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顶井架复原图, 它反映了( )
①会建造房屋
②过着定居生活
③私有财富的出现
④手工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繁荣昌盛中国梦】两宋时期,南方地区社会经济堪称突飞猛进城市的发展及其格局和功能的演变,农业、手工业生产的显著进步,商品贸易的空前活跃,皆使当时的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新面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宋末年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材料二:(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南宋海船有13个密封舱
材料四: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材料五: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清明上河图》反映的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宋代与唐代相比,在城市商业布局方面有什么新发展?
(3)从材料三的这幅图中,你能获取有关宋代的商业或手工业的什么历史信息?材料四中纸币的出现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4)材料五反映了什么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当时民间流传的一句谚语加以印证。
【制度创新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 商鞅语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材料三:由全体男性公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每隔10天召开一次,投票决定国家的内政、外交等大事,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在休会期间,从公民中抽签选出500人,组成“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城邦的日常事务。
材料四:秦始皇和汉武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在政治方面“便国不法古”的重大措施中得罪地主阶级的是什么措施?北魏孝文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治家所进行的改革有什么特征?他们的改革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三反映了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
(3)材料四中的两位杰出人物在建立和完善中央集权制度上进行了哪些创新?
(4)今天的浙江省中“省”来历与哪个朝代形成的行省制度相关?
【开放交流能互补】文化的传播、沟通、交流,是人类文明绵延不绝、不断进步的重要条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哪一历史人物贡献密不可分?元朝时有一位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经过此路线来到中国,他是谁?
(2)汉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世界三大宗教中的哪一宗教开始传入中国?这一宗教在传播的时候,不同的国家宗教建筑有不同的风格,说明了什么?
(3)人口移民也是文明传播的重要途径,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北方人民南迁,带来什么重大影响?
(4)比较隋朝大运河和丝绸之路,你认为在传播文明方面它们有什么不同?
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P13和《战国形势图》P14(课本),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
A.晋 | B.齐 | C.楚 | D.秦 |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中外历史上不乏有成功的改革实践,都促进了社会进步发展。结合教本中所学知识回答:(本题有3个设问,共9分)
(1)列举古代中外三个成功的改革实践。
(2)请用上题中一个改革实践说明这次改革为什么说是成功的?
(3)你认为古代中外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读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世界文明发源地分布图,回答问题。(每一个空格1分,共11分)
(1)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中,C为___________流域,D为___________流域下游和三角洲。
(2)从文明起源看,E地为 文明,也是 文明之源。
(3)图中文化源地最初都获得最大突破的方面是__________(序号)。
①农业 ②商业 ③交通运输业 ④ 工业
(4)以下文明成就所对应的文化源地正确的是__________(序号)。
①A——太阴历 ②B——字母文字 ③C——青铜器 ④D——金字塔
(5)以文字要素为例,创造楔形文字的是________(字母), 甲骨文的是________(字母)。
(6)法显去天竺,天竺即图中________(字母)位置,是为获得 教的经典。这一宗教最主要的教义是宣扬“ ”。
下图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是以天主教教皇为首的罗马教廷的所在地。为这个教皇国的产生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A.查理在罗马接受教皇的加冕 |
B.签订凡尔登条约 |
C.西欧城市行会的组成 |
D.丕平献土 |
对古埃及帝国描述正确的有( )
①由美尼斯建立
②地跨欧亚非三洲
③是古埃及国力强盛时期
④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
A.①③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对下边两图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两图表明各阶层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②图一体现的是我国西周的分封制
③图二表明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
④两图都体现了封主与封臣之间的主从关系
A.③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