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共10分)

材料一:“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   —外交部部长王毅。
材料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开历史倒车”——李克强
【相关链接】2013年11月23日,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2013年11月26日,我国首个航母战斗群编成;2014年2月7日,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王毅外长所说的1894和1914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中1894年发生的历史事件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请根据相关链接,说说我国为“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开历史倒车”采取了哪些措施?
(3)“日本政府应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据此请你给日本政府提点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840—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发动了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请回答:
(1)这一时期列强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并强迫中国主要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有何影响?
(2)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举出其中两个代表人物,并说说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两则材料都(  )

A.赞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 B.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C.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 D.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据此探究以下问题:
(1)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过哪些主要的侵略战争?指出它们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2)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日本屡屡侵犯中国,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人教版七下教材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发生在什么时期?当时政府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结果如何?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其英雄壮举的指挥将领分别是谁?是为了抗击日本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日本在上述侵华战争的发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材料三 ……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3)材料三中,为什么视日本为“万恶的敌人”?(以其侵华暴行为例说明。2分)社论认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3分)   
(4)日本至今仍未反省战争罪行,从中日关系的角度,你怎么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争与探索的“他”是谁?
(1)“他”在鸦片战争中坚守虎门炮台,最后以身殉国——
(2)“他”发动金田起义,创建太平天国,领导太平军进行反封建反侵略斗争——
(3)“他”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甲午海战中舍生忘死,以自舰撞敌舰,舍生取义——
(4)“他”领导辛亥革命并建立了中华民国一一
(5)“他”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血泪的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中国官方的新华网17日(2013年4月)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的远海训练编队17日上午在冲绳县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网注)附近海域巡航。……有中国媒体指出,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某个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年签订的这一条约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新浪军事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一场战争?为什么说它是“一块界碑”?
(2)材料二中所说的“日清战争”是指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1895年签订的条约”是指我国近代史上的哪个不平等条约?
(3)材料三反映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状况?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8分)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对文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两例。
(2)针对中国19世纪这种“入侵和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福泽裕吉(明治维新政治家)力主"进行东洋侵略(注:侵略朝鲜、中国),使国内人心转而外"。
(1)据材料一,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日本的社会状况,并概述"国内人心转而外"的含义。
材料二:表格(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双方舰队力量对比)

项目
国别
参战
舰数
装甲
情况
总排水量
(吨)
平均航速
(海里/时)
鱼雷发射
管数
火炮
总数
鱼雷
艇数
中国
12
12
34466
15.34
27
195
2
日本
12
12
40840
16.33
36
268
0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舰队在哪些方面与日本舰队存在差距?
材料三:李鸿章为避战保船,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军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1895年初,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无心再战,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摘自《中国历史》(岳麓书社)
(3)创建北洋舰队的相关历史事件是什么,黄海大战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4)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内部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列强在近代对华的第一次侵略战争,该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在与图片相关的三次战争后,清政府分别与列强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试分别写出这三次战争中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各1例。
(4)在近代,面对列强侵略,中国的抗争大多以失败告终,你认为根本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给英国;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协商。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它们分别签订于列强的哪一次侵华战争之后?
(2)材料二中哪一条款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3)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日是邻邦,就是因为有日本这个“闹钟”在身边,中国人将永远不敢懈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材料二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材料三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中国将首次举办胜利纪念日阅兵仪式。中国解放军三军最新主战装备将亮相。中方还将邀请外国元首参加阅兵。
(1)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2)你认为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设在12月13日的原因是什么?
(3)你认为中国举办胜利纪念日阅兵仪式的目的是什么?
(4)近年来,少数国家肆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利益。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10分)
【历史之痛】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辱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追梦之旅】
材料二: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圆梦之旅】
材料三:时下热议“中国梦”,有人不免会联想到“美国梦”。“中国梦”与“美国梦”当然不是一回事,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从路径选择上讲,美国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聚中国力量……
—2013年4月23日《光明日报》
(1)指出材料一中“三次灾难性的战争”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和第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概括材料二中“1911年革命”和“1949年革命”分别指中国历史上的哪次重大的历史事件?
(4)从材料三中的内容找出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中国梦,我的梦】
(5)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的梦,作为青少年的你应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图一的人物是在哪次海战中,率哪艘舰艇冲锋在前,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
(2)图二是哪一战争后留下的残迹?看到这一残迹,你有何感想? (4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列两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马关条约》签订场景               图二 日本递交投降书
⑴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两次战争的结果?造成两种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⑵图二场景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⑶从两幅图片能看出近代日本的发展与战争密切相关,这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中日建交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