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0日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主题是“依法治国”,某初中八年级(1)班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准备以此为主题进行课题研究,并选择了“普通市民法律知识普及情况”的研究方向。该小组共8人,准备用两周完成该课题。以下是该课题组的调查报告,假如你是该小组负责人,请你与其他同学配合共同完成这一任务:
关于某区普通市民法律知识普及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计划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组长你初步拟定如下调查顺序:①整理分析材料②多途径收集相关材料③撰写调查报告④制定调查计划⑤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请你按照社会调查活动的合理顺序对以上程序进行排序 (只填序号;2分) |
调查对象 |
由于该校地处市郊,工厂较多,外来打工的人员也不少。你认为要对工厂工人和外来打工的人进行调查,分别该用什么调查方法? |
调查准备 |
明天调查活动就要开始了,为了确保圆满完成此次活动,作为组织者,请你向同学提出几点要求 |
调查结果 |
①工厂工人要求长期加班,而加班工资却很低,工人只能忍气吞声②工人劳动环境很差,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③外来打工人员普遍缺乏法律知识,经常被拖欠工资④打工人员普遍与用工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导致一旦发生纠纷,很难维权 |
提出对策 |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该小组准备向学校建议在学校周边有效的普及法律知识,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
分享体验 |
通过本次活动,相信你有很多收获和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
感悟公平
材料一:新修改的选举法,改变了原来城乡按4∶1的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城乡居民选举实现“同票同权”。
材料二:2009年9月,《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60岁以后领上养老金,不再只是城镇居民的“福利”。
材料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1)请针对上述每个材料,分别谈谈你对公平的具体理解。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出怎样才能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
(3)上述举措都和农民、农村有关,这是针对我国怎样的发展现状提出的?这些举措对改变这一现状有什么积极影响?
【生命健康】
近几个月来,全国各地发生不法分子暴力侵害中小学生的恶性案件。一时间,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举国上下关注校园安全问题,中小学生的生命健康成为全社会保护的重点。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突发暴力事件,侵害了我们的哪一项人身权利?
(2)我国法律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的这一权利给予特殊保护?
(3)请你就怎样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提几点合理建议?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近日,一位网友发布的“中国式过马路”微博显现了中国各大城市行人过马路的不文明行为。
[现状分析]
(1)结合右图思考这种过马路的方式会有哪些危害?(至少答出三点,共3分)
[文明出行]12月2日是 “全国交通安全日”,新华社记者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的繁忙路段对行人交通状况进行实地采访,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车走着肯定是不能过,没车时候就可以过了,就算是红灯但也没影响交通啊。”在采访中,大部分行人对于闯红灯行为做这样的解释。
第二种:随大流,看着别人过自己也就过去了。
第三种:“闯红灯跟等绿灯差不了几秒钟,但是守规矩让我感觉踏实。”在北京街头,一位姓周的年轻人如此表示。
阅读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仅选择观点,没有理由者不得分)
[我的建议]
(3)结合以上材料,谈一谈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来减少此类行为的发生?
青少年的生活是美好的,国家和社会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保护。但是生活中也有阴影,中小学生受伤害的事件仍时有发生……
【生活在线】
2014年我省调整完善了省对县、县对乡镇的财政体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与乡镇脱钩,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予以保障,先后实施了“校校通”工程(为每所农村学校新建网络教室)、“四项配套”工程(图书、实验仪器、体育和艺术教育器材配套)、“龙芯”电脑推广应用工程、农村初中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建设工程、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和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哪一方面的保护?
(2)“特别的你”能从材料中感受到自己的哪些权利得到了保障?
【学会自护】
(3)下边图框中有一项做法欠妥,请找出并 说明理由。
(4)生活中难免会有意外。当你遇到下图情境时,你的有效对策是什么?(要求:至少说出两种有效对策,且不得雷同。)
材料一:明明非常关注每年全国的“两会”,在今年的“两会”上,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受到代表委员热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家风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它影响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家风在我们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早已积淀为一种带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的精神追求。明明的爸妈就常教育他不能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啃老”的思想;教育他“要做一个勤奋踏实的人”、“别人有困难能够见义勇为”;在生活中要“注重节约,不要浪费”,等等。
材料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阅读材料三漫画,请你分别指出四幅漫画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个方面内容。
(2)请你简要概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3)在生活中,优良的家风孕育和传承着中华民族怎样的精神?
以下是中央电视台“2014年感动中国”获得者于敏事迹介绍。
对于业界公认的“中国氢弹之父”这一美誉,于敏本人并不乐意承受:氢弹研究“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从零开始,面对一个个困难与挫折,从未放弃,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自主研发,不断创新,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性问题。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2015年1月9日,摘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桂冠。他已经习惯隐匿在鲜花和掌声的背后。“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自慰了。”这既是他的淡然,更是他的超然。感动中国,感到你我,从于敏老人的言行中,你获得哪些精神食粮?并简要阐述。
示例:团结合作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对于四大发明发祥地的古老国家,曾经的辉煌令人自豪;对于一个饱尝落后挨打而行进在复兴之路的伟大民族,历史的坎坷给人启示。科技进步,以神奇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改变民族命运。今年是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周年,对此,某校九年级学生将制作一期专题展板,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清晰展现,正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共圆各族人民梦想。
【全面建成小康】全面小康,核心就在全面。什么是全面?“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1)党和政府要达成上述论断中“全面”的要求,应做出怎样的努力?
