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他率领起义军南下,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自此,中国共产党(

A.

从幼年走向成熟

B.

正式创建了人民军队

C.

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D.

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来源: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5-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张报纸发行“号外”,通常是因为有重大事件发生。下图是《新申报》191955日印发的“号外”,报道了当时发生在北京的学生运动,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南昌起义

D.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来源: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5-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对黄埔军校是抱有无穷希望的,他在军校的开学典礼上要求学生:“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军校的创办(

A.

是实业救国思想的实践

B.

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

C.

沉重打击清王朝的统治

D.

实现了社会习俗的变革

来源: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5-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从下图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

北伐的胜利进军

B.

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C.

红军长征的历程

D.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来源: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5-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场战争后,中国国门洞开,领土开始被割裂,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开始改变,这场“战争”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来源: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5-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同学们整理的清朝前期治理边疆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A.

巩固了西北边疆

B.

稳固了东南海防

C.

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D.

解决了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来源: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5-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古代建有一项宏伟工程,蜿蜒于高山、深谷之中。它最初的定位与作用是以军事防御为主,后来逐渐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这项工程是(

A.

都江堰

B.

大运河

C.

明长城

D.

北京城

来源: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5-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了有效管辖如此广阔的疆域,元朝创立了(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

来源: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5-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时,中央派文官到地方任知州;设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驻地定期更换。这些措施意在(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削弱宰相权力

C.

丰富市民生活

D.

发展海外贸易

来源: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5-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小云同学学习隋唐这一单元后绘制的思维导图。据图可以判断隋唐的时代特征是(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来源: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5-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汉以后,我国的冶铁技术、漆器、井渠法等传入大宛、安息,甚至西传至更远的罗马。这主要得益于(

A.

丝绸之路的开辟

B.

文成公主入藏

C.

江南地区的开发

D.

市舶司的设立

来源: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5-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这些措施有利于(

A.

促进经济发展

B.

增强军队战斗力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强化旧贵族特权

来源: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5-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过考古学家的长期发掘,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中发现了厚达 6 米的灰烬积层,灰烬中有很多石块、兽骨和朴树籽等。这一考古发现,可用来说明北京人(

A.

学会了制作陶器的方法

B.

已经掌握农作物种植技术

C.

居住于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D.

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来源: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5-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不仅比原来的蒸汽机少用大量的煤,而且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当蒸汽时代和工业革命到来的时候,它推动着业已领先的英国继续前行,让这个小小的岛屿在后来的几百年中进一步地超越了其他各国。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万人参观了英、法等西方大国展示的工业实力和创造发明。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将博览会的展馆照得通明透亮。

——摘编自《大国堀起》解说词

材料三:自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以来,中国的航天科技事业迅速发展。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发射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组成,他们将在太空驻留约6个月,执行载人航天工程第三十二次飞行任务,计划今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摘编自《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博览会上展示的“创造发明”属于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并指出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航天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来源: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5-01-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引领中国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到1952年,我国工业化的起步点仍然很低。工业总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3.1%,重工业又只占工业总产值的35.5%。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落后于工业发达的国家,也落后于印度这样的新兴独立国家。因此,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我国陆续建立起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新式机床制造业、重要有色金属冶炼业等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工业部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材料三: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阅读材料一,请从材料中任选一次会议,简述其重大历史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历史事件有什么突出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实施新政的背景。怎样理解中国改革“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

来源: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5-01-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