——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
B.孟子—《道德经》——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 |
C.孔子——《论语》——“仁”,“为政以德” |
D.韩非子——《孙子兵法》——“兼爱”、“非攻” |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学派受到秦国统治者青睐的是
A. | 儒家 | B. | 墨家 |
C. | 道家 | D. | 法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