【全面深化改革】 “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势在必行。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出台,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2)我国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全面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2014年12月4日,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当天,育才中学组织开展了宪法晨读活动,利用晨读时间,选择宪法序言及正文中的适当章节、条款,组织学生进行了集体朗读。
(3)你认为该校组织开展宪法晨读活动有这个必要吗?请说明理由。
【全面从严治党】2014年,我们党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坚决查处党内存在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到以严的态度、严的措施狠抓惩治“四风”问题;从努力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到巡视利剑高悬、形成持续震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态度坚决、措施有力、成效明显,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4)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之举,让你对党有了哪些认识?
简答题:
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江苏省徐州市丰县63岁的退休教师谢淑华,拉着人力板车,历时1年,走了两万四千里路,带着91岁的妈妈环游中国,完成了妈“一辈子在锅台边转,也想出去走走”的心愿。没有GPS导航,没有电动助力,靠一本地图和不断问路,走过一段段行孝之旅。谢淑华的举动感动了无数人,被称为中国“好儿女”,荣登“中国好人榜”。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谢淑华的所作所为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什么传统 美德?为什么要弘扬这一传统美德?
(2)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去继承和弘扬这一传统美德?
材料一:习近平2014年l1月9日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他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速度将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结构将不断优化升级。我国经济将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
某校开展关于“探究社会发展新常态,做负责任的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当前,我国面临着哪些新的发展机遇?(每例1分,共2分)
(2)请你谈谈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应如何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
(3)新常态有利于化解我国各种“成长的烦恼”。请你任举一例我国“成长中的烦恼”,并谈谈你的做法。(举例和做法各2分,共计4分)
聚焦法治,探究实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某校九年级同学认真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实践探究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
【聚焦全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这种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既存在于立法领域,也存在于司法领域;既存在于部分社会成员之中,也存在于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之中。
(1)针对材料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请你对我国应如何加强法制建设提出建议。
【关注宪法】
宪法60年在中国民众生活中日益“激活”,中国完法历经四部,用60年时间逐渐融化2000多年封建制度冰封的“人治”传统观念。从闻名全省甚至全国的农民宋新元以民告官,维护家乡环境不受污染,到汶川地震失去家园的罗开华因假笋种走上依法维权的道路等,宪法在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中日益“激活”。
(2)根据材料分析宪法在民众生活中日益“激活”的意义。
【相关链接】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之间有何关系?
2014年11月3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与共青团中央联合 印发的意见,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了落实这一要求,某校开展了“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系列活动,现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了解•归纳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为了实现国家富强这一目标,我们国家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
(1)请你说说“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分别是指什么?
活动二:拓展•延伸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与《思想品德》教材有着许多相联系的知识点。请仿照表格示例,将表格补充完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思想品德》教材相关知识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示例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 |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示例2:中华民族精神;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
活动三:调查•分析
下表是学校对部分学生的价值观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
调查内容 |
热爱祖国 |
敬岗爱业 |
诚实守信 |
与人为善 |
以此为荣 |
99.5% |
62.1% |
69.8% |
92% |
无所谓 |
0.5% |
37.9% |
30.2% |
8% |
(3)上述调查结果让人欣喜让人忧。请你分析让人感到欣喜和忧虑的原因。
活动四:践行•感悟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2014年12月13日,我国迎来第一个“国家公祭日”,中共中央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设立国家公祭日让我们不忘历史,展现大国公民应有的历史价值观,以实际行动来捍卫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4)不忘耻辱历史,凝聚青春热血。请你以“维护国家安全•践行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结合材料,运用课本所学的知识,写一份200字以上的感言。(题目自拟,10分)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某校九年级(1)班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围绕“中国式过马路”,开展了主题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行人闯红灯,理由各不同。有的是着急赶路,有的是不熟悉地形,有的是“月亮走,我也走,你过我过一起过”的随大流心态。但多数人都认同闯红灯确实不对。
(1)“闯红灯”为什么不对?
一位网友说:过马路看红绿灯,这是在小学乃至学龄前阶段就被普及的“规矩”,闯红灯者多数是知法犯法。但大家都走,自己遵守规则,不就成了“傻冒”?
(2)这位网友的观点,对我们落实依法治国有哪些启示?
为遏制“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南通市区百名交巡警深入主城区50个路口,对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等行为进行现场处罚。一位行人因为横穿马路被值勤交警拦下,行人请求交警网开一面,但交警依然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出罚单,记者拍下了行人被处罚的一瞬间。交完罚款后,行人悄悄把记者拉到一边,“求求你,把照片删掉吧。照片登出去,我的前途就没了。”在该行人的再三恳求下,记者把照片删了。
(3)请分析材料中交警和记者的行为的合理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贯穿于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蕴藏着多层寓意,发人深省、令人惊喜。
材料一:【美丽中国,喜看经济变化】
2008~2013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情况
指标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财政收入(万亿) |
6.13 |
6.87 |
8.31 |
10.37 |
11.7 |
12.9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5781 |
17175 |
19109 |
21810 |
24565 |
26955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4761 |
5153 |
5919 |
6977 |
7917 |
8896 |
(1)材料一中的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至少两条,6分)
材料二:【美丽中国,建设书香社会】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继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后,第二次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书香社会。
(2)根据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具体要求 |
理论依据 |
相应做法 |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
改革是解决当前中国社会问题的关键 |
①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
② |
持续增加民生投入,重视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规范整顿文化市场,打击盗版侵权行为 |
③ |
成立文化市场监察小组,使监督管理常态化 |
全民参与,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终身学习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④ |